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7-05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以下为《无机化学》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286567
  • 1版
  • 119375
  • 46214427-0
  • 16开
  • 2017-05
  • 491
  • 292
  • 理学
  • 化学
  • ①O61
  • 化学、应用化学等
  • 本科
作者简介
程利平,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教研室主任, 副教授,主要教育经历
1994.9-1998.7 在河南师范大学化学系攻读化学学士学位
1998.9-2001.3 在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系攻读冶金物理化学硕士学位
2001.3-2004.3 在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攻读应用化学博士学位
主要教学、科学研究、实践经历
2004.7-至今 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任教
本人现任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无机化学教研室主任一职,一直工作在教学工作的第 一线,从事《无机化学》理论及实验课程教学工作10余年,具有丰富的理论及实践教学经验。2014年荣获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优 秀成果壹等奖。任现职以来本人所领衔的教学团队已进行过多门课程的课程建设,包括无机化学、工程化学、普通化学、无机化学实验等课程。编写了《工科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学习指导》等一系列教材,其中《工程化学》获得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优 秀教材二等奖。本人作为第 一责任人共主持了5项教学研究项目,其中三项已顺利结题,另有2项在研。
科研方面,本人在出色地完成教书育人工作的同时,一直奋战在科研工作的第 一线,并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承担项目方面,任现职以来作为第 一责任人共主持了4项科研项目:1项上海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靶向于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新位点的抑制剂设计及其合成反应路径的研究(项目编号:15ZR1440400)”目前在研;2项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和1项上海市教委优 秀青年教师专项基金项目已顺利结题;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完成了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偕二氟取代他汀类药物类似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项目编号:10540501300)”的研究工作;目前正作为主要研究人员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新型氟代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 (项目编号:21172148)和“偕二氟取代Combretastatins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项目编号:21472126)子项目的研究工作。论文发表方面,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已发表论文30余篇。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无机化学》是中职-本科贯通教育实践系列的一个分册,是为中本贯通教育编写的一部教材。内容充分注意与中职教材的衔接及与本科后续课程的联系,具有选材适当、系统性好、深浅适中、逻辑性强等优点。同时本书还着意拓宽视野、突出应用、渗透工程意识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全书内容共分10章,包括化学热力学初步,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速率以及化学平衡,溶液中的化学,电化学基础与应用,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分子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主族元素,过渡金属等无机化学知识。每章后还附有知识性、前沿性、趣味性的“新视野”阅读材料。
  《无机化学》除作为中本贯通教育使用外,也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学、化工类及相关专业(环境、材料、轻工、生态、冶金、地质、纺织等)的无机化学课程教材,亦可供相关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第1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1
1.1化学中的计量1
1.1.1原子量和分子量1
1.1.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1
1.1.3物质的量相关计算2
1.1.4气体的计量3
1.2热力学基本概念及术语5
1.2.1系统与环境6
1.2.2状态与状态函数6
1.2.3热力学能7
1.2.4热与功7
1.2.5热力学第一定律8
1.3热力学8
1.3.1化学反应热与焓变8
1.3.2化学反应热的计算10
1.3.3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焓变11
新视野第一类永动机13
习题14
第2章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速率以及化学平衡16
2.1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6
