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税收差异与盈余质量研究 / 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
¥35.00定价
作者: 谭青
出版时间:2014-03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9787514139303
- 74688
- 2014-03
- F279.246
内容简介
盈余是资本市场进行价值投资的判断标准之一。盈余具有质和量的特征,质呈隐性,一直被会计理论界视为一个黑箱。近些年来资本市场会计舞弊案都与利润操纵有关,投资者对盈余数据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如何效地甄别企业的盈余质量,是目前会计实务界和理论界面临的难题。应税收益具有相对刚性,不象会计盈余易受管理层操控。应税收益所蕴含的独立性信息能否揭开盈余质量这个黑箱?
《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会计:税收差异与盈余质量研究》将从税收的视角对中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问题展开研究。随着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会税分离的模式基本确立。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分别按两套不同的制度来计算有关收益,赋予会计-税收差异丰富的信息含量,使本文利用有关税收信息评价企业的盈余质量成为现实。
《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会计:税收差异与盈余质量研究》以会计-税收差异为表征变量,从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两个不同的视角,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三个维度:如实反映性、相关性、稳健性,对中国上市公司会计-税收差异与盈余质量展开研究。试图为资本市场投资者和证券监管部门更好地辨别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析指标,为税务部门甄别和监管企业的偷、漏税行为提供一种有效辨别方法,为我国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分离或协调提供参考建议。
《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会计:税收差异与盈余质量研究》将从税收的视角对中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问题展开研究。随着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会税分离的模式基本确立。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分别按两套不同的制度来计算有关收益,赋予会计-税收差异丰富的信息含量,使本文利用有关税收信息评价企业的盈余质量成为现实。
《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会计:税收差异与盈余质量研究》以会计-税收差异为表征变量,从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两个不同的视角,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三个维度:如实反映性、相关性、稳健性,对中国上市公司会计-税收差异与盈余质量展开研究。试图为资本市场投资者和证券监管部门更好地辨别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析指标,为税务部门甄别和监管企业的偷、漏税行为提供一种有效辨别方法,为我国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分离或协调提供参考建议。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基本概念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本书特色和研究创新
1.6 本书结构安排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经济主体差异的视角
2.1.2 应计制会计
2.1.3 契约理论
2.1.4 不对称信息假设
2.1.5 机会主义行为
2.2 关于会税差异的文献综述
2.3 关于盈余质量的文献综述
2.3.1 从会计信息质量的角度
2.3.2 从资本市场决策有用性的角度
2.3.3 其他有关盈余质量方面的文献
2.4 会税差异与盈余质量的文献综述
2.4.1 会税差异与盈余管理行为
2.4.2 会税差异与盈余质量
2.5 会税差异与市场反映
2.6 对文献的评析
第3章 会税差异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3.1 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两者差异的理论研究
3.1.1 目标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3.1.2 核算基础和遵循原则不同造成的差异
3.2 基于投资者决策有用性对会税差异重分类
3.2.1 制度性差异
3.2.2 动机性差异
3.2.3 从交易费用的视角来看会税分离的经济后果
3.3 会税差异的估计
3.4 本章小节
第4章 会税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会税差异的分析
4.1.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4.1.2 总体趋势分析
4.1.3 从行业、盈利能力、规模、有效税率等方面对会税差异进行分析
4.2 会税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4.2.1 制度性差异的实证分析
4.2.2 动机性会税差异的实证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会税差异与盈余如实反映实证研究
5.1 研究问题界定
5.2 研究设计
5.2.1 研究假设
5.2.2 模型设定
5.2.3 样本期间与数据来源
5.3 会税差异与盈余管理水平的检验
5.3.1 研究假设
