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21年1月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以下为《环境监测》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106230
  • 1版
  • 51695
  • 60230959-3
  • 16开
  • 2021年1月
  • 工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X83
  • 环境类
  • 本科
内容简介
  本书以监测对象为主线,监测方法与技术贯穿其中。内容主要包括:水污染监测,大气污染监测,土壤、生物体和固体废物污染监测,物理性污染监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现代环境监测技术专题等,简单介绍了超痕量分析技术、自动监测与遥感技术、环境应急监测与生态监测等新技术和新方法。
  本书条理清晰,结构紧凑,紧密联系实际,可作为环境类专业本、专科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环境保护工作者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环境监测的目的、分类、原则及特点1
111环境监测的目的1
112环境监测的分类2
113环境监测的原则2
114环境污染及监测的特点3
115环境优先污染物4
12环境监测的方法与内容5
13环境标准6
131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6
132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染物排放标准简介6
14环境监测进展9
复习题9
第2章水污染监测10
21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10
22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11
221水污染调查11
222布点11
223水样的采集12
224水样的保存16
225水样的预处理16
23物理指标的测定17
231温度17
232颜色18
233气味18
234浊度19
235透明度20
236残渣20
237电导率20
24化学指标的测定21
241pH21
242氧化还原电位Eh21
243碱度22
244硬度22
25有机污染综合指标的测定22
251溶解氧22
252生化需氧量24
253化学需氧量25
254高锰酸盐指数26
255总有机碳27
26金属污染物的测定27
26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种金属28
262汞29
263砷29
264铬31
27非金属无机化合物的测定31
271含氮化合物的测定31
272磷酸盐34
273氰化物35
274氟化物36
275硫化物37
276离子色谱分析法测定多种阴离子38
28有机污染物的测定40
281石油类40
282挥发酚41
283水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测定42
29水污染的生物监测43
291细菌监测水体污染43
292藻类监测水体污染45
293动物监测水体污染46
复习题48
第3章大气污染监测50
31大气污染50
311大气污染源50
312大气污染的类型50
32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51
321污染调查分析51
322监测项目的确定51
323监测布点方案的确定51
33采样方法和标准气配制52
331采样方法52
332标准气体配制58
34颗粒物的测定61
341总悬浮颗粒物61
342可吸入颗粒物(飘尘)61
343自然降尘63
35主要气态污染物的测定方法63
351二氧化硫63
352二氧化氮66
353一氧化碳69
354臭氧70
355氟化物71
356硫酸盐化速率72
357总挥发性有机物74
358氨气74
359汞75
3510甲醛75
36大气降水监测76
361布设采样点的原则76
362样品的采集76
363降水中组分的测定77
37污染源监测78
371固定污染源监测78
372流动污染源监测84
38室内空气质量监测86
381室内空气质量86
382室内空气质量监测86
39空气污染的生物监测87
391植物在污染环境中的受害症状87
392大气污染指示植物的选择88
393监测方法88
复习题89
第4章土壤、生物体和固体废物污染监测91
41土壤污染监测91
411土壤污染91
412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92
413土壤样品的预处理94
414土壤含水量测定及分析结果的表示96
415土壤污染物的测定97
42生物体污染监测98
421生物体污染99
422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100
423生物样品的预处理102
424生物样品中污染物测定实例简介104
43固体废物监测105
431有害固体废物的定义和鉴别105
432样品的采集与制备105
433有害特性的监测方法107
434固体废物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108
435城镇生活垃圾监测109
436固体的直接分析技术111
437底泥和活性污泥的分析112
复习题114
第5章物理性污染监测115
51噪声污染监测115
511与噪声相关的物理量115
512噪声测量仪器118
513噪声污染监测方法120
514噪声标准124
515振动及测量方法125
52放射性污染监测126
521与放射性相关的物理量126
522放射性检测仪器128
523放射性监测129
524环境中氡浓度的测定方法132
复习题135
第6章环境监测质量保证137
61环境监测实验室基础137
611实验用水137
612试剂与试液138
613实验室的环境条件139
62环境监测数据处理139
621基本概念139
622可疑值的舍弃143
623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146
624监测结果的表述与统计检验147
63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151
631实验室的管理及岗位责任制151
632实验室质量保证153
64环境标准物质157
641基体和基体效应157
642环境标准物质157
643标准物质的制备和定值159
65环境监测管理160
651环境监测管理的内容和原则160
652监测的档案文件管理160
复习题161
第7章现代环境监测技术专题163
71超痕量分析技术163
711超痕量分析概述163
712超痕量分析中常用的前处理方法165
713超痕量分析测试技术171
72自动监测与遥感技术177
721空气污染自动监测技术177
722污染源烟气连续监测系统186
723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188
724遥感监测技术194
73环境应急监测198
731应急监测概述198
732应急监测的程序199
733应急监测基本方法201
734应急监测预案的编制209
735环境应急监测信息化系统建设210
736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实例211
74生态监测213
741生态监测的定义213
742生态监测的原理213
743生态监测、环境监测和生物监测之间的关系214
744生态监测的类别214
745生态监测的任务与特点215
746生态监测的主要技术支持217
复习题217
附录环境标准219
附表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GB3838—2002)219
附表2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GB3838—2002)220
附表3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220
附表4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GB8978—1996)221
附表5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GB8978—1996)221
附表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GB3095—1996)224
附表7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224
附表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浸出液污染物浓度限值(GB16889—2008)225
附表9现有和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GB16889—2008)225
附表10现有和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GB16889—2008)226
附表11焚烧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GB18485—2001)226
附表12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GB15618—1995)227
附表13中国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GB50853—2007)227
附表14声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噪声限值(GB3096—2008)228
附表15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GB12348—2008)228
附表16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GB12348—2008,等效声级)228
附表17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GB12348—2008,倍频带声压级)229
附表18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噪声排放限值(GB22337—2008)229
附表19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9660—88)229
附表2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229
附表21城市各类区域铅垂向Z振级标准值(GB10070—88)230
参考文献231
索引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