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饰金属工艺 / 首饰设计与工艺系列丛书
定价:¥89.00
作者: 王浩铮
出版时间:2022-05
最新印次日期:2024-12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9787115580207
- 1-6
- 470459
- 16开
- 2022-05
- 艺术设计类
- 本科 高职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激发国民对珠宝首饰消费的热情,人们对饰品的审美、情感与精神需求也在日益提升。近些年,新的商业与营销模式不断涌现,在这样的趋势下,对首饰设计师能力与素质的要求越来越全面和综合,不仅要具备设计和制作某件具体产品的能力,同时也要求具有创新性、整体性的思维与系统性的工作方法,以满足不同商业的消费及情境体验的受众需求,为此我们策划了这套《首饰设计与工艺系列丛书》。
本书是关于首饰制作中金属工艺技法的图书。全书分为8章:第1章讲解了金属工艺的特征、分类及基本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内容;第2章至第7章为本书的重点内容,分别讲解了基础的金属工艺技法,包括金属的测量与裁切工艺、金属的锯切与钻孔工艺、金属的锉修工艺等,金属接合过程中使用的焊接工艺和冷连接工艺,金属成形过程中使用的退火与弯折工艺和纹理制作工艺,抽线工艺,连接工艺,金属表面处理时使用的抛光工艺和做旧工艺;第8章通过四个实操案例,讲解了首饰金属工艺的综合技法运用。工艺本身是实现创作和想法的一种手段,任何工艺的制作方法都应该是灵活的、变通的、生动的,需要根据创作的需求去找寻工艺实现的可能性。
本书结构安排合理,内容详实丰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践性,不仅适合珠宝设计初学者、各大珠宝类院校学生及具有一定经验的珠宝设计师阅读,也可帮助他们巩固与提升自身的设计创新能力。
教学大纲+ppt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FiYVYrmZp5QCEHt75Az6g 提取码:1047
本书是关于首饰制作中金属工艺技法的图书。全书分为8章:第1章讲解了金属工艺的特征、分类及基本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内容;第2章至第7章为本书的重点内容,分别讲解了基础的金属工艺技法,包括金属的测量与裁切工艺、金属的锯切与钻孔工艺、金属的锉修工艺等,金属接合过程中使用的焊接工艺和冷连接工艺,金属成形过程中使用的退火与弯折工艺和纹理制作工艺,抽线工艺,连接工艺,金属表面处理时使用的抛光工艺和做旧工艺;第8章通过四个实操案例,讲解了首饰金属工艺的综合技法运用。工艺本身是实现创作和想法的一种手段,任何工艺的制作方法都应该是灵活的、变通的、生动的,需要根据创作的需求去找寻工艺实现的可能性。
本书结构安排合理,内容详实丰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践性,不仅适合珠宝设计初学者、各大珠宝类院校学生及具有一定经验的珠宝设计师阅读,也可帮助他们巩固与提升自身的设计创新能力。
教学大纲+ppt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FiYVYrmZp5QCEHt75Az6g 提取码:1047
目录
第 1章 认识相机 9
1.1 相机的分类与重要指标 10
按镜头分类 10
按取景方式分类 10
按画幅尺寸分类 14
像素的重要性是怎样的 17
1.2 专业相机的分类 19
什么是入门型相机 19
什么是高端入门型相机 20
什么是专业型单反/ 无反 20
第 2章 摄影技术—对焦与对焦系统 22
2.1 认识对焦 23
对焦原理是怎样的 23
自动对焦与手动对焦 24
2.2 单点与多点对焦 26
多点对焦的原理 26
单点对焦的原理 28
2.3 自动对焦的三种模式 30
单次自动对焦(佳能ONE SHOT 尼康与索尼AF-S) 30
智能自动伺服对焦(佳能AI SERVO 尼康与索尼AF-C) 31
智能自动对焦(佳能AI FOCUS 尼康与索尼AF-A) 32
第3章 摄影技术—曝光与测光 33
3.1 曝光与曝光过程 34
认识曝光的概念 34
曝光三要素 35
3.2 自动曝光、半自动曝光与手动曝光 36
光圈优先、快门优先与P 模式的适应场景 36
手动曝光模式 40
B 门模式 41
3.3 曝光补偿、白加黑减与包围曝光 43
什么是曝光补偿 43
什么是白加黑减 44
什么是包围曝光 47
3.4 测光与曝光效果 49
测光的原理 49
何为评价测光 51
何为局部测光 52
何为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53
何为点测光 54
第4章 摄影技术—光圈、快门、ISO感光度与画面效果 56
4.1 光圈与照片虚实 57
光圈的概念与作用 57
光圈值的大小怎样衡量 58
景深究竟是什么 59
景深4 要素 60
最佳光圈如何使用 62
实拍中大光圈的用途 63
实拍中小光圈的用途 64
4.2 快门与照片动静 65
什么是快门 65
快门的两个作用 67
4.3 ISO 感光度与照片画质 69
ISO 和感光度是否相同 69
不同的感光度与画质 71
用低感光度拍摄风光画面 73
手持相机拍摄弱光环境 73
高感光度与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 74