5.3.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5.3.3 Pearson相关系数
5.3.4 回归结果
5.4 具有大额会税差异的公司相对于具有小额会税差异的公司盈余属性和盈余管理行为检验
5.4.1 研究假设
5.4.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5.4.3 Pearson相关系数
5.4.4 回归结果
5.5 会税差异与操控性应计利润在检测企业避免亏损盈余管理行为时信息含量研究
5.5.1 研究假设
5.5.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5.5.3 Pearson相关系数
5.5.4 回归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会税差异与盈余相关性实证研究
6.1 研究问题界定和分析框架
6.1.1 盈余持续性的界定和分析框架
6.1.2 盈余价值相关性的界定和分析框架
6.2 研究设计
6.2.1 研究假设
6.2.2 模型设定
6.2.3 样本期间与数据来源
6.3 会税差异与盈余持续性检验
6.3.1 研究假设
6.3.2 描述性统计
6.3.3 Pearson相关系数
6.3.4 回归结果
6.4 会税差异与盈余价值相关性检验
6.4.1 研究假设
6.4.2 描述性统计
6.4.3 Pearson相关系数
6.4.4 回归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会税差异与盈余稳健性实证研究
7.1 研究问题界定和分析框架
7.2 研究设计
7.2.1 研究假设
7.2.2 模型设定
7.2.3 样本期间与数据来源
7.3 会税差异与盈余稳健性检验
7.3.1 研究假设
7.3.2 描述性统计
7.3.3 回归结果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创新与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
8.3 政策建议
8.4 研究局限
8.5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基本概念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本书特色和研究创新
1.6 本书结构安排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经济主体差异的视角
2.1.2 应计制会计
2.1.3 契约理论
2.1.4 不对称信息假设
2.1.5 机会主义行为
2.2 关于会税差异的文献综述
2.3 关于盈余质量的文献综述
2.3.1 从会计信息质量的角度
2.3.2 从资本市场决策有用性的角度
2.3.3 其他有关盈余质量方面的文献
2.4 会税差异与盈余质量的文献综述
2.4.1 会税差异与盈余管理行为
2.4.2 会税差异与盈余质量
2.5 会税差异与市场反映
2.6 对文献的评析
第3章 会税差异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3.1 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两者差异的理论研究
3.1.1 目标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3.1.2 核算基础和遵循原则不同造成的差异
3.2 基于投资者决策有用性对会税差异重分类
3.2.1 制度性差异
3.2.2 动机性差异
3.2.3 从交易费用的视角来看会税分离的经济后果
3.3 会税差异的估计
3.4 本章小节
第4章 会税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会税差异的分析
4.1.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4.1.2 总体趋势分析
4.1.3 从行业、盈利能力、规模、有效税率等方面对会税差异进行分析
4.2 会税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4.2.1 制度性差异的实证分析
4.2.2 动机性会税差异的实证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会税差异与盈余如实反映实证研究
5.1 研究问题界定
5.2 研究设计
5.2.1 研究假设
5.2.2 模型设定
5.2.3 样本期间与数据来源
5.3 会税差异与盈余管理水平的检验
5.3.1 研究假设
5.3.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5.3.3 Pearson相关系数
5.3.4 回归结果
5.4 具有大额会税差异的公司相对于具有小额会税差异的公司盈余属性和盈余管理行为检验
5.4.1 研究假设
5.4.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5.4.3 Pearson相关系数
5.4.4 回归结果
5.5 会税差异与操控性应计利润在检测企业避免亏损盈余管理行为时信息含量研究
5.5.1 研究假设
5.5.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5.5.3 Pearson相关系数
5.5.4 回归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会税差异与盈余相关性实证研究
6.1 研究问题界定和分析框架
6.1.1 盈余持续性的界定和分析框架
6.1.2 盈余价值相关性的界定和分析框架
6.2 研究设计
6.2.1 研究假设
6.2.2 模型设定
6.2.3 样本期间与数据来源
6.3 会税差异与盈余持续性检验
6.3.1 研究假设
6.3.2 描述性统计
6.3.3 Pearson相关系数
6.3.4 回归结果
6.4 会税差异与盈余价值相关性检验
6.4.1 研究假设
6.4.2 描述性统计
6.4.3 Pearson相关系数
6.4.4 回归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会税差异与盈余稳健性实证研究
7.1 研究问题界定和分析框架
7.2 研究设计
7.2.1 研究假设
7.2.2 模型设定
7.2.3 样本期间与数据来源
7.3 会税差异与盈余稳健性检验
7.3.1 研究假设
7.3.2 描述性统计
7.3.3 回归结果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创新与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
8.3 政策建议
8.4 研究局限
8.5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