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以下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基层组织执行状况问题研究》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9787513027595
  • 125577
  • 2014年8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D633.2
内容简介

  任新民、邓玉函编著的这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基层组织执行状况问题研究》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溯源为视角,以汉族与云南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从和亲政策、改土归流等历史关系的演变,研究中央政权与云南地方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政治关系。分析了历史上,尤其是近代中央政权处理与云南地方各少数民族关系的理论、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关系,阐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

目录
导论
 一、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二、“民族区域自治”研究中三重涵义的界定
 三、民族区域自治基层组织的界定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一章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在基层实践”研究的理论准备
 引论
 一、政治文明视野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视野下的民族区域自治
 三、以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政治体制改革推动政治文明建设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体现
第二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溯源
 引论
 一、中国古代羁縻政策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影响
 二、建国初期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成就
 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亟待完善的问题分析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云南实践的历史进程
 引论
 一、建国初期云南在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云南的实践进程
 二、从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置过程看民族区域自治在云南的实践
 三、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新发展
第四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自治权利的政治哲学考量
 引论
 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自治权”与国际社会“地方自治权”比较
 二、自治权利的分配释义:以保护民族的政治平等权为核心
 三、自治权利的形成特征:以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公共利益为依归
 四、自治权利的价值功能:以实现民族认同为目标的政治架构
 五、结语:自治权利未来发展的指向性
第五章 民族区域自治在基层的自治权力问题研究
 引论
 一、民族区域自治权力的价值解读
 二、民族区域自治在基层实践中的立法权
 三、民族区域自治权在民族自治地方基层实践的应用
第六章 云南民族基层自治机关职能的实践问题研究
 引论
 一、民族区域自治机关行使职能中双重性质及角色矛盾
 二、民族自治基层地方政府组织的发展与问题
 三、民族语言文字在民族自治基层的发展
第七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践中民族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引论
 一、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是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意义
 三、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的方针政策
 四、新形势下的少数民族干部工作
 五、少数民族干部政策与少数民族政治参与
第八章 完善云南民族区域自治基层组织的新视角
 引论
 一、“民族区域自治”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高度来审视“民族区域自治”的内涵
 三、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是一个历史进程
 四、解决选拔、培养、使用少数民族杰出人才是推动民族区域自治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