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与应用
¥35.00定价
作者: 郑阳平
出版时间:2014-07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208750
- 1版
- 124503
- 64234396-6
- 平膜
- 16开
- 2014-07
- 400
- 264
- 工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TP393
- 电子与信息大类
- 高职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实用性。本书难度适中,内容编排新颖、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是学习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的理想教材。全书共四篇,分别为基础篇、组网篇、用网篇和技能篇。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懂得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会组建简单中小型局域网,会使用网络,会简单管理网络。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数据通信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传输介质与综合布线基础、局域网技术、Internet基础、广域网基础知识、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应用和计算机网络安全。为了使读者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一些实用的技能,每章都配有思考与练习题,并在第四篇中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技能训练。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及其他相关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数据通信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传输介质与综合布线基础、局域网技术、Internet基础、广域网基础知识、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应用和计算机网络安全。为了使读者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一些实用的技能,每章都配有思考与练习题,并在第四篇中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技能训练。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及其他相关人员学习参考。
目录
第一篇 基 础 篇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1
1.1 计算机网络发展与定义 1
1.1.1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 2
1.1.2 计算机网络定义 3
1.1.3 计算机网络功能 3
1.2 计算机网络分类 4
1.2.1 根据网络覆盖范围分类 4
1.2.2 根据拓扑结构分类 5
1.2.3 根据网络组成部件的功能分类 7
1.2.4 按网络工作模式分类 7
1.2.5 根据通信传输技术分类 8
1.2.6 根据所有权分类 9
1.3 计算机网络组成 9
1.4 认识校园网络的拓扑结构 11
1.5 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几个概念 11
思考与练习 13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14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14
2.1.1 信息、数据和信号 15
2.1.2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15
2.1.3 数据通信 15
2.1.4 数据通信系统 15
2.2 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16
2.2.1 传输速率 16
2.2.2 误码率和误比特率 16
2.2.3 信道带宽和信道容量 17
2.3 数据传输技术 17
2.3.1 信号传输方式 17
2.3.2 数据通信方式 18
2.3.3 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 19
2.4 数据交换技术 20
2.4.1 电路交换 20
2.4.2 报文交换 21
2.4.3 分组交换 21
2.4.4 虚电路和数据报 22
2.5 差错校验 25
思考与练习 25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7
3.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概念 27
3.1.1 协议 27
3.1.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8
3.2 OSI参考模型 28
3.2.1 ISO/OSI参考模型 29
3.2.2 数据封装与拆封 29
3.2.3 物理层 31
3.2.4 数据链路层 32
3.2.5 网络层 32
3.2.6 传输层 33
3.2.7 会话层 33
3.2.8 表示层 33
3.2.9 应用层 34
3.3 TCP/IP参考模型 34
3.3.1 TCP/IP概述 34
3.3.2 TCP/IP参考模型 34
3.3.3 TCP/IP协议族 35
3.4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37
3.4.1 相似点 37
3.4.2 不同点 37
思考与练习 38
第二篇 组 网 篇
第4章 传输介质与综合布线基础 39
4.1 传输介质特性 40
4.2 导向传输介质 40
4.2.1 双绞线 40
4.2.2 同轴电缆 43
4.2.3 光纤 44
4.3 非导向传输介质 46
4.3.1 无线电波 46
4.3.2 微波 46
4.3.3 红外线 48
4.3.4 射频 48
4.4 综合布线基础 48
4.4.1 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 48