2.1.1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判断16
2.1.2吉布斯自由能变与化学反应的方向18
2.2化学反应速率20
2.2.1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21
2.2.2反应速率理论22
2.3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24
2.3.1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24
2.3.2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25
2.3.3催化剂与反应速率的关系26
2.4化学平衡28
2.4.1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28
2.4.2化学平衡常数29
2.4.3多重平衡规则31
2.4.4标准平衡常数与标准摩尔自由能变的关系31
2.4.5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33
2.5化学平衡的移动34
2.5.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35
2.5.2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36
2.5.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38
2.5.4催化剂和化学平衡39
2.5.5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39
2.5.6如何选择合理生产条件的一般原则39
新视野照相术中的化学反应40
习题40
第3章 溶液中的化学42
3.1电解质的分类和酸碱的定义43
3.1.1电解质的分类43
3.1.2酸碱的定义44
3.2水的解离和溶液的pH值46
3.2.1水的解离与离子积常数46
3.2.2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47
3.2.3酸碱指示剂47
3.2.4关于pH值的计算48
3.3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49
3.3.1一元弱酸、弱碱解离平衡的建立49
3.3.2解离常数和弱酸、弱碱的相对强弱50
3.3.3一元弱酸、弱碱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计算50
3.3.4解离度51
3.3.5解离度与解离常数以及弱电解质浓度的关系51
3.3.6多元弱酸的解离52
3.4同离子效应53
3.5缓冲溶液54
3.5.1缓冲溶液的概念54
3.5.2缓冲作用的原理56
3.5.3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56
3.5.4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57
3.5.5缓冲溶液的应用58
3.6盐类的水解58
3.6.1各类盐的水解58
3.6.2影响水解平衡的因素61
3.7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62
3.7.1溶度积62
3.7.2溶度积和溶解度62
3.8溶度积规律及其应用64
3.8.1溶度积规则64
3.8.2分步沉淀65
3.9沉淀的溶解和转化68
3.9.1沉淀的溶解68
3.9.2沉淀的转化70
新视野生成硫化物沉淀使金属离子分离的方法简介70
习题72
第4章 电化学基础与应用74
4.1原电池与电极电势74
4.1.1原电池74
4.1.2电极电势76
4.2电极电势的应用78
4.2.1能斯特方程式78
4.2.2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79
4.2.3电极电势的应用81
4.3*化学电源83
4.3.1一次电池83
4.3.2二次电池84
4.3.3燃料电池85
4.3.4绿色电池85
4.4*电解技术86
4.4.1电解原理86
4.4.2电解电压87
4.4.3电解产物88
4.4.4电解食盐水89
4.4.5电化学技术89
4.5金属的腐蚀与防护91
4.5.1电化学腐蚀91
4.5.2金属防腐技术92
新视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95
习题96
第5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98
5.1原子结构理论发展简介98
5.1.1早期的原子结构模型98
5.1.2玻尔理论及其原子结构模型98
5.1.3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99
5.2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描述102
5.2.1波函数102
5.2.2电子云102
5.2.3四个量子数104
5.3核外电子的排布及元素周期系106
5.3.1多电子原子的能级106
5.3.2核外电子排布原则107
5.3.3核外电子的排布108
5.3.4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元素周期系110
5.4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111
5.4.1原子半径111
5.4.2电离能112
5.4.3电子亲和能113
5.4.4电负性113
5.4.5金属性和非金属性114
新视野微观物质的深层次剖视115
习题116
第6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118
6.1路易斯(Lewis)共价键理论118
6.2价键理论119
6.2.1现代共价键理论119
6.2.2共价键的形成119
6.2.3价键理论要点119
6.2.4共价键的特征120
6.2.5共价键的类型120
6.2.6几个重要的键参数122
6.3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的几何构型123
6.3.1价键理论的局限性123
6.3.2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124
6.3.3杂化类型与分子几何构型124
6.4分子轨道理论126
6.4.1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观点126
6.4.2形成分子轨道的线性组合三原则127
6.4.3分子轨道的能级128
