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290356
- 1
- 39353
- 0063152051-7
- 平装
- 16开
- 2010-07-15
- 650
- 453
- 工学
- 土木工程
本书是根据最新的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及相应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同时依照全国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颁发的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大纲编写而成。
全书将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内容有机结合,统一概念,突出建筑结构构件选型、建筑抗震设计等相关内容。全书共分13章,包括总论、材料性能及选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知识、混凝土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钢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钢结构的连接、木结构、砌体结构、地基与基础的基础知识、建筑抗震基本知识、梁板结构。每章末均设小结及思考与练习。
本书内容丰富,概念清晰,叙述简明扼要,既可作为高等学校中对建筑结构知识有较高要求的专业(如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学)的教材,又可作为建筑设计技术人员或从事施工、科研、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和继续教育教材,也可作为我国建筑技术人员参加注册师资格考试的考前辅导材料。
1 总论
1.1 概述
1.1.1 建筑与结构的关系
1.1.2 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
1.1.3 建筑结构的类型
1.1.4 建筑结构的发展方向
1.2 建筑结构设计方法
1.2.1 结构设计原则
1.2.2 作用及作用效应
1.2.3 结构构件设计及验算
1.3 建筑结构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和学习方法
1.3.1 建筑结构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3.2 建筑结构课程的学习方法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2 材料性能及选用
2.1 钢材
2.1.1 钢结构材料
2.1.2 钢筋的强度与变形
2.1.3 钢筋的品种、等级和成分
2.1.4 钢筋的形式
2.2 混凝土
2.2.1 混凝土的强度
2.2.2 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2.3 砌体
2.4 木材
2.4.1 木结构用木材
2.4.2 木材的力学性能
2.5 膜材
2.5.1 膜结构材料
2.5.2 膜结构的形式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3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1 概述
3.2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截面形式及构造规定
3.2.1 截面形式
3.2.2 板的构造规定
3.2.3 梁的构造规定
3.3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3.1 受弯构件正截面性能
3.3.2 计算基本假定
3.3.3 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3.4 矩形截面梁的一个特例———双筋截面的承载力计算及配筋估算
3.3.5 T形截面梁承载力计算
3.4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3.4.1 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性能
3.4.2 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
3.4.3 影响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3.4.4 受弯构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计算
3.4.5 受弯构件斜截面的受弯承载力及有关构造要求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4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
4.1 概述
4.2 受压构件截面形式和一般构造规定
4.2.1 截面形式
4.2.2 受压构件的构造规定
4.3 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4.3.1 概述
4.3.2 普通箍筋柱轴心受压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4.3.3 螺旋箍筋柱轴心受压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4.4 偏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4.4.1 概述
4.4.2 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力性能
4.4.3 附加偏心距和初始偏心距
4.4.4 大小偏心受压界限
4.4.5 偏心距增大系数
4.4.6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5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知识
5.1 概述
5.1.1 预应力混凝土的原理
5.1.2 预应力混凝土的分类
5.1.3 施加预应力的方法
5.2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形式及构造规定
5.2.1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形状
5.2.2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规定
5.3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5.3.1 预应力损失σ
5.3.2 张拉控制应力
5.4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原理
5.4.1 计算内容
5.4.2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计算和验算
5.4.3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
5.5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
5.5.1 基本概念
5.5.2 预应力度及分类
5.5.3 施加部分预应力的方法
5.5.4 部分预应力设计计算简介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6 混凝土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6.1 概述
6.2 产生裂缝原因及其控制措施
6.2.1 产生裂缝原因
6.2.2 裂缝控制及裂缝宽度计算
6.3 变形验算
6.3.1 变形控制要求
6.3.2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计算
