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原理教程(第二版) / 高等学校理工科规划教材
¥50.00定价
作者: 许锋,隆武强
出版时间:2015-09
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9787568500463
- 2
- 116995
- 47167472-1
- 16开
- 2015-09
- 工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TK4
- 通用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是高等学校理工科机械类规划教材,共分7章,主要内容有: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与性能指标、换气过程、燃料供给与调节、形成与燃烧、工况与运行特性、排放与控制、排气涡轮增压等。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内燃机原理的基本知识。
目录
第1章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与性能指标
1.1 内燃机技术概述
1.1.1 内燃机概述
1.1.2 内燃机技术发展状况
1.2 内燃机的理论循环
1.2.1 内燃机的理论循环与假设条件
1.2.2 内燃机的三种理论循环
1.3 内燃机的实际循环
1.3.1 内燃机的实际循环与各项损失
1.3.2 四冲程内燃机实际循环的工作过程
1.4 内燃机的性能指标与热平衡
1.4.1 内燃机的指示参数
1.4.2 内燃机的有效性能指标
1.4.3 内燃机实际循环的近似热计算
1.4.4 内燃机的热平衡
1.4.5 提高内燃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
技术措施
习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内燃机的换气过程
2.1 四冲程内燃机的换气过程
2.1.1 换气阶段的划分与换气损失
2.1.2 充量系数与提高充量系数的措施
2.1.3 进、排气系统的动态效应
2.2 二冲程内燃机的换气过程
2.2.1 二冲程内燃机换气形式的分类与时面值的确定
2.2.2 二冲程内燃机换气过程的阶段划分及其换气特点
2.2.3 换气质量的评价指标及扫气效率的影响因素
习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内燃机的燃料供给与调节
3.1 内燃机的燃料及其性质
3.1.1 石油制品燃料及其对内燃机的适用性
3.1.2 柴油的标准和理化性质
3.1.3 汽油的标准和理化性质
3.1.4 内燃机的代用燃料及其性质
3.2 柴油机的燃油喷射与调节
3.2.1 对喷油系统的要求和分类
3.2.2 柱塞泵一管一喷油嘴系统工作原理及结构参数确定
3.2.3 泵一管一嘴系统喷油过程分析与异常喷射消除方法
3.2.4 喷油特性和喷油规律
3.2.5 燃油的雾化和喷雾特性
3.2.6 调速器
3.2.7 柴油机电控喷油系统
3.3 汽油机的燃油供给与控制
3.3.1 汽油机的燃油供给方式及对混合气浓度的基本要求
3.3.2 化油器式汽油机供油系统
3.3.3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3.4 内燃机的代用燃料供给装置
3.4.1 压缩天然气供给系统
3.4.2 液化石油气供给系统
3.4.3 醇类燃料在发动机中的燃用方式
3.4.4 乳化燃料及其使用技术
习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内燃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4.1 内燃机气缸内的气流运动
4.1.1 气缸内气流运动的作用及形式
4.1.2 各种气流运动的主要特征和评定参数
4.1.3 缸内气流运动对混合气形成和燃烧过程的影响
4.2 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4.2.1 汽油机混合气形成的方式与特点
4.2.2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与影响因素
4.2.3 汽油机的点火过程与火焰传播
4.2.4 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与不规则燃烧
4.2.5 汽油机的燃烧室与新型燃烧方式
4.3 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4.3.1 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方式与特点
4.3.2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与影响因素
4.3.3 柴油机的燃烧放热规律及影响因素
4.3.4 柴油机的不正常燃烧
4.3.5 柴油机的燃烧室
