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生态带(第4版)(双色印刷)
作者: Jurgen Schultz著;林育真译
出版时间:2010-09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294767
- 4版
- 124803
- 48266357-2
- 平装
- B5
- 2010-09
- 350
- 332
- P-43
- 生态、环境、地学类
- 研究生及以上
本书作者通过新构思、采用新途径,从自然的和农业的角度对地球生态带的划分做了全面介绍。全书包括总论和分论两大部分。总论中首先介绍一些重要的地理–生态学概念和生态系统研究方法,也即对地球区域的划分、生态带的内容含义及全球主要特征进行系统的概述;气候方面列专题讲解气候变化及其对地球生态带划分的影响;土壤方面依据土壤分类分级的最适状况进行阐述和比较,还提供了依据利用潜力所做的全球划分的重要信息。在分论部分,全球陆地被划分为9个不同的生态带,各带的内容要点包括分布、气候、地貌和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界、土地利用等;对相互邻近的生态带做重点突出的对比分析。
本书既有宏观的对全球及区域地理–生态规律的阐述,也有大量微观的物理化学的和生理的数据资料作为分带的基础依据。全书内容丰富、新颖,附有149幅形象直观的图(附图及框式图)。
  前辅文
   中文版前言
   第三版前言
   第四版前言
   缩写与符号
  总论 生态带内容探讨及全球主要特征概述
   参考文献
  1 生态带的分布和面积比例
   第1章参考文献
  2 气候
   2. 1 光照
   2. 2 温湿度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与植被期
   2.1和2.2参考文献
   2. 3 气候变化
    2. 3. 1 引言
    2. 3. 2 气候变暖
    2. 3. 3 气候变暖的原因
    2. 3. 4 气候变暖的后果
    2. 3. 5 结论
   2. 3参考文献
  3 地貌与水文
   3. 1 地貌动力学
   3. 2 水文状况与水平衡
   第3章参考文献
  4 土壤
   4. 1 土壤肥力
   4. 2 土壤水分收支
   4. 3 土壤分类单元和土壤带
   第4章参考文献
  5 植被和动物界
   5. 1 植被的结构特征
   5. 2 生态系统和生态带模型
   5. 3 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的贮存
   5. 4 初级生产
   5. 4. 1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5. 4. 2 植物群落的初级生产量
   5. 4. 3 地球上植被覆盖层的生产效率
   5. 5 动物取食与次级生产
   5. 6 群落废弃物及其分解
   5. 7 矿物质周转
   第5章参考文献
  6 土地利用
   第6章参考文献
  分论 9个生态带特征
  7 极地/亚极地带
   7. 1 分布与亚带划分
   7. 2 气候
    7. 2. 1 气温、昼长、降水
    7. 2. 2 土壤中及近地空气层温度的变化
    7. 2. 3 夏季的辐射平衡和热量平衡
   7. 3 冰缘区范围内的地貌和水文
   7. 4 土壤
   7. 5 苔原和极地荒漠的植被和动物界
    7. 5. 1 植被的划分
    7. 5. 2 植物量与初级生产量
    7. 5. 3 动物界和动物取食
    7. 5. 4 分解与矿物质周转
    7. 5. 5 一个苔原生态系统模型
   7. 6 土地利用
   苔原概要一览图
   第7章参考文献
  8 北方带
   8. 1 分布
   8. 2 气候
   8. 3 地貌和水文
   8. 4 土壤
   8. 5 植被和动物界
    8. 5. 1 北方针叶林
    8. 5. 2 泥炭沼泽
    8. 5. 3 森林苔原、极地森林界限和树线
    8. 5. 4 植物量与初级生产量
    8. 5. 5 分解、土壤有机物质和矿物质贮存
    8. 5. 6 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
   8. 6 土地利用
   北方带概要一览图
   第8章参考文献
  9 湿润中纬带
   9. 1 分布
   9. 2 气候
   9. 3 地貌和水文
   9. 4 土壤
   9. 5 植被和动物界
    9. 5. 1 季节性夏绿林
