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五版) / 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39.00定价
作者: 刘新,王振东
出版时间:2017-08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9787300246918
- 64468
- 41188364-8
- 16开
- 2017-08
- 480
- 法学
- 法学
- D909.2
- 法学
- 本科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历史上有关法律的理论与学说。在编写过程中,作者力求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客观历史为依据,论述和评价各个历史时期代表人物的法律思想,目的是总结历史经验,批判地继承我国传统法律文化遗产,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实现依法治国服务。
目录
导言
一、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二、学习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目的
第一编 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一章 夏商西周时期的神权法思想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夏商西周时期的神权法思想
第二章 周公对夏商神权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一节 “明德慎罚”思想
一、“明德慎罚”思想的由来
二、“明德慎罚”思想的内容与实质
第二节 “礼治”思想
一、周礼的来源与内容
二、“礼治”的基本原则
三、周公的“明德慎罚”与“礼治”思想的影响
第二编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三章 儒家学派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儒家学派概述
第二节 孔子
一、孔子与《论语》
二、“仁”是孔子的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
三、法的稳定性与继承性:“礼治”及其“损益”和“正名”理论
四、中庸的法学方法论
五、德刑关系理论
六、法律与正直的关系及父子相隐的诉讼原则
七、无讼理论
八、诚实信用法律原则与法律面前男女不平等原则
九、人与法的关系
十、小结:孔子法律思想体系及其历史影响
第三节 孟子
一、孟子与《孟子》
二、“仁政之法”的理论基础
三、“仁政之法”的来源和内容
四、法、理、孝的关系
五、民贵君轻说与立法目的论
六、法律适用过程中慎选司法官吏与慎重对待死刑
七、“治人”与“治法”的关系:“尊贤使能”与“徒法不能以自行”
八、守法思想
九、“执中权时”的法学方法论
第四节 荀子
一、荀子与《荀子》
二、性恶论是荀子的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
三、“良法”与“恶法”理论:“礼法一体”与“非礼无法”
四、“明分使群”的法律起源理论
五、法律本体理论:法律原理、判例、法律条文之间的关系
六、法律与治国方略:“治人”与“治法”
七、有关犯罪与刑罚的刑事法律原则
八、经济立法与环境保护立法的基本原则
九、荀子的法学理论体系总评价
第四章 墨家学派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墨家学派概述
第二节 墨子
一、“兼相爱,交相利”
二、法律起源论及相关法律思想
第五章 道家学派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道家学派概述
第二节 老子
一、“道法自然”
二、抨击人定法
三、“无为而治”、小国寡民与息讼思想
第三节 庄子
一、庄子与《庄子》
二、庄子的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天道”自然与绝对无为
……
第三编 秦至清代(1840年)的法律思想
第四编 近代的法律思想
一、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二、学习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目的
第一编 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一章 夏商西周时期的神权法思想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夏商西周时期的神权法思想
第二章 周公对夏商神权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一节 “明德慎罚”思想
一、“明德慎罚”思想的由来
二、“明德慎罚”思想的内容与实质
第二节 “礼治”思想
一、周礼的来源与内容
二、“礼治”的基本原则
三、周公的“明德慎罚”与“礼治”思想的影响
第二编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三章 儒家学派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儒家学派概述
第二节 孔子
一、孔子与《论语》
二、“仁”是孔子的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
三、法的稳定性与继承性:“礼治”及其“损益”和“正名”理论
四、中庸的法学方法论
五、德刑关系理论
六、法律与正直的关系及父子相隐的诉讼原则
七、无讼理论
八、诚实信用法律原则与法律面前男女不平等原则
九、人与法的关系
十、小结:孔子法律思想体系及其历史影响
第三节 孟子
一、孟子与《孟子》
二、“仁政之法”的理论基础
三、“仁政之法”的来源和内容
四、法、理、孝的关系
五、民贵君轻说与立法目的论
六、法律适用过程中慎选司法官吏与慎重对待死刑
七、“治人”与“治法”的关系:“尊贤使能”与“徒法不能以自行”
八、守法思想
九、“执中权时”的法学方法论
第四节 荀子
一、荀子与《荀子》
二、性恶论是荀子的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
三、“良法”与“恶法”理论:“礼法一体”与“非礼无法”
四、“明分使群”的法律起源理论
五、法律本体理论:法律原理、判例、法律条文之间的关系
六、法律与治国方略:“治人”与“治法”
七、有关犯罪与刑罚的刑事法律原则
八、经济立法与环境保护立法的基本原则
九、荀子的法学理论体系总评价
第四章 墨家学派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墨家学派概述
第二节 墨子
一、“兼相爱,交相利”
二、法律起源论及相关法律思想
第五章 道家学派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道家学派概述
第二节 老子
一、“道法自然”
二、抨击人定法
三、“无为而治”、小国寡民与息讼思想
第三节 庄子
一、庄子与《庄子》
二、庄子的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天道”自然与绝对无为
……
第三编 秦至清代(1840年)的法律思想
第四编 近代的法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