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5-06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以下为《医药学基础实验(第二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232328
  • 2版
  • 100611
  • 60231828-9
  • 16开
  • 2015-06
  • 252
  • 154
  • 医学
  • 药学
  • R-33
  • 制药类
  • 本科
作者简介
戴敏,安徽中医药大学医学院,院长 教授 博导,戴敏,女,汉族,安徽休宁人。1964年5月出生。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中药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博士,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博士生导师,中药药理学与临床药学教研室主任,安徽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全国优秀教师。现为中国药理学会抗炎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老年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学分会委员;安徽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省环境诱变剂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理事;安徽省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理事;安徽省药理学会副秘书长。为《中国中药学杂志》、《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安徽中医学院学报》编委、《Planta Med》、《中国药理学通报》、《安徽医药》等学术期刊的审稿专家。
多年来始终工作在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教学科研第一线,为安徽省重点课程《中药药理学》的负责人;主讲中医内科学专业、方剂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和中药学专业本科生的《中药药理学》课程及中药学专业硕士生《中药药理研究思路与方法》课程;作为研究生导师培养硕士研究生9人。
在抗炎免疫药理学和心血管系统药理学前沿领域进行科学探索,对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分子学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为支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安徽省“十五'重大科技专项等研究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医药学基础》、参编《药理学》、《中药新药研制开发技术与方法》、《中药药理学研究思路和方法》等著作。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本实验教材共十四章。第一章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介绍人体形态与结构实验、机体主要系统的机能与代谢实验、基本病理变化实验、病原微生物实验、实验动物有关技术、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等基本知识和技术;第二章至第四章通过实验验证药物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化学治疗药物和抗炎、免疫药物实验;第五章至第十一章以机体各系统为线索,分别介绍药物作用的研究方法;第十二章介绍机体几个重要系统疾病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第十三章为综合设计性实验;第十四章为药物的安全性评价实验。为方便查找与实验相关的参数,附录部分收集了常用数据。
  本教材主要为医药学基础课程的实验教材,供高等医药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医药贸易专业、医药营销专业等药学类相关专业本科生、专科生及相关专业的成人教育的实验课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广大师生进行相关科学研究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术1
第一节实验课的目的和要求1
第二节人体形态与结构实验3
实验1细胞与基本组织3
实验2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6
实验3内脏学、循环系统、感觉器官、内分泌系统8
第三节机体主要系统的机能与代谢实验10
实验4反射弧的分析10
实验5骨骼肌单收缩和强直收缩的观察11
实验6ABO血型鉴定13
实验7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14
实验8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16
实验9家兔胸内负压的观察17
实验10尿生成的调节与尿糖分析18
实验11损伤小鼠小脑的效应19
第四节基本病理变化实验20
实验12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21
实验13局部血液循环障碍24
实验14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及分类26
实验15肿瘤的形态特点30
第五节病原微生物实验34
实验16细菌的主要染色方法34
第六节实验动物有关技术及统计分析36
第二章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48
实验17给药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48
实验18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49
实验19药物剂型对药物作用的影响50
实验20药物的相互作用50
