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书局
- 9787101109658
- 50936
- 0043164799-9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G633.302
- 中文
- 本科
内容简介
朱绍禹编著的《中学语文教学法》深入剖析和揭示语文教育规律,系统阐述了语文学科的本质、价值、目标、内容、原则、过程和方法;对读文、作文、听说、语文知识等具体内容的教学,还分别作了详细解析。同时,对语文考试、课外阅读和课外语文活动,以及语文教师等领域,也作了开拓性的探讨。
本书尝试革新前人的语文学科基础观、结构观和发展观,力求构建和完善我国语文教育科学的理论体系。
本书1983年初版后,即刻成为高师院校、语文教育研究机构必读专业文献,也成为语文教育界的知名教材。
本书尝试革新前人的语文学科基础观、结构观和发展观,力求构建和完善我国语文教育科学的理论体系。
本书1983年初版后,即刻成为高师院校、语文教育研究机构必读专业文献,也成为语文教育界的知名教材。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学法的性质和对象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学法的任务和结构
第三节 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相关学科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学语文科的性质和目标
第一节 中学语文科的性质
第二节 中学语文科的目标
第二章 中学语文科的内容
第一节 教学计划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第三节 中学语文教科书
第四节 中学语文教学资料
第五节 语文科教学计划
第三章 读文教学
第一节 阅读的地位和功能
第二节 读文教学的目标、类型和水平
第三节 读文教学过程
第四节 预习指导
第五节 精读指导
第六节 复习指导
第七节 读文教学方法
第八节 文言文教学
第四章 作文教学
第一节 作文教学的性质和意义
第二节 作文教学的地位和目标
第三节 作文教学计划和作文要求
第四节 作文指导的途径和过程
第五节 作文前的指导
第六节 作文中的指导
第七节 作文后的指导
第八节 各类文体写作训练
第五章 听说教学
第一节 听说教学的地位和意义
第二节 听说教学的内容、类型和目标
第三节 说话教学的领域、形式和方法
第四节 说话训练的条件
第六章 语文知识教学
第一节 语文知识教学的地位和意义
第二节 语文知识的内容
第三节 语文知识教学的要求和程序
第四节 语文知识教学倾向和方法
第七章 中学语文科的教学方法
第一节 教学方法的特征和要求
第二节 中学语文科的教学方法
第八章 中学语文科的考试
第一节 中学语文考试的目的
第二节 中学语文考试的内容和要求
第三节 中学语文考试的方法
第四节 中学语文考试结果的分析和评分
第九章 课外阅读和课外语文活动
第一节 课外阅读
第二节 课外语文活动
第三节 课外阅读指导中的几个关系
第十章 中学语文教师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师的地位、责任和工作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师的修养
第三节 中学语文教师的进修
第四节 中学语文教师的研究工作
第五节 中学语文教师的备课
后记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学法的性质和对象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学法的任务和结构
第三节 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相关学科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学语文科的性质和目标
第一节 中学语文科的性质
第二节 中学语文科的目标
第二章 中学语文科的内容
第一节 教学计划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第三节 中学语文教科书
第四节 中学语文教学资料
第五节 语文科教学计划
第三章 读文教学
第一节 阅读的地位和功能
第二节 读文教学的目标、类型和水平
第三节 读文教学过程
第四节 预习指导
第五节 精读指导
第六节 复习指导
第七节 读文教学方法
第八节 文言文教学
第四章 作文教学
第一节 作文教学的性质和意义
第二节 作文教学的地位和目标
第三节 作文教学计划和作文要求
第四节 作文指导的途径和过程
第五节 作文前的指导
第六节 作文中的指导
第七节 作文后的指导
第八节 各类文体写作训练
第五章 听说教学
第一节 听说教学的地位和意义
第二节 听说教学的内容、类型和目标
第三节 说话教学的领域、形式和方法
第四节 说话训练的条件
第六章 语文知识教学
第一节 语文知识教学的地位和意义
第二节 语文知识的内容
第三节 语文知识教学的要求和程序
第四节 语文知识教学倾向和方法
第七章 中学语文科的教学方法
第一节 教学方法的特征和要求
第二节 中学语文科的教学方法
第八章 中学语文科的考试
第一节 中学语文考试的目的
第二节 中学语文考试的内容和要求
第三节 中学语文考试的方法
第四节 中学语文考试结果的分析和评分
第九章 课外阅读和课外语文活动
第一节 课外阅读
第二节 课外语文活动
第三节 课外阅读指导中的几个关系
第十章 中学语文教师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师的地位、责任和工作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师的修养
第三节 中学语文教师的进修
第四节 中学语文教师的研究工作
第五节 中学语文教师的备课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