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4-1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以下为《量刑基准的研究——以责任和预防的关系为中心》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9787516150221
  • 53906
  • 2014-11
  • D924.134
内容简介

  李冠煜编著的这本《量刑基准的研究--以责任和预防的关系为中心》在“刑事一体化”思想的指导下,通过运用比较分析法,以量刑论中责任和预防的关系为主线,在评介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量刑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对量刑基准的概念、立法、基本理论及其借鉴意义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并紧密联系中国实际,对深化我国的量刑理论、完善我国的量刑立法以及促进我国的量刑规范化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构想。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量刑基准概述
 第一节 量刑的概念
  一 德国学者的观点
  二 日本学者的观点
  三 我国学者的观点
  四 自说的展开
 第二节 量刑基准的概念
  一 德国的量刑基准概念
  二 日本的量刑基准概念
  三 我国的量刑基准概念
  四 本书采取的量刑基准概念
 第三节 量刑基准的特征
  一 法定性
  二 当为性
  三 抽象性
  四 指导性
 第四节 量刑基准与相关范畴的辨析
  一 量刑基准与基准刑
  二 量刑基准与量刑相场
第二章 量刑基准的立法例及其解析
 第一节 德国的量刑基准立法
  一 1958年草案
  二 1962年草案
  三 1966年选择性草案
  四 1969年新总则
 第二节 瑞士的量刑基准立法
  一 瑞士刑法典第63条及相关规定
  二 法条释义及其说明
 第三节 奥地利的量刑基准立法
  一 奥地利刑法典第32条及相关规定
  二 法条释义及其说明
 第四节 日本的量刑基准立法
  一 1961年改正刑法准备草案
  二 1974年改正刑法草案
  三 1948年刑事诉讼法
第三章 量刑基准之一:行为责任
 第一节 量刑责任的界定
  一 责任的概念
  二 量刑责任的概念
 第二节 量刑责任的本质
  一 行为责任论
  二 性格责任论
  三 人格责任论
  四 机能责任论
  五 比较与评析
 第三节 量刑责任与相关范畴的辨析
  一 量刑罪责与狭义的责任
  二 量刑罪责与答责性
  三 量刑罪责与刑事责任
 第四节 量刑中的责任主义
  一 量刑中的责任主义的含义
  二 量刑中的责任主义与主观上可归责的结果
  三 量刑中的责任主义与可归责于个人的结果
  四 量刑中的责任主义与量刑情节的错误
第四章 量刑基准之二:预防犯罪
 第一节 量刑中刑罚目的的界定
  一 刑罚目的与刑罚本质、刑罚的正当化根据
  二 刑罚目的论的变迁
  三 量刑中的刑罚目的
 第二节 报应刑论下的量刑基准
  一 量刑基准与绝对的报应刑论
  二 量刑基准与相对的报应刑论
  三 量刑基准与新报应刑论
 第三节 一般预防论下的量刑基准
  一 量刑基准与消极的一般预防论
  二 量刑基准与积极的一般预防论
 第四节 特别预防论下的量刑基准
  一 量刑基准与消极的特别预防论
  二 量刑基准与积极的特别预防论
 第五节 双面预防论下的量刑基准
  一 量刑基准与侧重一般预防的双面预防论
  二 量刑基准与侧重特别预防的双面预防论
第五章 量刑基准的基本理论
 第一 节 幅的理论
  一 基本内容
  二 理论特色
  三 典型判例
 第二节 点的理论
  一 基本内容
  二 理论特色
 第三节 位置价值说
  一 基本内容
  二 理论特色
 第四节 比较与评析
  一 对“幅的理论”的反思
  二 对“点的理论”的反思
  三 对“位置价值说”的反思
 第五节 “幅的理论”与“点的理论”的调和
  一 根据相同
  二 前提相同
  三 构造相同
  四 任务相同
第六章 量刑基准研究对我国刑法理论及实践的借鉴
 第一节 量刑基准研究对深化我国量刑理论的借鉴
  一 责任和预防的关系在我国的体现
  二 罪刑均衡与一般预防
  三 罪刑均衡与特别预防
  四 罪刑均衡与双面预防
  五 罪刑均衡与犯罪预防关系的应然归结
 第二节 量刑基准研究对完善我国量刑法规定的借鉴
  一 完善我国量刑法规定的主要方案
  二 对以上各种方案的研讨
  三 完善我国量刑基准立法的构想
 第三节 量刑基准研究对促进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借鉴
  一 对量刑指导意见的评价
  二 对确定量刑原则的启示
  三 对调整量刑步骤的启示
  四 对扩大常见罪名范围的启示
  五 对适用死刑裁量基准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