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2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群众文化案例选编》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9787303155996
  • 1-1
  • 39449
  • 42210796-1
  • 16开
  • 2012
  • 350
  • 法学
  • 社会学
  • G247
  • 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教材之一。本书精选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群众文化事业发展中具有典型性、示范性意义,并且在实践中学得会、用得上、有实效的实例,通过面向全国的培训,向广大基层文化工作者宣传、展示、推广各省市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从一个侧面体现本省市的群众文化工作水平。对入选的案例,编者邀请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逐一进行了点评。每个案例在文字上基本包括案例概况、具体做法、主要特色、社会效果、主要经验等,便于读者较全面地对案例进行了解和学习、借鉴,从而对本地区、本单位群众文化工作具有指导和启发意义。全书共四章: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机制创新、群众文化队伍建设文化馆(站)的免费开放。

目录
第一章  群众文化活动
  一、江城人民的精神乐园——
  “武汉之夏”
  二、北京奥运文化广场活动
  三、湖北省鄂州市“周周乐”广场文化
  活动
  四、江苏省文化馆“美好江苏”大型
  公益文艺巡演
  五、绚丽大舞台  舞出新天地
  六、陕西百县千场农村文艺调演
  七、“和平杯”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
  八、云南省昆明市盘龙江文化艺术节
  九、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节——
  现代民间绘画的艺术殿堂
  十、中原民间艺术节
  十一、青岛文化大拜年系列文化活动
  十二、浙江省庆元县“月山春晚”
  十三、北京市朝阳区“社区一家亲”
  文化活动
  十四、福建艺术扶贫工程
  十五、“齐风鲁韵”传习大课堂
第二章  群众文化机制刨新
  一、以“四在农家”活动为载体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贵州省遵义市创新农村文化活动运行机制
  二、引导和鼓励民间艺术团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创新社会力量参与
  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三、以公益性文化培训服务带动社区全员就业
  ——江苏省苏州市胜浦镇浪花苑创新社区
  文化服务新机制
  四、“百姓文化系列”优化基层群众文化资源供给
  ——上海市嘉定区推进基层群众文化产品和
  服务供给机制创新
  五、“新昆山人文化俱乐部”让外来务工人员得实惠
  ——江苏省昆山市创新外来务工人员公共文化
  服务新机制
  六、“区域文化联动”实现文化活动跨区域合作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创新文化资源跨
  区域协同供给
  七、“唱响文明赞歌”关爱老少边贫地区
  ——浙江省优质文化资源供给向农村
  基层倾斜
  八、“唱响定海”实现经常化、长效化——浙江省
  舟山市定海区创新大型群众文化活动长效
  机制
  九、整合资源、菜单配送、服务基层——浙江省
  杭州市群众文化集约化、一体化运行机制
  创新
  十、创设面向基层提供艺术指导的志愿服务平台
  ——上海打造文化艺术指导志愿服务资源
  网络平台
  十一、推进文图两馆总分馆一体化建设——重庆市
  大渡口区创新文图两馆总分馆建设运行机制..
  十二、“项目负责制”增强了文化馆活力——北京市
  朝阳区文化馆创新内部运行机制
第三章  群众文化队伍建设
  一、北京群众艺术馆“文化志愿者服务体系建设”
  二、传统越剧,巧借网络“孵化”新型戏迷群
  ——浙江温岭市横峰街道文化站“越剧戏迷
  QQ群”建设
  三、福建省村级文化协管员队伍建设
  四、山东省肥城市“县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
  递进培养工程”
  五、繁荣民族文艺  促进民族团结——宁波市
  北仑区新碘街道“民族之花”文艺轻骑队建设
  六、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千村百站”农村文艺骨干
  培训工程
  七、陕西省宝鸡市业余文艺团队建设
  八、三十年“摄影沙龙”缔造富有影响力的杭州群众
  摄影创作群体——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文化馆
  F1摄影沙龙创作群体建设
  九、“百团”评选助推发展打造群众文化新品牌
  ——湖南省长沙市群众文艺“百团”建设
第四章  文化馆(站)免费开放
  一、深圳市群众艺术馆免费开放的理念和模式
  二、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馆免费开放服务的“五大
  特色”
  三、“五项公益”,惠及百姓
  四、“群星展厅”:视觉艺术的“星光大道”
  五、《文化新世纪》: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最爱
  六、别具特色的“群文流动大讲坛”
  七、辅导培训:“请进馆”和“送上门”相结合
  八、广东省广州市文化馆免费开放的亮点
  九、宁夏银川市文化艺术馆免费开放服务的两大
  品牌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