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工业出版社
- 9787111481058
- 1-4
- 92656
- 46255404-9
- 平装
- 16开
- 2014-12
- 443
- 292
- 工学
- 电气工程
- TM13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电路理论和电路分析的知识。全书分为14章,内容包括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电路的分析计算法(等效变换法、电路方程法、电路定理法)、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路的稳态分析、线性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二端口网络、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非线性电阻电路简介、Multisim简介。
目录
第1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1
11电路和电路模型1
111电路的作用及组成1
112电路模型2
113集总参数电路2
12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3
121电流3
122电压3
123电位4
13电功率和能量5
14电路元件7
141独立电源7
142受控电源9
143电阻元件10
144电感元件11
145电容元件12
146运算放大器14
15基尔霍夫定律15
15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16
15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6
习题18
第2章电路的分析计算法之一等效
变换法22
21电路等效变换的概念22
22无源网络的等效变换22
221电阻的串联和并联23
222电容的串联和并联25
223电感的串联和并联26
224-△网络的等效变换26
225无源网络的输入电阻28
23电源的等效变换30
231独立电源的串联和并联30
232实际电源模型及其等效变换31
233含受控电源电路的等效变换33
习题34
第3章电路的分析计算法之二电路
方程法37
31支路电流法37
311基本思路37
312分析步骤及要点37
32回路(网孔)电流法38
321基本思路38
322分析步骤及要点39
33节点电压法42
331基本思路42
332分析步骤及要点43
333弥尔曼定理45
334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电路的
分析45
习题46
第4章电路的分析计算法之三电路
定理法50
41叠加定理50
411叠加定理50
412应用指导及要点51
413齐性定理53
42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54
421戴维南定理54
422诺顿定理55
423应用指导及要点55
43最大功率传输定理58
431最大功率的传输条件58
432匹配条件下的传输效率59
44互易定理60
45对偶原理62
46替代定理62
习题64
第5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67
51正弦量的基本概念67
511正弦量67
512正弦量的有效值69
513正弦量的相量表示——相量法70
52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模型73
521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73
522RLC元件VCR的相量形式73
53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76
531阻抗和导纳76
532电路的相量图80
533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计算82
54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85
541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
视在功率85
542复功率88
543功率因数的提高89
55最大功率传输定理90
习题93
第6章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97
61互感97
611互感现象97
612互感系数和耦合因数98
613耦合线圈的同名端和互感电压 99
62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100
621应用耦合电感电路模型的分析
计算101
622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103
63变压器107
631空心变压器108
632理想变压器111
习题114
第7章电路的频率响应118
71网络函数118
711网络函数与电路的频率特性118
712网络函数类型119
72RLC串联电路的谐振120
721RLC串联谐振电路的条件120
722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特点121
723RLC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123
73RLC并联电路的谐振127
731RLC并联电路谐振的条件和
特点127
732电感线圈与电容并联电路的
谐振128
74滤波器简介130
习题133
第8章三相电路136
81三相电路的电源和负载136
811对称三相电源136
812对称三相电源和负载的连接
方式137
82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139
821-联结对称三相电路
的计算 139
822对称三相电路的主要分析
步骤 140
83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143
831三角形联结情况143
832星形联结有中性线情况143
833星形联结无中性线情况144
84三相电路的功率146
习题149
第9章非正弦周期电路的稳态
分析 151
91非正弦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
分解 151
911非正弦周期信号151
912非正弦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
分解152
913对称周期函数的谐波分析156
92非正弦周期函数的有效值和平均
功率157
921非正弦周期函数的有效值157
922非正弦周期函数的平均功率158
93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下的稳态电路
分析159
习题163
第10章线性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166
101线性动态电路的初始条件166
1011动态电路的概念166
1012换路定则167
1013动态电路初始值的确定168
102一阶电路的分析171
1021一阶电路的全响应171
1022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
响应173
1023一阶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
素法175
1024RC电路暂态过程的应用182
103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激
响应 184
1031阶跃函数184
1032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185
1033冲激函数186
1034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187
104二阶电路的分析189
1041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189
1042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
全响应194
习题196
第11章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
分析201
111拉普拉斯变换与反变换201
1111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201
1112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202
1113拉普拉斯反变换的部分分式
展开205
112运算电路208
1121电路元件的运算电路模型209
1122电路定律的运算形式210
113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线性电路211
习题215
第12章二端口网络219
121二端口网络的概念219
122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和参数220
1221Z参数方程和开路阻抗参数
矩阵220
1222Y参数方程和短路导纳参数
矩阵222
1223T参数方程和传输参数矩阵223
1224H参数方程和混合参数
矩阵 225
123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226
1231用Z参数表征的等效电路227
1232用Y参数表征的等效电路227
124二端口网络的连接228
1241二端口网络的级联228
1242二端口网络的并联229
1243二端口网络的串联229
125二端口网络的网络函数230
1251二端口网络的策动点函数230
1252二端口网络的转移函数231
126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232
1261回转器232
1262负阻抗变换器233
习题234
第13章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237
131图的概念237
1311电路的图237
1312割集238
132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和割集矩阵240
1321关联矩阵240
1322回路矩阵242
1323割集矩阵243
133节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245
134回路电流方程的矩阵形式247
