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4-06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以下为《中国分税制改革20周年:回顾与展望》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9787514146417
  • 40219
  • 2014-06
  • F812.422
内容简介

  马海涛的这本《中国分税制改革20周年——回顾与展望》在全面系统梳理我国分税制改革基本历程和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对分税制改革后凸显的新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和深化分税制改革的措施建议。本书旨在总结我国分税制改革20年来的实施经验,并对我国社会发展、尤其是财政体制运行状况的影响和效应,客观地分析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所取得的成绩,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回答社会各方面对我国分税制改革的种种质疑,另一方面通过对我国分税制改革的客观评价,紧密结合我国今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提出完善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目录
桓公读书与轮扁斫轮(代前言)
第1章 分税制改革缘起
 1.1 分税制改革前中国财政体制介绍
  1.1.1 “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
  1.1.2 包干制财政体制
 1.2 包干制财政体制下的财政困境
  1.2.1 包干制财政体制下“两个比重”变化情况
  1.2.2 包干制财政体制下中央、地方收入变化
  1.2.3 包干制财政体制下财力分散带来的问题
  1.2.4 解决包干制财政体制困境的思路
 1.3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1.3.1 分税制简介
  1.3.2 市场经济与分税制的关系
  1.3.3 分税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1.3.4 分税制是中国财政体制运行的内在需要
 1.4 国际经验对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借鉴
  1.4.1 分税制财政体制是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做法
  1.4.2 苏联解体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1.4.3 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第2章 分税制改革的成效与评价
 2.1 分税制改革的内容与历程
  2.1.1 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1.2 2002年所得税收人分享改革
  2.1.3 2004~2005年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改革
  2.1.4 证券交易印花税、金融保险营业税分享办法调整
  2.1.5 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改革
  2.1.6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不断完善
 2.2 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成效与评价
  2.2.1 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意义
  2.2.2 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经济效应评价
  2.2.3 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社会效应评价
  2.2.4 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公平效应评价
第3章 中国分税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3.1 政府财权与事权匹配度有待提高
  3.1.1 市场与政府的资源配置界限尚需进一步厘清
  3.1.2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事权划分尚需进一步规范
  3.1.3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权和事权匹配度不高
  3.1.4 地方政府间事权不清、财权与事权不匹配
  3.1.5 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带来县乡财政困难
 3.2 地方税制体系有待健全与完善
  3.2.1 中央与地方政府税权配置格局有待优化
  3.2.2 中央与地方税权配置法制化程度有待提升
  3.2.3 政府间税收划分需进一步科学化与固定化
  3.2.4 各级地方政府主体税种尚需进一步培育
 3.3 转移支付制度尚有改进空间
  3.3.1 转移支付制度的体制机制环境需进一步营造
  3.3.2 转移支付制度尚缺少科学财政分权的支撑
  3.3.3 “纵向为主、横向为辅”的转移支付模式尚待建立
  3.3.4 分配标准尚需实现从“基数法”向“因素法”转变
  3.3.5 转移支付的结构尚需进一步归并和合理化
  3.3.6 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律体系尚需进一步健全
  3.3.7 转移支付的监督约束机制尚需进一步理顺
  3.3.8 地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率尚需进一步提高
第4章 中国分税制改革的特殊性
 4.1 财政分权与分税制
  4.1.1 传统财政分权理论:“TOM”模型
  4.1.2 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
  4.1.3 财政分权与中国国情研究
  4.1.4 结论
 4.2 中国分税制改革的特殊性
  4.2.1 从“事权与财权相结合”到“财力与事权相匹配”
  4.2.2 特殊性一:政治集权下的分税制
  4.2.3 特殊性二:“分受益权、不分立法权”的分税制
  4.2.4 特殊性三:中央收支集中度依旧不高的分税制
  4.2.5 特殊性四:税收体系逐步完善进程中的分税制
  4.2.6 特殊性五:带有税收返还等过渡期特征的分税制
第5章 中国分税制改革中需澄清的两个问题
 5.1 分税制改革导致了“土地财政”吗
  5.1.1 “土地财政”规模及其发展历程
  5.1.2 “土地财政”的预算管理和资金分配
  5.1.3 “土地财政”现象的风险及其治理
 5.2 地方债务与分税制改革
  5.2.1 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规模
  5.2.2 以融资平台和土地财政为依托的融资模式
  5.2.3 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的风险
  5.2.4 地方债务风险的实证研究
  5.2.5 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路径选择
第6章 中国分税制改革需处理好的四个重要关系
 6.1 分税制改革与基本服务均等化
  6.1.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6.1.2 支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界定
  6.1.3 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体制的差距
 6.2 分税制改革与主体功能区的建设
  6.2.1 主体功能区的概念与划分
  6.2.2 支持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政体制——理论界定与中国实践
  6.2.3 现行财政体制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差距
  6.2.4 中国分税制改革在实现主体功能区建设中应当处理好的问题
 6.3 分税制改革与城镇化建设
  6.3.1 城镇化
  6.3.2 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3.3 城镇化对财政体制的挑战
 6.4 分税制改革与“营改增”
  6.4.1 “营改增”的改革进程
  6.4.2 “营改增”改革的积极意义
  6.4.3 “营改增”对财政体制的挑战
第7章 坚持分税制方向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7.1 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职能范围
  7.1.1 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
  7.1.2 打破行政垄断鼓励竞争
  7.1.3 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7.1.4 转变政府职能
 7.2 合理规范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
  7.2.1 事权划分的原则
  7.2.2 中央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责任
  7.2.3 地方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责任
  7.2.4 中央和地方政府共担的事权和支出责任
 7.3 合理调整政府间收入来源
  7.3.1 深化税收制度改革
  7.3.2 合理调整政府间税收收入划分
  7.3.3 赋予地方合理税权、完善税收征管
  7.3.4 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
  7.3.5 规范非税收入
 7.4 完善政府问转移支付制度
  7.4.1 创新转移支付制度模式
  7.4.2 规范转移支付方法和结构
  7.4.3 加强转移支付管理和监督评价
 7.5 深化改革预算管理制度
  7.5.1 修改《预算法》
  7.5.2 增进财政和预算透明度
  7.5.3 探索建立中期预算
  7.5.4 完善地方债务管理
结语: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充分发挥科学的财税体制优化资源的配置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