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5-02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以下为《电工技术》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223968
  • 1版
  • 65054
  • 64212805-2
  • 16开
  • 2015-02
  • 495
  • 288
  • 工学
  • 电气工程
  • TM
  • 电气、电子、通信、自动化等
  • 高职
作者简介
李贤温,淄博职业学院,教授、教学督导,主要教学经历(授课名称、起止时间、授课对象、授课学时、所在单位等)
1.讲授《电机与拖动》,2004-2010,电气自动技术专业,600课时。
2.讲授《电路基础》,2004-2010,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500课时。
3.讲授《工厂供电》,2004-2010,电气自动技术专业,360课时。
4.讲授《机床电气》,2004-2010,数控技术专业,360课时。
5.讲授《工厂电气控制技术》,2004-2010,电气自动技术专业,480课时
主要的教学、科研经历
一、教学实践
1.指导《电工实训》1000课时。
2.指导《电子技能与训练》1500课时。
3.指导课程设计1000课时。
4.指导毕业设计300课时。
5.指导顶岗实习1200课时。
6.指导技能大赛480课时。
二、科研
1.2005年主持了院级课题《职业教育实验实训“不定式”教学之研究》,2008年6月结题。
2.2005年参与了省教育厅课题《实用新型电工综合实训室的研发》,2007年1月结题。
3.2006年主持了院级课题《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立体化模式构建》,2007年6月理论结题 ,2008年9月应用结题。
4.2006年主持了省职教所课题《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教学体系科学构建》,2008年12月结题。
5.2007年主持了市级“十一五”课题《职业院校实验实训资源利用率之研究》,2009年6月结题。
6.2007年主持了市科学研究会课题《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培养方案研究》。
7.2004年参与了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职业教育“1+1”教学模式之研究》,2005年12月结题。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高职高专“十二五”《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和高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教学要求,通过重组和优化内容而编写的一本国家级精品课配套教材。
  本书共有7章,包括电路基础、直流电路的计算、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的三元件、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暂态电路的分析和安全用电等。每章前面有教学提示,各章都有适量的例题和“自己动手”小练习,后面还有能力训练,最后是本章知识梳理及思考与练习题,方便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非电类专业的教学用书,还可作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或培训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电路基础1
11电路的概念1
111实际电路1
112电路模型2
12电路的类型2
121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2
122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3
12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3
124简单电路和复杂电路4
13电路的表示4
131电气符号的含义4
132电气符号的构成4
14电路的组成8
141电源8
142负载12
143输电导线19
144控制装置19
15电路的状态22
151通路22
152断路23
153短路23
16电路的常用物理量23
161电流24
162电压25
163电位28
164电动势29
165电阻30
166功率30
167电能31
17能力训练32
171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32
172万用表的使用35
173直流单臂电桥的使用39
174导线的连接和绝缘恢复40
思考与练习45
第2章直流电路的计算47
21简单直流电路的计算47
211欧姆定律47
212电阻的串并联49
22复杂直流电路的计算53
221基尔霍夫定律法53
222叠加定理法56
223戴维南定理法58
224支路电流法60
225节点电压法61
226网孔电流法62
227电源等效法64
23能力训练65
231欧姆定律的验证65
232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67
233戴维南定理的验证69
234叠加定理的验证70
思考与练习72
第3章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中的三
元件75
31单相正弦交流电的表示75
311用瞬时值表示75
312用波形图表示76
313用相量表示80
314用相量图表示82
32电阻、电感、电容单相正弦交流
电路84
321电阻电路84
322电感电路94
323电容电路104
33能力训练115
331基本元件的识别及检测115
332单相照明电路的设计与接线115
333单相配电板的制作116
思考与练习119
第4章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122
41电阻、电感、电容串联电路122
411电路的电流和电压122
412电路的功率127
413电路的谐振129
42电阻、电感、电容全并联电路131
421电路的电压和电流131
422电路的功率134
423电路的谐振135
43电阻、电感串联再与电容并联电路138
431电路的电压和电流138
432电路的功率141
433功率因数的提高142
434电路的谐振144
44能力训练147
441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测量147
442单相正弦交流电路功率因数的
提高150
思考与练习152
第5章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155
51三相正弦交流电的产生与表示155
511三相正弦交流电的产生155
512三相正弦交流电的表示156
52三相正弦交流电源的连接163
521星形连接164
522三角形连接170
53三相负载的连接173
531星形连接173
532三角形连接182
533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的选择185
54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功率的计算185
541三相对称负载功率的计算186
542三相不对称负载功率的计算187
55能力训练190
551三相正弦交流电动势的演示190
552三相交流电路的测试192
553三相配电板的制作193
思考与练习198
第6章暂态电路的分析200
61电路的暂态200
611暂态200
612换路201
613换路定则201
614初始值201
62经典法分析RC电路的暂态203
621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203
622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205
623RC电路的全响应207
63经典法分析RL电路的暂态210
631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210
632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213
633RL电路的全响应216
64三要素法分析RC、RL电路的
暂态219
641三要素法表达式219
642三要素法分析步骤219
643三要素法分析RC电路的暂态220
644三要素法分析RL电路的暂态223
65能力训练227
651RL电路正弦激励下的零状态
响应227
652微分电路(尖脉冲波产生电路)228
653积分电路(锯齿波产生电路)229
思考与练习230
第7章安全用电233
71触电及伤害233
711电击233
712电伤234
72触电对人体伤害的影响因素234
721电流大小对人体的影响235
722其他因素对人体的影响235
73触电形式236
731直接触电236
732间接触电237
74安全用电措施239
741直接防护措施239
742间接防护措施240
743安全用电注意事项244
75触电急救245
751脱离电源245
752现场救护246
753救护措施246
76照明电路安全用电248
761导线或电缆的选择248
762开关选用和安装250
763灯具的选择251
764电路配线252
765电路敷设256
77动力电路安全用电257
771接触器257
772继电器260
773主令电器265
774断路器268
775熔断器270
776电子电器272
777常用低压电器的选择277
778常用低压电器的使用279
78能力训练282
781兆欧表的使用282
782钳形电流表的使用284
783交流电动机拆装285
思考与练习287
参考文献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