实验21肝功能对药物作用的影响51
实验22肾功能对药物作用的影响52
第三章化学治疗药物实验54
实验23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制作用55
实验24青霉素对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小鼠的体内抗菌作用56
实验25金刚烷胺体外抗病毒实验58
实验26病毒唑对病毒性肺炎小鼠的体内抗病毒作用59
第四章抗炎、免疫药物实验61
实验27吲哚美辛抗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作用62
实验28地塞米松抗蛋清致大鼠足肿胀作用63
实验29氯苯那敏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64
实验30氢化可的松对大鼠肉芽肿的影响65
实验31甲泼尼龙对大鼠佐剂性炎症的影响66
实验32醋酸泼尼松对小鼠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67
实验33左旋四咪唑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碳粒廓清法)68
实验34醋酸泼尼松对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的影响69
实验35环磷酰胺对二硝基氯苯致豚鼠迟发型皮肤过敏反应的影响70
第五章神经系统药物实验72
实验36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73
实验37苯妥英钠抗电惊厥小鼠作用实验74
实验38地西泮抗药物致小鼠惊厥作用75
实验39氯丙嗪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76
实验40氯丙嗪对小鼠激怒反应的影响77
实验41阿司匹林对大鼠的解热作用78
实验42罗通定对小鼠的镇痛作用(扭体法)78
实验43布洛芬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热板法)79
实验44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家兔瞳孔的作用80
实验45N2受体阻断药对骨骼肌的松弛作用81
实验46有机磷农药的中毒及其解救82
实验47普鲁卡因和丁卡因表面麻醉作用比较83
实验48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大鼠血压的影响84
实验49尼莫地平对大鼠脑梗死的保护作用86
第六章呼吸系统药物实验87
实验50喷托维林对小鼠氨水引咳的镇咳作用87
实验51右美沙芬对豚鼠枸橼酸引咳的镇咳作用88
实验52氯化铵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的影响89
实验53溴己新对家鸽气管纤毛运动的影响90
实验54氨茶碱对组胺喷雾引喘豚鼠的平喘作用91
实验55肾上腺素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的影响92
第七章消化系统药物实验94
实验56氢氧化铝对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94
实验57西咪替丁对大鼠胃液分泌的影响95
实验58多潘立酮对小鼠胃排空的作用97
实验59硫酸镁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98
实验60硫酸镁对小鼠排便时间和数量的影响99
实验61联苯双酯抗四氯化碳大鼠肝损伤的作用100
实验62去氧胆酸对大鼠的利胆作用100
第八章循环系统药物实验102
实验63强心苷对离体蛙心的作用104
实验64硝酸甘油对垂体后叶素致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的影响105
实验65普萘洛尔对大鼠血压的作用106
实验66酚妥拉明对家兔离体主动脉条的作用107
实验67异丙肾上腺素对麻醉犬心脏冠脉流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108
实验68利多卡因抗大鼠心律失常作用110
实验69氯贝丁酯对大鼠高血脂的影响111
第九章泌尿系统药物实验113
实验70氢氯噻嗪对大鼠的利尿作用(代谢笼法)113
实验71呋塞米对家兔尿量及尿液中钠、钾和氯离子的含量影响(导尿管法)114
第十章血液系统药物实验116
实验72维生素K1对小鼠出血时间的影响117
实验73肝素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118
实验74阿司匹林抗血栓的形成118
实验75噻氯匹定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119
第十一章内分泌系统药物实验121
实验76格列本脲对链脲霉素致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122
实验77甲状腺激素对甲状腺摘除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123
实验78丙酸睾酮对去势大鼠附性器官重量的影响124
第十二章疾病模型的复制126
实验79二氧化硫致慢性支气管炎模型126
实验80醋酸致大鼠胃溃疡模型127
实验81兔失血性休克模型128
实验82甘油致大鼠急性肾衰竭模型129
实验83胶原与肾上腺素联合诱导小鼠急性栓塞模型130
实验84线栓法建立大鼠缺血性中风模型131
实验85四氧嘧啶致小鼠糖尿病模型132
实验86S180实体瘤小鼠移植性肿瘤模型133
第十三章综合设计性实验135
实验87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135
实验88抗消化性溃疡药主要药效学实验137
实验89家兔急性失血性休克及药物对其干预作用138
实验90药物对神经、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影响139
第十四章药物的安全性评价实验141
实验91普鲁卡因小鼠腹腔注射LD50的测定142
实验92过敏性试验144
实验93刺激性试验145
实验94溶血性试验146
实验95注射剂的热原检查148
实验96降压物质检查149
附录151
表1药理实验常用生理溶液的成分和配制151
表2常用实验动物的生理常数151
表3t值表152
表4χ2值表152
表5药理实验常用符号153
参考文献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