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4-04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以下为《现代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的语用价值》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9787516144541
  • 71602
  • 2014-04
  • H146.2
内容简介

  李劲荣的《现代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的语用价值》认为,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的语法价值主要体现在语用功能上,具有描绘性、调量性和凸显性特征。1.描绘性。描绘性特征制约着形容词构成生动形式的内在理据,即越是表达具体义的形容词越具有构成生动形式的可能性。同时,描绘性特征也制约着其具体的使用场景,即通常情况下,在“现场性”的事件语句中,形容词常采用生动形式。2.调量性。形容词生动形式通过重叠或附加等方式不但使形容词“显量”,更重要的是使之“足量”,从而表达“生动形象”、“恰到好处”等主观感情色彩。5.凸显性。形容词采用生动形式的语用目的还在于凸显言语表达者的话语意图,使所描绘的情状成为话语表达的焦点。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 从生动形式的语法特征看
  二 从语法形式的发展变化看
第二节 研究内容
  一 生动式的语用价值
  二 语用价值的具体表现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 形态理论
  二 类型学
  三 汉语的词类理论
  四 对外汉语教学
第一篇 描绘性
第一章 形容词生动形式的构成规约
 第一节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为AA式的理据
  一 重叠的普遍性和典型性
  二 关于后附成分“的”
 第二节 双音节形容词可重叠为AABB式的理据.
  一 双音节形容词重叠的语义基础
  二 双音节形容词重叠的认知解释
 第三节 形容词ABB式的构成方式和理据
  一 BB的性质
  二 ABB的构成方式
  三 ABB的非俗成性
  四 BB和A的规约性
  五 A+BB的描绘性
  六 余论
 第四节 形容词BA式的构成方式和理据
  一 构成方式
  二 构成理据
  三 语法意义
  四 所谓“同形异质”现象
 第五节 形容词生动形式的描绘性等级
第二章 形容词生动形式的使用场景
 第一节 形容词重叠式的描绘性
  一 从原式看重叠式
  二 从重叠式反观原式
  三 小结
 第二节 形容词重叠式的现场性
  一 重叠的现场性制约
  二 重叠的句子制约
  三 小结
第三章 实例分析一:形名组合的三种定中结构——AN、AdeN和AAdeN
 第一节 关于单音节形容词修饰名词
 第二节 分类性的AN
  一 AN的内部分类
  二 AN分类的层次
 第三节 限制性的AdeN
  一 由AN到AdeN
  二 由非AN到AdeN
  三 “的”的确认功能与N的特定性
 第四节 描写性的AAdeN
  一 由AN到AAdeN
  二 由非AN到AAdeN
  三 AAden的使用场景
 第五节 三种定中结构
  一 三种定中结构之间的关系
  二 做谓语的情况
第四章 实例分析二:断言、描绘与评价——形容词成分的语用功能
 第一节 形容词的三种形式
 第二节 从形容词做谓语说起
  一 现象
  二 语法实质
  三 语用功能
 第三节 充当定语、状语和补语的形容词
  一 定语
  二 状语
  三 补语
 第四节 语用功能的句法语义制约
  一 有界化
  二 有界化的中和现象
 第五节 关于句法位置的决定作用
第二篇 调量性
第五章 形容词生动形式量的性质
 第一节 形容词生动形式的量
 第二节 显性量
  一 词素赋量
  二 形态赋量
 第三节 固化量
 第四节 主观量
  一 理论上的推导
  二 事实上的证明
 第五节 足量
  一 已有的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二 重叠的足量性
第六章 形容词生动形式量的表现
 第一节 结构形式对量的影响
  一 生动形式的量级差异
  二 生动形式的量级表现
  三 各小类间的量级比较
 第二节 音响度对量的影响
  一 象声词的启示
  二 ABB式词的量级表现
  三 BB的音响度与ABB的量级之间的关系
  四 小结
第七章 形容词生动形式量的扩张
 第一节 受程度副词修饰的情况
  一 受低程度副词修饰
  二 受高程度副词修饰
  三 量的相对与绝对
  四 小结
 第二节 生动式与程度副词组合的动因与基础
  ——以“很雪白”类结构为例
  一 结构形成的动因
  二 结构形成的基础
  三 语法形式的实质
第三篇 凸显性
第八章 过程凸显——指宾状语句的功能透视
 第一节 句位实现的语义句法制约
  一 语义制约
  二 句法制约
  三 体的限制
  四 小结
 第二节 句式的篇章功能
  一 定语句的篇章功能
  二 状语句的篇章功能
 第三节 句式篇章功能的及物性解释
  一 动词的“体”特征
  二 宾语名词的“个体化”特征
  三 状语句中动宾短语的凝固性
 第四节 句法异位的信息意图
 第五节 结语
第九章 焦点凸显——状态形容词与数量词的句法位置
 第一节 结构的性质和意义
  一 结构的性质
  二 结构的意义
 第二节 结构的话题特性
  一 多为刚被激活的信息
  二 只出现于评述句
  三 名词有类指倾向
 第三节 结构的焦点特征
  一 A类结构与自然焦点
  二 B类结构与话题焦点
  三 焦点性质的语义允准
 第四节 数量词的作用
  一 凸焦
  二 调焦
 第五节 相关问题讨论
第十章 性状凸显——形名组合的表达功能
 第一节 句法组合上的限制
  一 语义制约
  二 句法制约
  三 体的限制
  四 小结
 第二节 句式的篇章功能
  一 定语句的篇章功能
  二 状语句的篇章功能
 第三节 句式篇章功能的及物性解释
  一 动词的“体”特征
  二 宾语名词的“个体化”特征
  三 状语句中动宾短语的凝固性
 第四节 句法异位的信息意图
 第五节 结语
第九章 焦点凸显——状态形容词与数量词的句法位置
 第一节 结构的性质和意义
  一 结构的性质
  二 结构的意义
 第二节 结构的话题特性
  一 多为刚被激活的信息
  二 只出现于评述句
  三 名词有类指倾向
 第三节 结构的焦点特征
  一 A类结构与自然焦点
  二 B类结构与话题焦点
  三 焦点性质的语义允准
 第四节 数量词的作用
  一 凸焦
  二 调焦
 第五节 相关问题讨论
第十章 性状凸显——形名组合的表达功能
 第一节 句法组合上的限制
  一 性质形容词与名词的组合
  二 状态形容词与名词的组合
 第二节 表达功能上的差别
  一 做定语
  二 做谓语
  三 小结
 第三节 结语
第十一章 可及度凸显——状态形容词小类的连用顺序
 第一节 对状态形容词连用顺序的可能解释
 第二节 可及性理论与状态形容词的可及性
  一 可及性理论
  二 状态形容词的可及性
 第三节 状态形容词连用顺序的可及性解释
  一 不同小类的状态形容词连用
  二 相同小类的状态形容词连用
  三 作为证明的语料统计
  四 例外现象的解释
结语
  一 描绘性特征
  二 调量性特征
  三 凸显性特征
参考文献
后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