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法制出版社
- 9787509352243
- 56804
- 2014-04
- D92
内容简介
姜明安主编的《党员干部法治教程》是以领导干部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法治教育通俗读物。阐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我国法治建设的目标和途径等基本问题;并分章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行政权的运行与制约、司法权的运行等法治问题进行了阐述;第四篇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行为的法治化进行了论述,包括党内法规体系、党内组织规则和党员行为规范、党内干部问责程序等内容。
目录
第一编 法治基础理念
第一章 法治的一般原理
一、法律是被发现的,还是被创造的?
二、法治为什么优于人治?
三、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
四、法治的原则
五、新中国的法治探索与实践
第二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概述
二、保障人权理念
三、人民民主理念
四、依法行政理念
五、公正司法理念
六、自觉守法理念
七、党的领导理念
第二编 我国法治建设的目标与途径
第三章 法治中国的全方位建设
一、对“法治中国”的多层面、多角度解读
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概念的辨析
三、建设法治国家与建设法治政府的关系
四、建设法治国家与建设法治社会的关系
五、建设法治政府与建设法治社会的关系
六、让法治成为国民的信仰
第四章 法治与发展、改革、创新
一、目前人们对发展、改革、创新与法治关系认识的若干误区
二、法治与发展、改革、创新的适当关系
三、在发展、改革、创新中坚持法治、推进法治的途径
第五章 法治、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
一、法治、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涵义与相互关系
二、法治思维的要求与法治方式的运用规则
三、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运用能力的培养
第三编 国家权力的法治化
第六章 社会主义国家法律体系
一、法律体系的概念与划分标准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历史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层次
四、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部门
五、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第七章 公民权利的类型与功能
一、权利的时代:现象与本质
二、权利的概念与历史发展
三、公民权利的宪法类型
四、我国公民权利实践的重点与发展趋势
第八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与运行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概述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三、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
四、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及其行使
第九章 行政权的运行与制约
一、行政权的分类
二、行政权的运行
三、行政权的制约
第十章 司法权的构成与运行
一、司法权的构成
二、司法权运行的基本原则
三、司法权运行的主要内容
四、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与途径
结语
第四编 中国共产党执政行为的法治化
第十一章 党内法规的性质与作用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的现状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的特殊法律性质
三、对党内法规姓“法”质疑的释疑解惑
四、保障党内法规“法”的性质的条件
五、党内法规在公共治理和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
第十二章 党内法规体系
一、引论:党内法规应是党的组织和党员行为的依据
二、党内法规的历史体系:在发展中走向体系化
三、《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发布的意义和特点
四、党内法规的形式体系:党内法规的渊源
五、党内法规的内容体系:党内法规规范的事项
第十三章 党内组织规则
一、引论:政治实践与政党组织规则
二、关于党内组织的基础——党员——的规则
三、关于党内组织的支点——党的各级工作组织——的规则
四、关于党内组织的关键——领导干部队伍——的规则
第十四章 党员行为规范
一、党员行为规范概述
二、党员行为规范的主要渊源
三、共产党员行为规范的内容
第十五章 党内干部问责程序
一、党内干部问责程序概述
二、党内干部问责的程序
三、党内干部问责程序的完善
第十六章 党员的党内责任形式
一、党员党内责任概述
二、党员党内责任的主要形式
三、党员党内责任形式与其他责任形式的异同
后记
第一章 法治的一般原理
一、法律是被发现的,还是被创造的?
二、法治为什么优于人治?
三、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
四、法治的原则
五、新中国的法治探索与实践
第二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概述
二、保障人权理念
三、人民民主理念
四、依法行政理念
五、公正司法理念
六、自觉守法理念
七、党的领导理念
第二编 我国法治建设的目标与途径
第三章 法治中国的全方位建设
一、对“法治中国”的多层面、多角度解读
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概念的辨析
三、建设法治国家与建设法治政府的关系
四、建设法治国家与建设法治社会的关系
五、建设法治政府与建设法治社会的关系
六、让法治成为国民的信仰
第四章 法治与发展、改革、创新
一、目前人们对发展、改革、创新与法治关系认识的若干误区
二、法治与发展、改革、创新的适当关系
三、在发展、改革、创新中坚持法治、推进法治的途径
第五章 法治、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
一、法治、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涵义与相互关系
二、法治思维的要求与法治方式的运用规则
三、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运用能力的培养
第三编 国家权力的法治化
第六章 社会主义国家法律体系
一、法律体系的概念与划分标准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历史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层次
四、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部门
五、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第七章 公民权利的类型与功能
一、权利的时代:现象与本质
二、权利的概念与历史发展
三、公民权利的宪法类型
四、我国公民权利实践的重点与发展趋势
第八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与运行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概述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三、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
四、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及其行使
第九章 行政权的运行与制约
一、行政权的分类
二、行政权的运行
三、行政权的制约
第十章 司法权的构成与运行
一、司法权的构成
二、司法权运行的基本原则
三、司法权运行的主要内容
四、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与途径
结语
第四编 中国共产党执政行为的法治化
第十一章 党内法规的性质与作用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的现状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的特殊法律性质
三、对党内法规姓“法”质疑的释疑解惑
四、保障党内法规“法”的性质的条件
五、党内法规在公共治理和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
第十二章 党内法规体系
一、引论:党内法规应是党的组织和党员行为的依据
二、党内法规的历史体系:在发展中走向体系化
三、《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发布的意义和特点
四、党内法规的形式体系:党内法规的渊源
五、党内法规的内容体系:党内法规规范的事项
第十三章 党内组织规则
一、引论:政治实践与政党组织规则
二、关于党内组织的基础——党员——的规则
三、关于党内组织的支点——党的各级工作组织——的规则
四、关于党内组织的关键——领导干部队伍——的规则
第十四章 党员行为规范
一、党员行为规范概述
二、党员行为规范的主要渊源
三、共产党员行为规范的内容
第十五章 党内干部问责程序
一、党内干部问责程序概述
二、党内干部问责的程序
三、党内干部问责程序的完善
第十六章 党员的党内责任形式
一、党员党内责任概述
二、党员党内责任的主要形式
三、党员党内责任形式与其他责任形式的异同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