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出版社
- 9787030365774
- 1-1
- 118318
- 45159476-6
- 精装
- B5
- 2013-01
- 1014
- 780
- 工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TP391.9
- 自动化、控制等
- 本科 研究生(硕士、EMBA、MBA、MPA、博士)
内容简介
仿真科学技术简称仿真或模拟,目前已形成完整的独立学科知识体系。刘兴堂教授等出版《仿真科学技术及工程》从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角度,研究系统建模与仿真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工程应用,是一部全面论述仿真科学与技术的学科性专著。
本书广泛涉及航空、航天、航海、信息、控制、能源、交通、通信、经济、社会、军事、生物、环境和科学实验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作者长期从事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和教学成果的高度概括,同时汲取了相关重要参考文献的营养,力求反映当今仿真领域的新思想、新观点、新动向以及最新技术学术水平。
《仿真科学技术及工程》的主要读者是广大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本书可以作为各类高等院校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仿真科学与技术教材,也可作为高校相关教师的参考书。
本书广泛涉及航空、航天、航海、信息、控制、能源、交通、通信、经济、社会、军事、生物、环境和科学实验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作者长期从事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和教学成果的高度概括,同时汲取了相关重要参考文献的营养,力求反映当今仿真领域的新思想、新观点、新动向以及最新技术学术水平。
《仿真科学技术及工程》的主要读者是广大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本书可以作为各类高等院校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仿真科学与技术教材,也可作为高校相关教师的参考书。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系统与模型
1.1.1 系统概念
1.1.2 系统分类
1.1.3 连续系统、离散事件系统与混合系统
1.1.4 模型概念及性质
1.1.5 模型分类
1.2 系统建模及其过程
1.2.1 数学建模及其过程
1.2.2 数学建模发展趋势
1.2.3 仿真建模及其过程
1.3 模型研究与系统仿真
1.4 系统仿真技术的历程、现状及未来
1.4.1 主要历程
1.4.2 发展现状
1.4.3 未来趋势
1.5 对复杂系统M&S的重要思考
1.5.1 复杂性概念及复杂系统提法
1.5.2 复杂系统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1.5.3 复杂系统研究是M&S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1.5.4 支撑复杂系统M&S的新理论
1.5.5 复杂系统M&S方法学进展
1.5.6 复杂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
1.5.7 复杂系统M&S环境及工具
1.5.8 复杂仿真系统与W&A技术
1.6 军用仿真技术及工程
1.6.1 概述
1.6.2 军科仿真
1.6.3 研制仿真
1.6.4 训练仿真
1.6.5 作战仿真
1.7 仿真科学与技术的学科内涵与知识体系
1.7.1 仿真科学与技术的学科内涵
1.7.2 仿真科学与技术的学科知识体系
1.8 我国仿真科学与技术发展概况
第2章 系统建模的基本理论
2.1 系统抽象与数学描述
2.1.1 实际系统的抽象
2.1.2 系统描述及其保存关系
2.2 模型集总及模型有效性
2.2.1 模型集总
2.2.2 模型的有效性及可信性
2.3 相似理论与演绎推理
2.3.1 引言
2.3.2 相似概念及分类
2.3.3 相似关系
2.3.4 相似定理
2.3.5 演绎推理
2.3.6 连续物理系统的相似性及其模型通式
2.4 系统辨识与建模
2.4.1 系统辨识概念
2.4.2 系统辨识框架及内容
2.4.3 系统辨识方法与算法
2.5 定性理论
2.5.1 定性理论的产生
2.5.2 定性推理
2.6 系统层次分析理论
2.6.1 系统层次性概念
2.6.2 系统分析与层次分析
2.6.3 系统层次分析方法概述
2.7 模型简化理论及方法
2.7.1 模型简化概念
2.7.2 模型简化要求
……
第3章 常用数学建模方法及范例
第4章 连续系统的数学建模技术及其应用
第5章 离散事件系统的数学建模技术及其应用
第6章 随机(过程)系统的数学建模技术及应用
第7章 科技与工程和军事领域的实用数学模型
第8章 复杂系统的建模方法、技术及应用
第9章 计算机仿真方法、技术和支持环境及工具
第10章 连续系统的数字仿真技术及应用
第11章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技术
第12章 复杂系统仿真方法、技术及应用
第13章 仿真系统的监测、分析、评估及VV&A技术
第14章 军用仿真技术及工程
参考文献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系统与模型
1.1.1 系统概念
1.1.2 系统分类
1.1.3 连续系统、离散事件系统与混合系统
1.1.4 模型概念及性质
1.1.5 模型分类
1.2 系统建模及其过程
1.2.1 数学建模及其过程
1.2.2 数学建模发展趋势
1.2.3 仿真建模及其过程
1.3 模型研究与系统仿真
1.4 系统仿真技术的历程、现状及未来
1.4.1 主要历程
1.4.2 发展现状
1.4.3 未来趋势
1.5 对复杂系统M&S的重要思考
1.5.1 复杂性概念及复杂系统提法
1.5.2 复杂系统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1.5.3 复杂系统研究是M&S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1.5.4 支撑复杂系统M&S的新理论
1.5.5 复杂系统M&S方法学进展
1.5.6 复杂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
1.5.7 复杂系统M&S环境及工具
1.5.8 复杂仿真系统与W&A技术
1.6 军用仿真技术及工程
1.6.1 概述
1.6.2 军科仿真
1.6.3 研制仿真
1.6.4 训练仿真
1.6.5 作战仿真
1.7 仿真科学与技术的学科内涵与知识体系
1.7.1 仿真科学与技术的学科内涵
1.7.2 仿真科学与技术的学科知识体系
1.8 我国仿真科学与技术发展概况
第2章 系统建模的基本理论
2.1 系统抽象与数学描述
2.1.1 实际系统的抽象
2.1.2 系统描述及其保存关系
2.2 模型集总及模型有效性
2.2.1 模型集总
2.2.2 模型的有效性及可信性
2.3 相似理论与演绎推理
2.3.1 引言
2.3.2 相似概念及分类
2.3.3 相似关系
2.3.4 相似定理
2.3.5 演绎推理
2.3.6 连续物理系统的相似性及其模型通式
2.4 系统辨识与建模
2.4.1 系统辨识概念
2.4.2 系统辨识框架及内容
2.4.3 系统辨识方法与算法
2.5 定性理论
2.5.1 定性理论的产生
2.5.2 定性推理
2.6 系统层次分析理论
2.6.1 系统层次性概念
2.6.2 系统分析与层次分析
2.6.3 系统层次分析方法概述
2.7 模型简化理论及方法
2.7.1 模型简化概念
2.7.2 模型简化要求
……
第3章 常用数学建模方法及范例
第4章 连续系统的数学建模技术及其应用
第5章 离散事件系统的数学建模技术及其应用
第6章 随机(过程)系统的数学建模技术及应用
第7章 科技与工程和军事领域的实用数学模型
第8章 复杂系统的建模方法、技术及应用
第9章 计算机仿真方法、技术和支持环境及工具
第10章 连续系统的数字仿真技术及应用
第11章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技术
第12章 复杂系统仿真方法、技术及应用
第13章 仿真系统的监测、分析、评估及VV&A技术
第14章 军用仿真技术及工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