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09年1月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获奖信息: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以下为《电视解说:安排与处理》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9787303094172
  • 1-1
  • 62919
  • 42210562-7
  • 16开
  • 2009年1月
  • 306
  • 艺术学
  • 戏剧与影视学
  • G221
  • 影视艺术与传媒
  • 本专科
内容简介
伴随着跨入新世纪的步伐,中国传媒业也进入了剧烈的变革期。媒体集团、资本运作、产业化、新媒体……这些词汇不断地进入传媒操作和传媒研究的视野。而首当其冲的中国电视更显得生机勃勃和伤痕累累,其生机勃勃表现在电视不断地被品牌化、频道专业化、经营模式、媒介产品等新生概念裹挟着去寻求创新;其伤痕累累则表现在白热化的竞争、收视率的压力、盈利指标等将电视逼入了寻求生存的茫然境地。
  作者将电视研究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前沿研究,它着眼于变革时期的中国电视,对其间出现的新的电视现象、电视形态以及新问题和新趋势进行理论的探讨,这是一种功能性的研究,具有探索性和不稳定性。二是实用理论研究,它侧重于电视作为一种媒介本身所具有的特征、规律和操作规则等的研究,这是一种本体论的研究,它具有相对的实用性和稳定性。三是基础理论研究,它侧重于从一个宏观的哲学视角来对电视的传播属性和功能作研究,这是一种学理性的研究,通常具有形而上的意味。对于电视研究而言,打破这些层次之间的界限,使前沿研究有基础理论的指引,又使基础理论研究有更多的实用性,一直是电视研究与教学在不断尝试的。
目录
绪论 一、电视解说词概说  1.电视解说词的解释与界定  2.解说词发展的历史沿革 二、电视解说词的地位与作用  1.研究认识上的分歧  2.在电视语言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章 电视解说词的应用范围和相关准备 一、电视解说词的应用范围  1.电视解说词的广泛运用  2.电视解说词的应用重点  3.学习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4.解说词创作的学习重点 二、相关知识的必要准备  1.相应的文字基础和写作功力  2.了解电视制作的基本过程和操作程序  3.掌握电视的发展脉络和潮流动向  4.在创作实践中积累融会广泛的知识  5.始终保持新闻敏感和创新意识第二章 电视语言的合理运用 一、电视语言的结构特点  1.单一手段自身表现力的限制  2.电视语言整体结构对手段使用的制约  3.编导个人创作个性的制约  4.制作经费和技术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 二、电视语言的综合优势  1.电视语言的主要优势所在  2.电视语言构成的基本规则 三、语言环境的影响与营造  1.语言使用的社会与文化环境  2.外部语言环境构成的立体交叉式影响  3.内部语言环境构成的库存选择关系第三章 电视解说的语言特点 一、类概念与感性实体  1.两种符号形式的联系与异同  2.不同符号感受形象的方式  3.特殊语言形态的电视解说 二、语言符号的物质形态与概念意义  1.文字符号“能指”与“所指”的关系  2.画面符号外在形态与内涵意义的关系  3.画面形象的象征与隐喻第四章 电视解说词的合理位置 一、电视画面的局限  1.历史上发生的事件难以完整再现  2.画面无法预测和展望未来  3.难以直接揭示复杂的人物内心世界  4.对不具备形象性的问题难以表达  5.画面具有的“多释性”特点  6.无法全部回答新闻记录的基本要素 二、电视解说的非独立性  1.怎样理解电视解说的非独立性  2.具体创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第五章 电视解说的功能与作用 一、电视解说的主要功能  1.弥补画面不足,完善电视形象报道  2.整合画面信息,创造明确的指示关系  3.挖掘画面内涵,丰富提升画面的表现力  4.调动观众的想象和联想  5.连接画面,顺利过渡转场  6.直接抒发感情,阐述道理 二、电视解说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1.“电视时代”保持理性思考的重要途径  2.解说存在的社会学意义第六章 特殊类型的电视节日对解说的要求第七章 电视解说的刨意与构思第八章 电视解说词的形式特点第九章 电视解说的艺术追求第十章 电视解说的理论思考和发展前景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