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4-09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以下为《中药鉴定学》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9787109206090
  • 1版
  • 63843
  • 44245649-7
  • 2014-09
  • 医学
  • 中药学
  • R282.5
  • 农学
  • 本科
作者简介
包海鹰,博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药材学院科研副院长,生药学学科负责人,从事中药学和生药学教学与科学研究,尤其菌物生药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质量评价及新产品研发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的研究。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本教材包含5篇22章,分为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总论共7章,包括中药鉴定学概述、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中药的分类法和名称记载、中药鉴定、影响中药品质的主要因素、中药的储藏与养护以及中药的安全性评价。在总论中包含了一些与2015年版药典相一致的新内容,注重了中药的资源、采收、加工炮制、储藏与中药鉴定和中药安全性评价间的逻辑相关性,对中药进行真伪评价的新技术和研究成果。各论分为4篇,包括植物类中药、菌物类中药、动物类中药和矿物类中药。在每味药的描述中,对原植物、原动物、原菌物的形态没有进行详述,重点放在了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尤其在显微鉴定中部分重点中药增加了粉末的显微特征图片(显微图片放大倍数均为l00)。还结合科研成果,增加了以往中药鉴定学教材中没有的药材,如荷叶等。本教材中共收载了387味中药。本书中带““’的药材为执业药师考试规定的重点药材。另外在各论中增添了菌物类中药,首次以“菌物类中药”独立的部分写入了中药学专业的教材中。
目录
本教材包括总论、植物类中药鉴定、菌物类中药鉴定、动物类中药鉴定和矿物类中药鉴定5篇。总论共7章,包括中药鉴定学概述、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中药鉴定、影响中药品质的主要因素、中药的储藏与养护、中药的安全性评价,注重了中药的资源、采收、加工炮制、储藏与中药鉴定和中药安全性评价间的逻辑相关性。其他各篇总共介绍了386种中药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形状鉴定、显微鉴定、成分、理化鉴定、功效等。其中,植物类中药鉴定介绍了根及根茎类中药107种、茎木类中药15种、皮类中药14种、叶类中药12种、花类中药16种、果实及种子类中药113种、全草类中药35种、树脂类中药6种、其他类中药7种,菌物类中药鉴定介绍了9种,动物类中药鉴定介绍了30种,矿物类中药鉴定介绍了22种。大多数的种类都有多幅显微鉴定图,尤其是植物类中药和菌物类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