4.3.6 柴油机新概念燃烧系统
习题
参考文献
第5章 内燃机运行特性与动力装置匹配
5.1 内燃机的运行工况与运转参数分析
5.1.1 内燃机的运行工况
5.1.2 内燃机有效性能指标与工作过程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
5.1.3 “量调节”与“质调节”
5.2 内燃机的运行特性
5.2.1 内燃机的负荷特性
5.2.2 内燃机的速度特性
5.2.3 柴油机的调速特性
5.2.4 内燃机的万有特性
5.2.5 柴油机螺旋桨的推进特性
5.3 内燃机的功率标定及大气修正
5.3.1 内燃机的功率标定
5.3.2 内燃机功率、油耗率的大气修正
5.4 内燃机与动力传动装置的匹配
5.4.1 内燃机与汽车动力传动装置的匹配
5.4.2 内燃机与船舶推进装置的匹配
5.4.3 内燃机与发电机组的匹配
习题
参考文献
第6章 内燃机的排放与控制
6.1 内燃机排气污染物的成分及危害
6.1.1 内燃机排气污染物的成分
6.1.2 内燃机排气污染物的危害
6.1.3 内燃机排气污染物的计量单位
6.2 内燃机排气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
6.2.1 汽油机排气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
6.2.2 柴油机排气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
6.3 内燃机排气污染物的控制技术与净化措施
6.3.1 汽油机排气污染物的控制技术
6.3.2 柴油机排气污染物的控制技术
6.4 内燃机排放标准
6.4.1 内燃机排放实验规范
6.4.2 内燃机排放标准
习题
参考文献
第7章 内燃机的排气涡轮增压与匹配
7.1 内燃机增压技术与增压方式
7.1.1 增压对内燃机性能的影响
7.1.2 内燃机增压的分类
7.2 排气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7.2.1 排气涡轮增压柴油机的结构特点
7.2.2 涡轮增压器的构造及主要参数范围
7.2.3 离心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与特性曲线
7.2.4 径流式涡轮机的工作原理与特性曲线
7.2.5 轴流式涡轮机的工作原理与特性曲线
7.2.6 增压空气的中间冷却
7.3 排气的可利用能量及涡轮增压系统形式
7.3.1 排气可用能量及排气能量传递效率
7.3.2 排气涡轮增压系统形式
7.4 涡轮增压器主要参数的确定及与柴油机的配合运行
7.4.1 涡轮增压器主要参数的确定
7.4.2 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的配合运行特性
7.4.3 排气涡轮增压中冷四冲程柴油机工作过程数值计算
7.5 柴油机的高增压系统及改善低工况性能
7.5.1 柴油机的高增压系统
7.5.2 改善增压柴油机低工况性能的措施
7.6 汽油机增压
7.6.1 汽油机增压的特点
7.6.2 汽油机增压的主要技术措施
7.6.3 汽油机增压性能实例
习题
参考文献
1.1 内燃机技术概述
1.1.1 内燃机概述
1.1.2 内燃机技术发展状况
1.2 内燃机的理论循环
1.2.1 内燃机的理论循环与假设条件
1.2.2 内燃机的三种理论循环
1.3 内燃机的实际循环
1.3.1 内燃机的实际循环与各项损失
1.3.2 四冲程内燃机实际循环的工作过程
1.4 内燃机的性能指标与热平衡
1.4.1 内燃机的指示参数
1.4.2 内燃机的有效性能指标
1.4.3 内燃机实际循环的近似热计算
1.4.4 内燃机的热平衡
1.4.5 提高内燃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
技术措施
习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内燃机的换气过程
2.1 四冲程内燃机的换气过程
2.1.1 换气阶段的划分与换气损失
2.1.2 充量系数与提高充量系数的措施
2.1.3 进、排气系统的动态效应
2.2 二冲程内燃机的换气过程
2.2.1 二冲程内燃机换气形式的分类与时面值的确定
2.2.2 二冲程内燃机换气过程的阶段划分及其换气特点
2.2.3 换气质量的评价指标及扫气效率的影响因素
习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内燃机的燃料供给与调节
3.1 内燃机的燃料及其性质
3.1.1 石油制品燃料及其对内燃机的适用性
3.1.2 柴油的标准和理化性质
3.1.3 汽油的标准和理化性质
3.1.4 内燃机的代用燃料及其性质
3.2 柴油机的燃油喷射与调节
3.2.1 对喷油系统的要求和分类
3.2.2 柱塞泵一管一喷油嘴系统工作原理及结构参数确定
3.2.3 泵一管一嘴系统喷油过程分析与异常喷射消除方法
3.2.4 喷油特性和喷油规律
3.2.5 燃油的雾化和喷雾特性
3.2.6 调速器
3.2.7 柴油机电控喷油系统
3.3 汽油机的燃油供给与控制
3.3.1 汽油机的燃油供给方式及对混合气浓度的基本要求