    9. 5. 2 森林的水平衡
    9. 5. 3 植物量与初级生产量、增长和衰减
    9. 5. 4 矿物质的收支——与北方针叶林的比较
    9. 5. 5 一个夏绿阔叶林的生态系统模型
   9. 6 土地利用
   湿润中纬带概要一览图
   第9章参考文献
  10 干旱中纬带
   10. 1 分布与亚带划分,干旱地区的一般特征
   10. 2 气候
   10. 3 地貌和水文
   10. 4 草原的土壤
    10. 4. 1 地带性土壤
    10. 4. 2 盐化土壤
   10. 5 草原的植被和动物界
    10. 5. 1 草原类型
    10. 5. 2 生活型:对冬寒和夏旱的适应
    10. 5. 3 动物界和动物取食
    10. 5. 4 植物量、初级生产量和分解
    10. 5. 5 矿物质贮存与周转
   10. 6 土地利用
    10. 6. 1 大企业型谷物经济
    10. 6. 2 广泛稳定的牧场经济和草地的管理
   草原地带概要一览图
   第10章参考文献
  11 冬季湿润亚热带
   11. 1 分布与区域划分
   11. 2 气候
   11. 3 地貌和水文
   11. 4 土壤
   11. 5 植被和动物界
    11. 5. 1 种类多样性、硬叶林与硬叶灌木林群系
    11. 5. 2 生活型及对夏旱的适应
    11. 5. 3 动物界
    11. 5. 4 火
    11. 5. 5 植物量与初级生产量
   11. 6 土地利用
   冬季湿润亚热带概要一览图
   第11章参考文献
  12 终年湿润亚热带
   12. 1 分布
   12. 2 气候
   12. 3 地貌和水文
   12. 4 土壤
   12. 5 植被
    12. 5. 1 结构特征
    12. 5. 2 美国东南部一处半常绿栎林群落的贮存与周转
   12. 6 土地利用
   终年湿润亚热带概要一览图
   第12章参考文献
  13 热带/亚热带干旱带
   13. 1 分布与亚带划分
   13. 2 气候
   13. 3 地貌和水文
    13. 3. 1 风化作用、硬壳和风化壳
    13. 3. 2 风沙的进程
    13. 3. 3 河流做功与冲刷
   13. 4 土壤
   13. 5植被和动物界
    13. 5. 1 植被与土壤水平衡
    13. 5. 2 生活型:对干旱和盐胁迫的适应
    13. 5. 3 荒漠动物界
    13. 5. 4 植物量和初级生产量
   13. 6 土地利用
    13. 6. 1 粗放的放牧经济
    13. 6. 2 绿洲–灌溉经济
   热带/亚热带干旱带半干旱边缘地区的多刺稀树草原(萨赫勒)和亚热带多刺草原概要一览图
   中纬带和热带/亚热带纬度地带的荒漠和半荒漠概要一览图
   第13章参考文献
  14 夏季湿润热带
   14. 1 分布与亚带划分
   14. 2 气候
   14. 3 地貌和水文
    14. 3. 1 剥蚀平原和岛状山
    14. 3. 2 流水水体
   14. 4 土壤
    14. 4. 1 夏季湿润热带与终年湿润热带、亚热带土壤——概述
    14. 4. 2 夏季湿润热带最重要的土壤类型
   14. 5 植被和动物界
    14. 5. 1 生理、生态特征及季节性
    14. 5. 2 动物界
    14. 5. 3 稀树草原(萨旺纳)火灾
    14. 5. 4 植物量与初级生产量
    14. 5. 5 动物量与动物取食
    14. 5. 6 枯枝落叶分解
    14. 5. 7 矿物质贮存与周转
   14. 6 土地利用
   夏季湿润热带概要一览图
   第14章参考文献
  15 终年湿润热带
   15. 1 分布
   15. 2 气候
   15. 3 地貌和水文
    15. 3. 1 风化作用和溶解剥蚀
    15. 3. 2 河流切割和坡面剥蚀
   15. 4 土壤
   15. 5 植被和动物界
    15. 5. 1 热带雨林的结构特征
    15. 5. 2 植被动态
    15. 5. 3 动物界
    15. 5. 4 植物量和初级生产量
    15. 5. 5 动物取食
    15. 5. 6 凋落物和枯枝落叶层,分解与腐殖质
    15. 5. 7 矿物质的贮存与周转
    15. 5. 8 雨林生态系统
   15. 6 土地利用
   终年湿润热带概要一览图
   第15章参考文献
  附录A 地球生态带的划分
  附录B 地球的土壤带
  附录C 地球的农业区
  内容索引
  译后记
  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