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类证解惑
¥36.00定价
作者: (清)张泰恒,德一氏 整理:张玉亮,张光建
出版时间:2014-09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 郑州大学出版社
- 9787564520045
- 46548
- 2014-09
- R222.29
内容简介
《伤寒类证解惑》为清乾隆年间太医张泰恒原著,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于光绪十五年(1888年)刊刻付梓。南阳周边数省广为流传。原著者认为《伤寒论》虽是中医典籍,但由于其“义理深奥,未易窥测”,为了精研伤寒并更好地运用伤寒论,故著《伤寒类证解惑》一书,主要内容包括伤寒总论、伤寒类证解惑目次、伤寒类证解惑赋、“伤寒类证解惑赋”注、伤寒类证治疗经方,分十八段注解,共载方药一百八十二方。其内容精练,条文详解,义理深奥。其根据医圣仲帚《伤寒杂病论》的论述,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诸条进行注评,并对前人注释中的一些谬误条文,进行更正。对类伤寒病证亦进行分类阐述,对后世辨病、辨证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原著者后世子孙张光建、张玉亮对《伤寒类证解惑》进行了重新整理,其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加以断句、标点、校注,对一些错字进行修改,补充遗失的方药,并尽量保持原著特色。《伤寒类证解惑》的出版对弘扬中医文化和仲景学术思想有积极的意义,可作为中医教学与《伤寒论》研究者以及临床各级中医师和中医院校学生的参考书。
原著者后世子孙张光建、张玉亮对《伤寒类证解惑》进行了重新整理,其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加以断句、标点、校注,对一些错字进行修改,补充遗失的方药,并尽量保持原著特色。《伤寒类证解惑》的出版对弘扬中医文化和仲景学术思想有积极的意义,可作为中医教学与《伤寒论》研究者以及临床各级中医师和中医院校学生的参考书。
目录
伤寒总论
伤寒类证解惑目次
一、六经正伤寒门
二、合病、并病门
三、不可汗门
四、不可下门
五、可汗门
六、可下门
七、汗多亡阳门
八、下早结胸痞气门
九、吐症门
十、寒热真假门
十一、六经各种寒热门
十二、各种虚热门
十三、各种水症门
十四、各种血症门
十五、愈后不守禁忌门
十六、伤寒至轻至重门
十七、伤寒兼杂症门
十八、内伤外感类伤寒门
伤寒类证解惑赋
一、伤寒类证概略
二、正伤寒及阴证与杂症概略
三、六经正伤寒现症及治疗法则
四、正伤寒的合病与并病
五、不可汗及各种可汗可下之症
六、汗多亡阳诸症
七、阴证、阳证下而致痞结诸症
八、各种吐症
九、寒热真假症
十、六经大热大寒诸症
十一、虚热诸症
十二、诸水症
十三、诸血症
十四、病初瘥不守禁忌之症
十五、四时感冒与两感伤寒
十六、伤寒兼杂症
十七、杂症类伤寒
十八、结语
“伤寒类证解惑赋”注
一、伤寒类证概略
二、正伤寒及阴证与杂症概略
三、六经正伤寒现症及治疗法则
四、正伤寒的合病与并病
五、不可汗及各种可汗可下之症
六、汗多亡阳诸症
七、阴证、阳证下而致痞结诸症
八、各种吐症
九、寒热真假症
十、六经大热大寒诸症
十一、虚热诸症
十二、诸水症
十三、诸血症
十四、病初瘥不守禁忌之症
十五、四时感冒与两感伤寒
十六、伤寒兼杂症
十七、杂症类伤寒
十八、结语
……
伤寒类证治疗经方
伤寒类证解惑目次
一、六经正伤寒门
二、合病、并病门
三、不可汗门
四、不可下门
五、可汗门
六、可下门
七、汗多亡阳门
八、下早结胸痞气门
九、吐症门
十、寒热真假门
十一、六经各种寒热门
十二、各种虚热门
十三、各种水症门
十四、各种血症门
十五、愈后不守禁忌门
十六、伤寒至轻至重门
十七、伤寒兼杂症门
十八、内伤外感类伤寒门
伤寒类证解惑赋
一、伤寒类证概略
二、正伤寒及阴证与杂症概略
三、六经正伤寒现症及治疗法则
四、正伤寒的合病与并病
五、不可汗及各种可汗可下之症
六、汗多亡阳诸症
七、阴证、阳证下而致痞结诸症
八、各种吐症
九、寒热真假症
十、六经大热大寒诸症
十一、虚热诸症
十二、诸水症
十三、诸血症
十四、病初瘥不守禁忌之症
十五、四时感冒与两感伤寒
十六、伤寒兼杂症
十七、杂症类伤寒
十八、结语
“伤寒类证解惑赋”注
一、伤寒类证概略
二、正伤寒及阴证与杂症概略
三、六经正伤寒现症及治疗法则
四、正伤寒的合病与并病
五、不可汗及各种可汗可下之症
六、汗多亡阳诸症
七、阴证、阳证下而致痞结诸症
八、各种吐症
九、寒热真假症
十、六经大热大寒诸症
十一、虚热诸症
十二、诸水症
十三、诸血症
十四、病初瘥不守禁忌之症
十五、四时感冒与两感伤寒
十六、伤寒兼杂症
十七、杂症类伤寒
十八、结语
……
伤寒类证治疗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