4.4.2 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49
4.4.3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50
4.4.4 综合布线设计标准 51
4.4.5 综合布线产品选型原则及产品 52
4.5 工程实例 53
思考与练习 54
第5章 局域网基础 56
5.1 局域网概述 56
5.1.1 局域网定义与特点 56
5.1.2 局域网参考模型与协议标准 58
5.1.3 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60
5.2 标准以太网 62
5.2.1 以太网的产生和发展 62
5.2.2 IEEE 802.3的技术规范 62
5.2.3 以太网帧格式 65
5.3 高速以太网 66
5.3.1 快速以太网 66
5.3.2 千兆以太网 66
5.3.3 万兆以太网 67
5.4 工程实例——局域网的硬件设备 68
5.4.1 服务器 68
5.4.2 工作站 68
5.4.3 网卡 68
5.4.4 中继器 69
5.4.5 集线器 69
5.4.6 交换机 70
5.4.7 级联与堆叠 71
思考与练习 72
第6章 局域网的组建 74
6.1 局域网概述 75
6.1.1 共享式局域网 75
6.1.2 交换式局域网 75
6.2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78
6.2.1 交换机管理方式 79
6.2.2 Console口连接与管理交换机 79
6.2.3 交换机基本配置命令 80
6.3 虚拟局域网 83
6.3.1 虚拟局域网概念 83
6.3.2 虚拟局域网的主要优点 84
6.3.3 VLAN划分方法 84
6.3.4 VLAN的基本配置 85
6.4 无线局域网 86
6.4.1 无线局域网概述 86
6.4.2 无线局域网分类 87
6.4.3 无线局域网标准 88
6.4.4 无线局域网的组网设备 89
6.4.5 典型的无线局域网连接方案 90
6.5 工程实例——局域网组网 91
思考与练习 93
第三篇 用 网 篇
第7章 Internet基础 95
7.1 Internet概述 96
7.1.1 Internet基本概念与特点 96
7.1.2 Internet发展 96
7.1.3 Internet的通信协议 97
7.2 IP地址 97
7.2.1 分类IP地址 97
7.2.2 子网划分 102
7.2.3 无分类的IP地址 109
7.3 IP数据报 109
7.4 IPv6协议 112
7.4.1 IPv6概述 112
7.4.2 IPv6地址空间 113
7.4.3 IPv6基本格式 113
7.5 工程实例——配置IP地址 114
7.5.1 IP地址的分配与管理 114
7.5.2 ARP 115
7.5.3 ICMP 117
思考与练习 120
第8章 广域网基础 122
8.1 广域网基本概念 123
8.2 网络互联 123
8.2.1 网络互联概念 123
8.2.2 网络互联类型 124
8.2.3 路由器 125
8.2.4 网关 127
8.2.5 路由器和网关的关系 127
8.3 路由器基础配置 128
8.3.1 路由器的基本设置方式 128
8.3.2 命令状态 128
8.3.3 常用命令 129
8.4 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 130
8.4.1 静态路由 131
8.4.2 默认路由 131
8.5 接入Internet的主要方式及设备 132
8.5.1 Modem拨号接入 132
8.5.2 ADSL接入 133
8.5.3 LAN接入 135
8.5.4 Cable-Modem接入 135
8.5.5 光纤接入 136
8.5.6 无线接入 137
8.6 工程实例——通过路由器接入Internet 138
思考与练习 139
第9章 Internet传输协议 141
9.1 传输层概述 141
9.2 传输层寻址——端口 142
9.3 传输控制协议TCP 143
9.3.1 TCP报文格式 144
9.3.2 TCP连接管理 145
9.4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146
9.4.1 UDP数据报格式 147
9.4.2 UDP和TCP的比较 148
9.5 工程实例——Netstat的应用 148
思考与练习 149
第10章 Internet应用 151
10.1 域名系统 152
10.1.1 Internet域名结构 152
10.1.2 域名解析系统 153
10.2 文件传输协议 155
10.2.1 FTP概述 155
10.2.2 FTP工作原理 156
10.2.3 TFTP 158
10.3 超文本传输协议 159
10.3.1 统一资源定位符 159
10.3.2 超文本传输协议 160
10.3.3 超文本标记语言 160
10.4 动态主机分配协议 161
10.4.1 DHCP概述 161
10.4.2 DHCP工作原理 162
10.5 电子邮件 163
10.5.1 电子邮件系统构成 163
10.5.2 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 164
思考与练习 165
第11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 167
11.1 网络安全概述 168
11.1.1 网络安全隐患 168
11.1.2 网络信息安全定义 169
11.2 数据加密 169
11.2.1 对称秘钥加密 170
11.2.2 非对称秘钥加密 170
11.3 防火墙技术与入侵检测系统 171
11.3.1 防火墙概述 171
11.3.2 防火墙的类型和结构 172
11.3.3 入侵检测系统 175
11.4 网络病毒与防范 176
11.4.1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176
11.4.2 网络病毒特点 176
11.4.3 常见的网络病毒 177
11.4.4 病毒的防范 177
11.4.5 病毒的清除 178
11.5 知识扩展 178
11.5.1 网络安全发展趋势 178
11.5.2 云安全 180
思考与练习 181
第四篇 技 能 篇
第12章 实践技能训练 182
12.1 认识网络互连设备及常用的网络命令 182
12.2 双绞线的制作与测试 185
12.3 对等网络的配置与调试 188
12.4 家庭无线网络组建与调试 192
12.5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200
12.6 单交换机VLAN划分 202
12.7 子网的划分与规划 205
12.8 路由器基本配置 206
12.9 静态路由基本配置 211