第5章 摄影技术—白平衡与照片色彩 76
5.1 全面掌握抽象的“白平衡” 77
什么是白平衡 77
色温与相机白平衡 78
5.2 相机白平衡模式的分类与使用技巧 79
预设白平衡模式 79
自动白平衡模式 80
手动预设白平衡(尼康)/ 自定义白平衡(佳能) 81
手动设定色温控制白平衡 83
白平衡与色彩 84
通过创意白平衡打造更具魅力的色彩 85
第6章 摄影美学之构图 87
6.1 构图元素 88
五大构图元素 88
主体与主题 89
6.2 透视 91
几何透视 91
影调透视 92
焦点透视 93
散点透视 94
6.3 黄金构图法则 95
黄金比例分割 95
黄金构图点 97
三分法构图 98
视点构图 99
6.4 对比法则 100
大小对比构图 100
远近对比构图 101
明暗对比构图 102
虚实对比构图 102
色彩对比构图 104
动静对比构图 105
6.5 掌握常规的构图形式 106
高机位俯拍 106
低机位仰拍 107
平拍的特点 108
横画幅构图 109
竖画幅构图 110
水平线构图 111
竖直线构图 113
6.6 几何构图 113
利用线条构图 113
点构图要注意控制什么问题 114
构图中平面的用途 115
对角线构图 116
三角形构图 117
S 形构图 119
框景构图 121
对称式构图 122
英文字母构图 123
第7章 摄影美学之光影 126
7.1 光线的性质 127
直射光成像 127
散射光成像 128
7.2 光线的方向 129
顺光摄影 129
侧光摄影 130
斜射光摄影 131
逆光摄影 132
顶光与脚光摄影 133
7.3 采光与用光 135
为什么要在黄金时间创作 135
夜晚弱光摄影 138
常见的迷人的自然光影效果 140
1.1 相机的分类与重要指标 10
按镜头分类 10
按取景方式分类 10
按画幅尺寸分类 14
像素的重要性是怎样的 17
1.2 专业相机的分类 19
什么是入门型相机 19
什么是高端入门型相机 20
什么是专业型单反/ 无反 20
第 2章 摄影技术—对焦与对焦系统 22
2.1 认识对焦 23
对焦原理是怎样的 23
自动对焦与手动对焦 24
2.2 单点与多点对焦 26
多点对焦的原理 26
单点对焦的原理 28
2.3 自动对焦的三种模式 30
单次自动对焦(佳能ONE SHOT 尼康与索尼AF-S) 30
智能自动伺服对焦(佳能AI SERVO 尼康与索尼AF-C) 31
智能自动对焦(佳能AI FOCUS 尼康与索尼AF-A) 32
第3章 摄影技术—曝光与测光 33
3.1 曝光与曝光过程 34
认识曝光的概念 34
曝光三要素 35
3.2 自动曝光、半自动曝光与手动曝光 36
光圈优先、快门优先与P 模式的适应场景 36
手动曝光模式 40
B 门模式 41
3.3 曝光补偿、白加黑减与包围曝光 43
什么是曝光补偿 43
什么是白加黑减 44
什么是包围曝光 47
3.4 测光与曝光效果 49
测光的原理 49
何为评价测光 51
何为局部测光 52
何为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53
何为点测光 54
第4章 摄影技术—光圈、快门、ISO感光度与画面效果 56
4.1 光圈与照片虚实 57
光圈的概念与作用 57
光圈值的大小怎样衡量 58
景深究竟是什么 59
景深4 要素 60
最佳光圈如何使用 62
实拍中大光圈的用途 63
实拍中小光圈的用途 64
4.2 快门与照片动静 65
什么是快门 65
快门的两个作用 67
4.3 ISO 感光度与照片画质 69
ISO 和感光度是否相同 69
不同的感光度与画质 71
用低感光度拍摄风光画面 73
手持相机拍摄弱光环境 73
高感光度与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 74
第5章 摄影技术—白平衡与照片色彩 76
5.1 全面掌握抽象的“白平衡” 77
什么是白平衡 77
色温与相机白平衡 78
5.2 相机白平衡模式的分类与使用技巧 79
预设白平衡模式 79
自动白平衡模式 80
手动预设白平衡(尼康)/ 自定义白平衡(佳能) 81
手动设定色温控制白平衡 83
白平衡与色彩 84
通过创意白平衡打造更具魅力的色彩 85
第6章 摄影美学之构图 87
6.1 构图元素 88
五大构图元素 88
主体与主题 89
6.2 透视 91
几何透视 91
影调透视 92
焦点透视 93
散点透视 94
6.3 黄金构图法则 95
黄金比例分割 95
黄金构图点 97
三分法构图 98
视点构图 99
6.4 对比法则 100
大小对比构图 100
远近对比构图 101
明暗对比构图 102
虚实对比构图 102
色彩对比构图 104
动静对比构图 105
6.5 掌握常规的构图形式 106
高机位俯拍 106
低机位仰拍 107
平拍的特点 108
横画幅构图 109
竖画幅构图 110
水平线构图 111
竖直线构图 113
6.6 几何构图 113
利用线条构图 113
点构图要注意控制什么问题 114
构图中平面的用途 115
对角线构图 116
三角形构图 117
S 形构图 119
框景构图 121
对称式构图 122
英文字母构图 123
第7章 摄影美学之光影 126
7.1 光线的性质 127
直射光成像 127
散射光成像 128
7.2 光线的方向 129
顺光摄影 129
侧光摄影 130
斜射光摄影 131
逆光摄影 132
顶光与脚光摄影 133
7.3 采光与用光 135
为什么要在黄金时间创作 135
夜晚弱光摄影 138
常见的迷人的自然光影效果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