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经音辨》研究 / 山东省教育厅项目
¥28.00定价
作者: 杜季芳
出版时间:2014-07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9787010137032
- 117130
- 2014-07
- H131.6
内容简介
杜季芳主编的《群经音辨研究》七卷,宋贾昌朝撰,是一部专释群经之中同形异音异义词的音义兼注著作,集中而又系统地分类辨析了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所录存的群经及其传注中的音切义注材料,并对这些材料作了音义上的对比与分析,同时还收集、整理了不少古代假借字、古今字、四声别义及其它方面的异读材料,有助于读书人正音辨义,从而读通经文及其注文。
目录
序
绪论
第一章 贾昌朝与《群经音辨》
第一节 贾昌朝生平事迹考
一、生卒、籍贯及出身
二、朝廷为官经历
三、著述及校理经籍情况
第二节 《群经音辨》产生的学术背景及其特点
一、学术背景
二、特点
第三节 《群经音辨》的成书及其版本
一、成书
二、版本介绍
第四节 《群经音辨》的内容及其体例
一、内容
二、体例
第二章 贾昌朝对《经典释文》异读材料的系统整理
第一节 择取《释文》的异读材料
一、择取和分类
二、编排
第二节 对异读材料的全面整理
一、梳理异读字的音义结合关系
二、规范异读字读音
第三章 字音“三辨”研究
第一节 字音“三辨”与音变构词
一、音变构词及其相关概念
二、古汉语音变构词的实质
三、前人对古汉语音变构词现象的探讨
四、贾昌朝对古汉语音变构词现象的认识
第二节 字音“三辨”所辨音变构词分析
一、“辨字音清浊”门音变构词
二、“辨彼此异音”门音变构词
三、“辨字音疑混”门音变构词
四、对古汉语音变构词规律的初步探讨
第三节 字音“三辨”语法研究
一、“辨字音清浊”与古汉语词类转变
二、贾昌朝的语法观念和语法意识
第四章 《群经音辨》对《集韵》的影响
第一节 《集韵》对《音辨》成果的吸取(一)
一、广泛集录异读
二、充分重视《说文》
第二节 《集韵》对《音辨》成果的吸取(二)
一、《音辨》改良反切的实践在《集韵·韵例》制定方面的体现
二、《音辨》改良反切的方法在《集韵》中的运用与改进
第三节 《集韵》对《音辨》成果的吸取(三)
一、参酌《音辨》,增收异读
二、采用《音辨》异读字的释义
三、改进或补充《音辨》异读字的释义
第五章 《群经音辨》的学术价值
第一节 文献学价值
一、引录了丰富的经学资料
二、录存了众多的专名异读材料
三、包含了丰富的语言资料
第二节 语言本体研究价值
一、语音研究方面
二、词汇研究方面
第三节 辞书编纂价值
一、编排体例和方法
二、训释模式
三、训释特点
第四节 语文规范化方面的价值
一、规范古代书面语言
二、为现代汉语规范化提供重要参照
结语
附录1 《群经音辨》校勘记
附录2 《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宋绍兴临安刻《群经音辨》跋
附录3 试论张士俊泽存堂刻本《群经音辨》
参考文献
后记
绪论
第一章 贾昌朝与《群经音辨》
第一节 贾昌朝生平事迹考
一、生卒、籍贯及出身
二、朝廷为官经历
三、著述及校理经籍情况
第二节 《群经音辨》产生的学术背景及其特点
一、学术背景
二、特点
第三节 《群经音辨》的成书及其版本
一、成书
二、版本介绍
第四节 《群经音辨》的内容及其体例
一、内容
二、体例
第二章 贾昌朝对《经典释文》异读材料的系统整理
第一节 择取《释文》的异读材料
一、择取和分类
二、编排
第二节 对异读材料的全面整理
一、梳理异读字的音义结合关系
二、规范异读字读音
第三章 字音“三辨”研究
第一节 字音“三辨”与音变构词
一、音变构词及其相关概念
二、古汉语音变构词的实质
三、前人对古汉语音变构词现象的探讨
四、贾昌朝对古汉语音变构词现象的认识
第二节 字音“三辨”所辨音变构词分析
一、“辨字音清浊”门音变构词
二、“辨彼此异音”门音变构词
三、“辨字音疑混”门音变构词
四、对古汉语音变构词规律的初步探讨
第三节 字音“三辨”语法研究
一、“辨字音清浊”与古汉语词类转变
二、贾昌朝的语法观念和语法意识
第四章 《群经音辨》对《集韵》的影响
第一节 《集韵》对《音辨》成果的吸取(一)
一、广泛集录异读
二、充分重视《说文》
第二节 《集韵》对《音辨》成果的吸取(二)
一、《音辨》改良反切的实践在《集韵·韵例》制定方面的体现
二、《音辨》改良反切的方法在《集韵》中的运用与改进
第三节 《集韵》对《音辨》成果的吸取(三)
一、参酌《音辨》,增收异读
二、采用《音辨》异读字的释义
三、改进或补充《音辨》异读字的释义
第五章 《群经音辨》的学术价值
第一节 文献学价值
一、引录了丰富的经学资料
二、录存了众多的专名异读材料
三、包含了丰富的语言资料
第二节 语言本体研究价值
一、语音研究方面
二、词汇研究方面
第三节 辞书编纂价值
一、编排体例和方法
二、训释模式
三、训释特点
第四节 语文规范化方面的价值
一、规范古代书面语言
二、为现代汉语规范化提供重要参照
结语
附录1 《群经音辨》校勘记
附录2 《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宋绍兴临安刻《群经音辨》跋
附录3 试论张士俊泽存堂刻本《群经音辨》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