135割集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249
习题250
第14章非线性电路252
141非线性电路元件252
1411非线性电阻元件252
1412非线性电容元件和非线性电感
元件254
142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255
1421图解法255
1422解析法257
1423小信号分析法258
习题259
附录Multisim简介261
习题参考答案271
参考文献284
11电路和电路模型1
111电路的作用及组成1
112电路模型2
113集总参数电路2
12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3
121电流3
122电压3
123电位4
13电功率和能量5
14电路元件7
141独立电源7
142受控电源9
143电阻元件10
144电感元件11
145电容元件12
146运算放大器14
15基尔霍夫定律15
15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16
15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6
习题18
第2章电路的分析计算法之一等效
变换法22
21电路等效变换的概念22
22无源网络的等效变换22
221电阻的串联和并联23
222电容的串联和并联25
223电感的串联和并联26
224-△网络的等效变换26
225无源网络的输入电阻28
23电源的等效变换30
231独立电源的串联和并联30
232实际电源模型及其等效变换31
233含受控电源电路的等效变换33
习题34
第3章电路的分析计算法之二电路
方程法37
31支路电流法37
311基本思路37
312分析步骤及要点37
32回路(网孔)电流法38
321基本思路38
322分析步骤及要点39
33节点电压法42
331基本思路42
332分析步骤及要点43
333弥尔曼定理45
334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电路的
分析45
习题46
第4章电路的分析计算法之三电路
定理法50
41叠加定理50
411叠加定理50
412应用指导及要点51
413齐性定理53
42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54
421戴维南定理54
422诺顿定理55
423应用指导及要点55
43最大功率传输定理58
431最大功率的传输条件58
432匹配条件下的传输效率59
44互易定理60
45对偶原理62
46替代定理62
习题64
第5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67
51正弦量的基本概念67
511正弦量67
512正弦量的有效值69
513正弦量的相量表示——相量法70
52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模型73
521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73
522RLC元件VCR的相量形式73
53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76
531阻抗和导纳76
532电路的相量图80
533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计算82
54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85
541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
视在功率85
542复功率88
543功率因数的提高89
55最大功率传输定理90
习题93
第6章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97
61互感97
611互感现象97
612互感系数和耦合因数98
613耦合线圈的同名端和互感电压 99
62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100
621应用耦合电感电路模型的分析
计算101
622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103
63变压器107
631空心变压器108
632理想变压器111
习题114
第7章电路的频率响应118
71网络函数118
711网络函数与电路的频率特性118
712网络函数类型119
72RLC串联电路的谐振120
721RLC串联谐振电路的条件120
722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特点121
723RLC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123
73RLC并联电路的谐振127
731RLC并联电路谐振的条件和
特点127
732电感线圈与电容并联电路的
谐振128
74滤波器简介130
习题133
第8章三相电路136
81三相电路的电源和负载136
811对称三相电源136
812对称三相电源和负载的连接
方式137
82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139
821-联结对称三相电路
的计算 139
822对称三相电路的主要分析
步骤 140
83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143
831三角形联结情况143
832星形联结有中性线情况143
833星形联结无中性线情况144
84三相电路的功率146
习题149
第9章非正弦周期电路的稳态
分析 151
91非正弦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
分解 151
911非正弦周期信号151
912非正弦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
分解152
913对称周期函数的谐波分析156
92非正弦周期函数的有效值和平均
功率157
921非正弦周期函数的有效值157
922非正弦周期函数的平均功率158
93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下的稳态电路
分析159
习题163
第10章线性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166
101线性动态电路的初始条件166
1011动态电路的概念166
1012换路定则167
1013动态电路初始值的确定168
102一阶电路的分析171
1021一阶电路的全响应171
1022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
响应173
1023一阶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
素法175
1024RC电路暂态过程的应用182
103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激
响应 184
1031阶跃函数184
1032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185
1033冲激函数186
1034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187
104二阶电路的分析189
1041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189
1042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
全响应194
习题196
第11章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
分析201
111拉普拉斯变换与反变换201
1111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201
1112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202
1113拉普拉斯反变换的部分分式
展开205
112运算电路208
1121电路元件的运算电路模型209
1122电路定律的运算形式210
113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线性电路211
习题215
第12章二端口网络219
121二端口网络的概念219
122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和参数220
1221Z参数方程和开路阻抗参数
矩阵220
1222Y参数方程和短路导纳参数
矩阵222
1223T参数方程和传输参数矩阵223
1224H参数方程和混合参数
矩阵 225
123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226
1231用Z参数表征的等效电路227
1232用Y参数表征的等效电路227
124二端口网络的连接228
1241二端口网络的级联228
1242二端口网络的并联229
1243二端口网络的串联229
125二端口网络的网络函数230
1251二端口网络的策动点函数230
1252二端口网络的转移函数231
126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232
1261回转器232
1262负阻抗变换器233
习题234
第13章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237
131图的概念237
1311电路的图237
1312割集238
132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和割集矩阵240
1321关联矩阵240
1322回路矩阵242
1323割集矩阵243
133节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245
134回路电流方程的矩阵形式247
135割集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249
习题250
第14章非线性电路252
141非线性电路元件252
1411非线性电阻元件252
1412非线性电容元件和非线性电感
元件254
142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255
1421图解法255
1422解析法257
1423小信号分析法258
习题259
附录Multisim简介261
习题参考答案271
参考文献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