6.4.4分子轨道中电子填充的原理129
6.4.5分子轨道理论的应用实例129
6.5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130
6.5.1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130
6.5.2分子间作用力131
6.5.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理性质的关系133
6.5.4氢键134
新视野超分子化学135
习题136
第7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137
7.1晶体的概念137
7.1.1晶体的特性137
7.1.2晶格和晶胞137
7.1.3晶体的基本类型138
7.2离子键、离子晶体138
7.2.1离子键138
7.2.2离子晶体140
7.3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141
7.3.1原子晶体141
7.3.2分子晶体141
7.4金属键、金属晶体142
7.4.1金属键理论142
7.4.2键型过渡143
7.4.3金属晶体143
7.5混合型晶体144
新视野软物质144
习题146
第8章 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148
8.1配合物的基本概念148
8.1.1配合物的组成148
8.1.2配合物的化学式及命名151
8.2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152
8.2.1价键理论152
8.2.2判断配合物的空间构型152
8.2.3配合物中配位键的类型155
8.2.4配合物的稳定性、磁性与键型关系156
8.3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157
8.3.1配位-解离平衡及其平衡常数158
8.3.2配离子稳定常数的应用159
8.4配合物的类型162
8.4.1简单配合物162
8.4.2螯合物162
8.4.3单核配合物和多核配合物164
8.5配合物的应用164
8.5.1分析化学方面164
8.5.2工业生产方面165
8.5.3生物医药方面165
新视野21世纪配位化学在现代化学中的地位166
习题167
第9章 主族元素169
9.1元素概述169
9.1.1地壳中元素的分布和存在类型169
9.1.2元素资源的存在形式及利用169
9.2主族金属(一)——碱金属和碱土金属170
9.2.1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通性170
9.2.2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化学性质171
9.2.3单质制备的一般方法172
9.2.4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氧化物172
9.2.5氢氧化物174
9.2.6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盐类175
9.3主族金属元素(二)——铝、锡、铅、砷、锑、铋177
9.3.1铝及其重要化合物177
9.3.2锡、铅及其重要化合物179
9.3.3砷、锑、铋及其化合物182
9.4主族非金属元素(一)——卤素184
9.4.1卤素的通性184
9.4.2卤素单质185
9.4.3卤素的氢化物189
9.5主族非金属元素(二)——氧、硫198
9.5.1氧族元素的基本性质198
9.5.2氧及其化合物199
9.5.3硫及其化合物201
9.6主族非金属元素(三)——氮、磷210
9.6.1氮的化合物211
9.6.2磷及其化合物218
9.7主族非金属元素(四)——碳、硅、硼及其化合物223
9.7.1碳及其化合物223
9.7.2硅的化合物227
9.7.3硼的化合物229
新视野石墨烯231
习题232
第10章 过渡金属235
10.1过渡金属元素概述235
10.1.1过渡金属元素的定义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235
10.1.2过渡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235
10.1.3过渡金属元素的电子层结构及其原子半径236
10.1.4过渡金属元素的氧化态及电离能的变化236
10.1.5过渡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238
10.1.6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240
10.1.7过渡金属元素的生物效应242
10.2钛(Ti)242
10.2.1金属钛的性质242
10.2.2钛(Ⅳ)的化合物243
10.2.3钛(Ⅲ)的化合物244
10.3铬(Cr)245
10.3.1金属铬的制取245
10.3.2金属铬的性质及用途245
10.3.3铬(Ⅲ)的化合物246
10.3.4铬(Ⅵ)的化合物247
10.3.5铬(Ⅲ)与铬(Ⅵ)之间的相互转化249
10.3.6含铬废水的处理249
10.4锰(Mn)250
10.4.1金属锰的制备250
10.4.2金属锰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应用250
10.4.3Mn(Ⅱ)的化合物251
10.4.4Mn(Ⅳ)的化合物252
10.4.5Mn(Ⅵ)的化合物和Mn(Ⅶ)的化合物253
10.5铁(Fe)、钴(Co)、镍(Ni)254
10.5.1铁、钴、镍的性质与用途255
10.5.2铁、钴、镍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质255
10.5.3铁、钴、镍盐的水解性256
10.5.4铁、钴、镍的重要化合物257
10.5.5重要的铁、钴、镍配合物261
10.6铜(Cu)、银(Ag)、金(Au)264
10.6.1金属铜、银、金的性质及其应用264
10.6.2金属铜、银、金的冶炼265
10.6.3铜、银、金的重要化合物266
10.7锌(Zn)、镉(Cd)、汞(Hg)272
10.7.1金属锌、镉、汞的性质及其应用272
10.7.2锌、镉、汞的重要化合物274
新视野铂和钯277
习题278
附录281
附录1标准热力学数据(298.15K, 100kPa)281
附录2弱酸、弱碱的解离常数(298.15K)285
附录3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287
附录4标准电极电势(298.15K)288
参考文献292
元素周期表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