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智慧(第2版) / 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文化素质课系列
¥59.00定价
作者: 张志伟、欧阳谦
出版时间:2009-09-15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9787300110554
- 2-14
- 97639
- 0041158559-9
- 16开
- 2009-09-15
- 330
- 哲学
- 哲学
- B5
- 公共课
- 本科 研究生(硕士、EMBA、MBA、MPA、博士)
内容简介
本书将西方哲学“分门别类”,以哲学的部门或问题为主题,以“史论结合”的方式,选取有代表性的哲学思想加以介绍。本书在每章结尾处列了“思考题”,在全书的结尾处附上了“主要哲学家名录”(包括他们的主要著作)和供进一步阅读的“参考书目”。
本教材从西方哲学史论结合的方面,讲述了西方哲学2600年的艰难历程,尽量发掘哲学史上有教育意义有代表性又意义深刻的故事,有意识地以哲学问题为引线,使哲学问题成为中心和线索,将历史拉到现实来,,突出西方哲学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说明“智慧的痛苦”的深刻含义,使学生们了解哲学家们是怎样对于那些永恒的哲学问题提出自己的解答方式,这些解答方式又引出了什么样的新问题。将古今中外人们普遍关心的哲学问题,变成学生们自己的问题,从而,将他们引上哲学思考的道路,理解西方哲学的智慧。
本教材从西方哲学史论结合的方面,讲述了西方哲学2600年的艰难历程,尽量发掘哲学史上有教育意义有代表性又意义深刻的故事,有意识地以哲学问题为引线,使哲学问题成为中心和线索,将历史拉到现实来,,突出西方哲学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说明“智慧的痛苦”的深刻含义,使学生们了解哲学家们是怎样对于那些永恒的哲学问题提出自己的解答方式,这些解答方式又引出了什么样的新问题。将古今中外人们普遍关心的哲学问题,变成学生们自己的问题,从而,将他们引上哲学思考的道路,理解西方哲学的智慧。
目录
导言 智慧的痛苦
一、什么是哲学
二、智慧的痛苦
三、思想与思想的对话
第一章 形而上学
第一节 “是什么”的问题
第二节 科学之科学
第三节 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
第二章 终极关怀
第一节 天路历程
第二节 理性与信仰
第三节 上帝是否存在
第三章 实践智慧
第一节 自由的难题
第二节 善的困惑
第三节 幸福与德性的冲突
第四章 主体性原则
第一节 我思故我在
第二节 哥白尼式的革命
第三节 主体性的黄昏
第五章 人性的定义
第一节 灵魂与德性
第二节 自然与理性
第三节 生命与存在
第六章 历史之谜
第一节 历史是什么
第二节 看不见的手
第三节 历史发展的模式
第七章 生存的困惑
第一节 我是谁
第二节 做理性的人
第三节 遭遇荒诞
第八章 回到事情本身
第一节 现象学方法
第二节 存在哲学
第三节 哲学解释学
第九章 语言的转向
第一节 语言批判
第二节 拒斥形而上学
第三节 语言游戏
第十章 科学哲学
第一节 科学与哲学
第二节 证实与证伪
第三节 范式与方法
第十一章 正义与幸福
第一节 最好的城邦
第二节 次优的城邦
第三节 国家:人造的怪兽
第四节 正义保障幸福
第十二章 后现代主义
第一节 后现代转向
第二节 从结构到解构
第三节 哲学的终结
主要哲学家名录
参考书目
后记
修订后记
一、什么是哲学
二、智慧的痛苦
三、思想与思想的对话
第一章 形而上学
第一节 “是什么”的问题
第二节 科学之科学
第三节 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
第二章 终极关怀
第一节 天路历程
第二节 理性与信仰
第三节 上帝是否存在
第三章 实践智慧
第一节 自由的难题
第二节 善的困惑
第三节 幸福与德性的冲突
第四章 主体性原则
第一节 我思故我在
第二节 哥白尼式的革命
第三节 主体性的黄昏
第五章 人性的定义
第一节 灵魂与德性
第二节 自然与理性
第三节 生命与存在
第六章 历史之谜
第一节 历史是什么
第二节 看不见的手
第三节 历史发展的模式
第七章 生存的困惑
第一节 我是谁
第二节 做理性的人
第三节 遭遇荒诞
第八章 回到事情本身
第一节 现象学方法
第二节 存在哲学
第三节 哲学解释学
第九章 语言的转向
第一节 语言批判
第二节 拒斥形而上学
第三节 语言游戏
第十章 科学哲学
第一节 科学与哲学
第二节 证实与证伪
第三节 范式与方法
第十一章 正义与幸福
第一节 最好的城邦
第二节 次优的城邦
第三节 国家:人造的怪兽
第四节 正义保障幸福
第十二章 后现代主义
第一节 后现代转向
第二节 从结构到解构
第三节 哲学的终结
主要哲学家名录
参考书目
后记
修订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