12.10 Internet连接共享 216
12.11 应用服务器配置技术 218
12.11.1 文件共享与用户配置 218
12.11.2 DNS服务器的配置 223
12.11.3 FTP服务器的配置 228
12.11.4 Web服务器的配置 231
12.11.5 DHCP服务器的配置 236
12.11.6 邮件服务器的配置 240
12.12 中小型局域网络规划、设计、组建、
配置与调试 243
附录 247
附录A 【问题导入】参考答案 247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247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247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47
第4章 传输介质与综合布线基础 248
第5章 局域网基础 248
第6章 局域网组建 248
第7章 Internet基础 249
第8章 广域网基础 249
第9章 Internet传输协议 249
第10章 Internet应用 250
第11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 250
附录B 计算机网络英文缩写 251
附录C Cisco Packet trace模拟器的使用 255
C.1 Cisco Packet trace简介 255
C.2 使用Cisco Packet trace模拟器进行
网络方案的验证实训 258
参考文献 264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1
1.1 计算机网络发展与定义 1
1.1.1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 2
1.1.2 计算机网络定义 3
1.1.3 计算机网络功能 3
1.2 计算机网络分类 4
1.2.1 根据网络覆盖范围分类 4
1.2.2 根据拓扑结构分类 5
1.2.3 根据网络组成部件的功能分类 7
1.2.4 按网络工作模式分类 7
1.2.5 根据通信传输技术分类 8
1.2.6 根据所有权分类 9
1.3 计算机网络组成 9
1.4 认识校园网络的拓扑结构 11
1.5 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几个概念 11
思考与练习 13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14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14
2.1.1 信息、数据和信号 15
2.1.2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15
2.1.3 数据通信 15
2.1.4 数据通信系统 15
2.2 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16
2.2.1 传输速率 16
2.2.2 误码率和误比特率 16
2.2.3 信道带宽和信道容量 17
2.3 数据传输技术 17
2.3.1 信号传输方式 17
2.3.2 数据通信方式 18
2.3.3 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 19
2.4 数据交换技术 20
2.4.1 电路交换 20
2.4.2 报文交换 21
2.4.3 分组交换 21
2.4.4 虚电路和数据报 22
2.5 差错校验 25
思考与练习 25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7
3.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概念 27
3.1.1 协议 27
3.1.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8
3.2 OSI参考模型 28
3.2.1 ISO/OSI参考模型 29
3.2.2 数据封装与拆封 29
3.2.3 物理层 31
3.2.4 数据链路层 32
3.2.5 网络层 32
3.2.6 传输层 33
3.2.7 会话层 33
3.2.8 表示层 33
3.2.9 应用层 34
3.3 TCP/IP参考模型 34
3.3.1 TCP/IP概述 34
3.3.2 TCP/IP参考模型 34
3.3.3 TCP/IP协议族 35
3.4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37
3.4.1 相似点 37
3.4.2 不同点 37
思考与练习 38
第二篇 组 网 篇
第4章 传输介质与综合布线基础 39
4.1 传输介质特性 40
4.2 导向传输介质 40
4.2.1 双绞线 40
4.2.2 同轴电缆 43
4.2.3 光纤 44
4.3 非导向传输介质 46
4.3.1 无线电波 46
4.3.2 微波 46
4.3.3 红外线 48
4.3.4 射频 48
4.4 综合布线基础 48
4.4.1 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 48
4.4.2 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49
4.4.3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50
4.4.4 综合布线设计标准 51
4.4.5 综合布线产品选型原则及产品 52
4.5 工程实例 53
思考与练习 54
第5章 局域网基础 56
5.1 局域网概述 56
5.1.1 局域网定义与特点 56
5.1.2 局域网参考模型与协议标准 58
5.1.3 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60
5.2 标准以太网 62
5.2.1 以太网的产生和发展 62
5.2.2 IEEE 802.3的技术规范 62
5.2.3 以太网帧格式 65
5.3 高速以太网 66
5.3.1 快速以太网 66
5.3.2 千兆以太网 66
5.3.3 万兆以太网 67
5.4 工程实例——局域网的硬件设备 68
5.4.1 服务器 68
5.4.2 工作站 68
5.4.3 网卡 68
5.4.4 中继器 69
5.4.5 集线器 69
5.4.6 交换机 70
5.4.7 级联与堆叠 71
思考与练习 72
第6章 局域网的组建 74
6.1 局域网概述 75
6.1.1 共享式局域网 75
6.1.2 交换式局域网 75
6.2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78
6.2.1 交换机管理方式 79
6.2.2 Console口连接与管理交换机 79
6.2.3 交换机基本配置命令 80
