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机制设计理论视角
¥29.00定价
作者: 陈静漪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9787560286303
- 124785
- 2012-11
- G522.3
内容简介
《中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机制设计理论视角》以理论维度与对象维度、问题维度为框架,以思维顺序、时间顺序为脉络来探讨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现状、困境与出路。《中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机制设计理论视角》提出未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设计与演进应遵照历日寸关联优化和共时结构互补,以促进义务教育质量和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并向最优化和多样化方向演进。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缘起
(一)我国义务教育的“经费困境”
(二)机制创新是走出义务教育经费困境的有效路径
(三)对制度困境的超越:自发演化抑或理性设计
二、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反思
(一)政府是否具有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责任
(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是哪级政府的责任
(三)如何落实政府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责任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四、研究方法与逻辑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逻辑结构
第一章 机制设计理论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一、“机制”的解读
(一)“机制”的概念分析
(二)机制的内涵
(三)机制与制度、体制等相关概念的辨析
二、机制设计理论概述
(一)机制设计理论的发展历程
(二)机制设计理论的基本思路与核心观点
(三)机制设计理论的应用
(四)机制设计理论的缺陷与修正
三、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构成要件
(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目标指向
(三)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生成与运行的制度环境
第二章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历史考察(1949—2005)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演进
(一)实施义务教育前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二)实施义务教育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二、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演进
(一)实施义务教育前城市基础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二)实施义务教育后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三、机制设计理论视阈下的历史缺陷考察与原因分析
(一)缺陷一: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人的逆向选择
(二)缺陷二:激励不相容与代理人的道德风险
(三)原因分析
第三章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现实困境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现状与困境分析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二)“新机制”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成就与“错觉”
(三)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现实困境分析
二、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现状与困境分析
(一)城市免学杂费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二)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现实困境分析
三、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现状与困境分析
(一)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两为主”机制
(二)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现实困境分析
第四章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进
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规范分析
(一)政府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责任划分
(二)公共教育经费分配与使用
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证分析
(一)法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二)德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三)美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四)日本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三、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进
(一)政府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责任划分
(二)农村义务教育“以县分类”的经费投入机制设计
(三)“以县分类”机制与“以区域分类”机制的比较
(四)农村中小学校本预算机制设计
四、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进
(一)政府间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责任划分
(二)城市义务教育“分级包干”的经费保障机制设计
(三)“分级包干”机制与“区包干”机制的比较
五、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进
(一)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主体厘定
(二)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多方共担”的经费投入机制设计
(三)“多方共担”机制与“流入地政府为主”机制的比较
(四)打工子弟校合法生存的经费保障机制设计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整体性制度设计
(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历时关联优化
(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共时结构互补
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未来的多样演化
(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终极目标分析
(二)最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多样化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一、问题缘起
(一)我国义务教育的“经费困境”
(二)机制创新是走出义务教育经费困境的有效路径
(三)对制度困境的超越:自发演化抑或理性设计
二、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反思
(一)政府是否具有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责任
(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是哪级政府的责任
(三)如何落实政府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责任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四、研究方法与逻辑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逻辑结构
第一章 机制设计理论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一、“机制”的解读
(一)“机制”的概念分析
(二)机制的内涵
(三)机制与制度、体制等相关概念的辨析
二、机制设计理论概述
(一)机制设计理论的发展历程
(二)机制设计理论的基本思路与核心观点
(三)机制设计理论的应用
(四)机制设计理论的缺陷与修正
三、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构成要件
(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目标指向
(三)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生成与运行的制度环境
第二章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历史考察(1949—2005)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演进
(一)实施义务教育前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二)实施义务教育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二、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演进
(一)实施义务教育前城市基础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二)实施义务教育后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三、机制设计理论视阈下的历史缺陷考察与原因分析
(一)缺陷一: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人的逆向选择
(二)缺陷二:激励不相容与代理人的道德风险
(三)原因分析
第三章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现实困境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现状与困境分析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二)“新机制”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成就与“错觉”
(三)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现实困境分析
二、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现状与困境分析
(一)城市免学杂费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二)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现实困境分析
三、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现状与困境分析
(一)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两为主”机制
(二)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现实困境分析
第四章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进
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规范分析
(一)政府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责任划分
(二)公共教育经费分配与使用
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证分析
(一)法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二)德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三)美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四)日本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三、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进
(一)政府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责任划分
(二)农村义务教育“以县分类”的经费投入机制设计
(三)“以县分类”机制与“以区域分类”机制的比较
(四)农村中小学校本预算机制设计
四、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进
(一)政府间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责任划分
(二)城市义务教育“分级包干”的经费保障机制设计
(三)“分级包干”机制与“区包干”机制的比较
五、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进
(一)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主体厘定
(二)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多方共担”的经费投入机制设计
(三)“多方共担”机制与“流入地政府为主”机制的比较
(四)打工子弟校合法生存的经费保障机制设计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整体性制度设计
(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历时关联优化
(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共时结构互补
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未来的多样演化
(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终极目标分析
(二)最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多样化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