3.3.2 化油器式汽油机供油系统
3.3.3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3.4 内燃机的代用燃料供给装置
3.4.1 压缩天然气供给系统
3.4.2 液化石油气供给系统
3.4.3 醇类燃料在发动机中的燃用方式
3.4.4 乳化燃料及其使用技术
习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内燃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4.1 内燃机气缸内的气流运动
4.1.1 气缸内气流运动的作用及形式
4.1.2 各种气流运动的主要特征和评定参数
4.1.3 缸内气流运动对混合气形成和燃烧过程的影响
4.2 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4.2.1 汽油机混合气形成的方式与特点
4.2.2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与影响因素
4.2.3 汽油机的点火过程与火焰传播
4.2.4 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与不规则燃烧
4.2.5 汽油机的燃烧室与新型燃烧方式
4.3 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4.3.1 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方式与特点
4.3.2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与影响因素
4.3.3 柴油机的燃烧放热规律及影响因素
4.3.4 柴油机的不正常燃烧
4.3.5 柴油机的燃烧室
4.3.6 柴油机新概念燃烧系统
习题
参考文献
第5章 内燃机运行特性与动力装置匹配
5.1 内燃机的运行工况与运转参数分析
5.1.1 内燃机的运行工况
5.1.2 内燃机有效性能指标与工作过程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
5.1.3 “量调节”与“质调节”
5.2 内燃机的运行特性
5.2.1 内燃机的负荷特性
5.2.2 内燃机的速度特性
5.2.3 柴油机的调速特性
5.2.4 内燃机的万有特性
5.2.5 柴油机螺旋桨的推进特性
5.3 内燃机的功率标定及大气修正
5.3.1 内燃机的功率标定
5.3.2 内燃机功率、油耗率的大气修正
5.4 内燃机与动力传动装置的匹配
5.4.1 内燃机与汽车动力传动装置的匹配
5.4.2 内燃机与船舶推进装置的匹配
5.4.3 内燃机与发电机组的匹配
习题
参考文献
第6章 内燃机的排放与控制
6.1 内燃机排气污染物的成分及危害
6.1.1 内燃机排气污染物的成分
6.1.2 内燃机排气污染物的危害
6.1.3 内燃机排气污染物的计量单位
6.2 内燃机排气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
6.2.1 汽油机排气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
6.2.2 柴油机排气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
6.3 内燃机排气污染物的控制技术与净化措施
6.3.1 汽油机排气污染物的控制技术
6.3.2 柴油机排气污染物的控制技术
6.4 内燃机排放标准
6.4.1 内燃机排放实验规范
6.4.2 内燃机排放标准
习题
参考文献
第7章 内燃机的排气涡轮增压与匹配
7.1 内燃机增压技术与增压方式
7.1.1 增压对内燃机性能的影响
7.1.2 内燃机增压的分类
7.2 排气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7.2.1 排气涡轮增压柴油机的结构特点
7.2.2 涡轮增压器的构造及主要参数范围
7.2.3 离心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与特性曲线
7.2.4 径流式涡轮机的工作原理与特性曲线
7.2.5 轴流式涡轮机的工作原理与特性曲线
7.2.6 增压空气的中间冷却
7.3 排气的可利用能量及涡轮增压系统形式
7.3.1 排气可用能量及排气能量传递效率
7.3.2 排气涡轮增压系统形式
7.4 涡轮增压器主要参数的确定及与柴油机的配合运行
7.4.1 涡轮增压器主要参数的确定
7.4.2 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的配合运行特性
7.4.3 排气涡轮增压中冷四冲程柴油机工作过程数值计算
7.5 柴油机的高增压系统及改善低工况性能
7.5.1 柴油机的高增压系统
7.5.2 改善增压柴油机低工况性能的措施
7.6 汽油机增压
7.6.1 汽油机增压的特点
7.6.2 汽油机增压的主要技术措施
7.6.3 汽油机增压性能实例
习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