6.3 虚拟局域网 83
6.3.1 虚拟局域网概念 83
6.3.2 虚拟局域网的主要优点 84
6.3.3 VLAN划分方法 84
6.3.4 VLAN的基本配置 85
6.4 无线局域网 86
6.4.1 无线局域网概述 86
6.4.2 无线局域网分类 87
6.4.3 无线局域网标准 88
6.4.4 无线局域网的组网设备 89
6.4.5 典型的无线局域网连接方案 90
6.5 工程实例——局域网组网 91
思考与练习 93
第三篇 用 网 篇
第7章 Internet基础 95
7.1 Internet概述 96
7.1.1 Internet基本概念与特点 96
7.1.2 Internet发展 96
7.1.3 Internet的通信协议 97
7.2 IP地址 97
7.2.1 分类IP地址 97
7.2.2 子网划分 102
7.2.3 无分类的IP地址 109
7.3 IP数据报 109
7.4 IPv6协议 112
7.4.1 IPv6概述 112
7.4.2 IPv6地址空间 113
7.4.3 IPv6基本格式 113
7.5 工程实例——配置IP地址 114
7.5.1 IP地址的分配与管理 114
7.5.2 ARP 115
7.5.3 ICMP 117
思考与练习 120
第8章 广域网基础 122
8.1 广域网基本概念 123
8.2 网络互联 123
8.2.1 网络互联概念 123
8.2.2 网络互联类型 124
8.2.3 路由器 125
8.2.4 网关 127
8.2.5 路由器和网关的关系 127
8.3 路由器基础配置 128
8.3.1 路由器的基本设置方式 128
8.3.2 命令状态 128
8.3.3 常用命令 129
8.4 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 130
8.4.1 静态路由 131
8.4.2 默认路由 131
8.5 接入Internet的主要方式及设备 132
8.5.1 Modem拨号接入 132
8.5.2 ADSL接入 133
8.5.3 LAN接入 135
8.5.4 Cable-Modem接入 135
8.5.5 光纤接入 136
8.5.6 无线接入 137
8.6 工程实例——通过路由器接入Internet 138
思考与练习 139
第9章 Internet传输协议 141
9.1 传输层概述 141
9.2 传输层寻址——端口 142
9.3 传输控制协议TCP 143
9.3.1 TCP报文格式 144
9.3.2 TCP连接管理 145
9.4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146
9.4.1 UDP数据报格式 147
9.4.2 UDP和TCP的比较 148
9.5 工程实例——Netstat的应用 148
思考与练习 149
第10章 Internet应用 151
10.1 域名系统 152
10.1.1 Internet域名结构 152
10.1.2 域名解析系统 153
10.2 文件传输协议 155
10.2.1 FTP概述 155
10.2.2 FTP工作原理 156
10.2.3 TFTP 158
10.3 超文本传输协议 159
10.3.1 统一资源定位符 159
10.3.2 超文本传输协议 160
10.3.3 超文本标记语言 160
10.4 动态主机分配协议 161
10.4.1 DHCP概述 161
10.4.2 DHCP工作原理 162
10.5 电子邮件 163
10.5.1 电子邮件系统构成 163
10.5.2 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 164
思考与练习 165
第11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 167
11.1 网络安全概述 168
11.1.1 网络安全隐患 168
11.1.2 网络信息安全定义 169
11.2 数据加密 169
11.2.1 对称秘钥加密 170
11.2.2 非对称秘钥加密 170
11.3 防火墙技术与入侵检测系统 171
11.3.1 防火墙概述 171
11.3.2 防火墙的类型和结构 172
11.3.3 入侵检测系统 175
11.4 网络病毒与防范 176
11.4.1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176
11.4.2 网络病毒特点 176
11.4.3 常见的网络病毒 177
11.4.4 病毒的防范 177
11.4.5 病毒的清除 178
11.5 知识扩展 178
11.5.1 网络安全发展趋势 178
11.5.2 云安全 180
思考与练习 181
第四篇 技 能 篇
第12章 实践技能训练 182
12.1 认识网络互连设备及常用的网络命令 182
12.2 双绞线的制作与测试 185
12.3 对等网络的配置与调试 188
12.4 家庭无线网络组建与调试 192
12.5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200
12.6 单交换机VLAN划分 202
12.7 子网的划分与规划 205
12.8 路由器基本配置 206
12.9 静态路由基本配置 211
12.10 Internet连接共享 216
12.11 应用服务器配置技术 218
12.11.1 文件共享与用户配置 218
12.11.2 DNS服务器的配置 223
12.11.3 FTP服务器的配置 228
12.11.4 Web服务器的配置 231
12.11.5 DHCP服务器的配置 236
12.11.6 邮件服务器的配置 240
12.12 中小型局域网络规划、设计、组建、
配置与调试 243
附录 247
附录A 【问题导入】参考答案 247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247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247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47
第4章 传输介质与综合布线基础 248
第5章 局域网基础 248
第6章 局域网组建 248
第7章 Internet基础 249
第8章 广域网基础 249
第9章 Internet传输协议 249
第10章 Internet应用 250
第11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 250
附录B 计算机网络英文缩写 251
附录C Cisco Packet trace模拟器的使用 255
C.1 Cisco Packet trace简介 255
C.2 使用Cisco Packet trace模拟器进行
网络方案的验证实训 258
参考文献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