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312539
- 1
- 68767
- 0040185828-7
- 平装
- 16开
- 2011-05-09
- 440
- 383
- 教育学
- 教育学
本书是为高等院校教育学类专业和备考教育学类硕士研究生的本科生编写的教材和参考书。全书内容由十章构成:教育学概述、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教育制度、课程、教学、德育、教师与学生。
本书在内容选取上着重考虑理论的基础性、内容的时代性和使用的广泛性,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参照《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的要求,兼顾系统学习与准备考试两方面的需求。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教育学类、教师教育类各专业本科生教材和备考教育学类硕士研究生的参考书,亦可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用书,还可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人员参考。
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一、教育学的概念
二、教育科学的概念
第二节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一、揭示教育规律
二、凝练教育艺术
三、总结教育经验
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第二章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词源
二、教育的定义
第二节 教育的结构与功能
一、教育的结构
二、教育的功能
第三节 教育的本质
一、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讨论及其主要观点
二、教育的本质
第四节 教育的起源
一、生物起源论
二、心理起源论
三、劳动起源论
第五节 教育的发展
一、原始教育的特征
二、古代教育的特征
三、现代教育的特征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
一、教育独立论
二、教育万能论
三、人力资本论
四、筛选假设理论
五、劳动力市场理论
第二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一、社会的构成要素
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
四、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 人的身心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一、关于人的认识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与教育
第二节 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
二、遗传因素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三、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
二、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有效发挥的条件
第五章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第一节 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二、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
三、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四、我国的教育目的
五、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
第二节 培养目标
一、培养目标的概念
二、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第六章 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的概念
一、制度规定的教育形式构成
二、制度规定的教育体系构成
三、我国现行教育的制度体系构成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二、1949年以来我国的学制
第三节 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一、现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学制
二、现代教育制度改革的基本趋势
第七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与课程理论
一、课程的概念
二、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
第二节 课程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第三节 课程编制
一、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
二、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
三、课程目标
四、课程的范围与结构
五、课程实施
六、课程评价
第四节 课程改革
一、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
二、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的特点
三、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八章 教学
第一节 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二、教学的主要作用与任务
第二节 教学理论及主要流派
一、教学理论概述
二、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第三节 教学过程
一、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主要观点
二、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三、教学设计
第四节 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概述
二、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三、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
第五节 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概述
二、中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第六节 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
二、教学组织形式分类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第七节 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二、教学方法的分类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原则
四、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第八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一、备课
二、上课
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四、课外辅导
五、学业考评
第九节 教学评价及其改革
一、教学评价的含义及其功能
二、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
三、教学评价的原则
四、教学评价的改革
第九章 德育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概念
二、德育任务
三、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的要素
二、德育过程的规律
第三节 德育原则
一、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二、知行统一
三、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四、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五、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七、教育影响的连续性
第四节 德育方法
一、说服教育
二、情感陶冶
三、实践锻炼
四、自我教育
五、榜样示范
六、品德评价
第五节 德育途径
一、直接道德教学
二、间接道德教育
第六节 德育模式
一、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二、体谅模式
三、价值澄清模式
四、社会学习模式
五、集体教育模式
第十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教师
一、教师的概念与类别
二、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三、教师职业的地位
四、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
五、教师劳动的特点
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专业素养
七、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第二节 学生
一、学生及学生观
二、学生群体
三、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第三节 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特点与类型
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附录一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
附录二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
附录三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
附录四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
附录五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