6.4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6.4.1 研究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性
6.4.2 影响结构耐久性的因素
6.4.3 结构工作环境类别
6.4.4 耐久性极限状态
6.4.5 保证耐久性的措施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7 钢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7.1 钢结构概述
7.1.1 钢结构的特点
7.1.2 钢结构的类型
7.1.3 钢结构的发展过程
7.2 受弯构件计算
7.2.1 钢结构计算方法
7.2.2 受弯构件计算
7.3 轴心受力构件计算
7.3.1 轴心受力构件的应用
7.3.2 轴心受拉构件的计算
7.3.3 实腹式受压构件的计算
7.4 拉弯和压弯构件
7.4.1 拉弯构件
7.4.2 压弯构件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8 钢结构的连接
8.1 钢结构的连接方法
8.1.1 焊接连接
8.1.2 铆钉连接
8.1.3 螺栓连接
8.2 焊接连接的构造和计算
8.2.1 连接形式和焊缝形式
8.2.2 焊缝代号
8.2.3 对接焊缝的构造和计算
8.2.4 直角角焊缝的构造和计算
8.3 螺栓连接的构造和计算
8.3.1 螺栓连接的构造
8.3.2 螺栓连接的计算
8.4 构件的连接构造
8.4.1 次梁与主梁的连接
8.4.2 梁与柱的连接
8.4.3 柱脚
8.5 钢屋盖
8.5.1 屋盖结构的组成和布置
8.5.2 钢屋架形式
8.5.3 屋盖支撑
8.6 钢结构的涂装
8.6.1 防腐涂装
8.6.2 防火涂装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9 木结构
9.1 木结构用木材
9.1.1 木材的特性及适用范围
9.1.2 木结构用木材的种类
9.1.3 木结构用木材的分类
9.2 木材的力学性能及计算
9.2.1 木材的力学性能及计算
9.2.2 影响木材力学性能的因素
9.3 木构件的连接
9.3.1 齿连接
9.3.2 螺栓连接和钉连接
9.4 木结构防火、防腐、防虫的措施
9.4.1 木结构的防火
9.4.2 木结构的防腐与防虫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10 砌体结构
10.1 概述
10.2 砌体力学性能
10.2.1 砌体的受力性能和计算指标
10.2.2 强度调整系数
10.3 砌体结构静力计算方案
10.3.1 砌体结构房屋静力计算的三种方案
10.3.2 三种方案简介
10.4 无筋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10.4.1 砌体受压承载力计算
10.4.2 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10.4.3 砌体受拉、受弯及受剪承载力计算
10.5 构造要求
10.5.1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10.5.2 一般构造要求
10.5.3 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10.6 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
10.6.1 圈梁
10.6.2 过梁
10.6.3 墙梁
10.6.4 挑梁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11 地基与基础的基础知识
11.1 概述及基本规定
11.1.1 概述
11.1.2 名词解释
11.1.3 基本规定
11.2 天然地基
11.2.1 地基土的工程性质
11.2.2 土的工程分类
11.2.3 基础埋置深度
11.2.4 地基承载力计算
11.2.5 地基变形验算
11.3 人工地基
11.4 基础设计
11.4.1 无筋扩展基础
11.4.2 扩展基础
11.4.3 柱下条形基础
11.4.4 筏形基础
11.4.5 箱形基础
11.4.6 桩基础
11.4.7 换土垫层的设计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12 建筑抗震基本知识
12.1 概述
12.2 地震波、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12.2.1 地震波
12.2.2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12.3 工程抗震设防
12.3.1 抗震设防的目的和要求
12.3.2 抗震设计方法
12.3.3 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
12.3.4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12.4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地震作用计算
12.4.1 结构动力计算简图及体系自由度
12.4.2 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作用
12.4.3 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作用
12.5 多自由度体系自振周期的计算
12.5.1 能量法
12.5.2 顶点位移法计算基本周期
12.6 结构抗震极限状态计算
12.6.1 多遇地震下截面抗震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
12.6.2 多遇地震下结构弹性变形极限状态抗震验算
12.6.3 罕遇地震下结构弹塑性变形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抗震验算
12.7 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12.7.1 震害现象及其分析
12.7.2 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
12.7.3 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
12.7.4 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计算要点
12.8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
12.8.1 框架结构的震害现象及其分析
12.8.2 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一般规定
12.8.3 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13 梁板结构
13.1 概述
13.1.1 楼盖类型
13.1.2 单向板和双向板
13.2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
13.2.1 结构平面布置
13.2.2 计算简图
13.2.3 连续梁、板按弹性理论方法的内力计算
13.2.4 连续梁、板按塑性理论方法的内力计算
13.2.5 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截面设计与构造要求
13.3 双向板肋梁楼盖
13.3.1 双向板的受力分析和试验研究
13.3.2 双向板内力计算
13.3.3 双向板的截面设计与构造要求
13.3.4 双向板支承梁的设计
13.4 装配式混凝土楼盖
13.4.1 预制铺板的形式、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13.4.2 楼盖梁
13.4.3 装配式构件的计算要点
13.4.4 装配式混凝土楼盖的连接构造
13.5 无梁楼盖
13.5.1 概述
13.5.2 无梁楼盖的内力计算
13.5.3 板柱节点设计
13.5.4 无梁楼盖的配筋和构造
13.6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
13.6.1 概述
13.6.2 预应力楼盖的截面设计与构造
13.7 楼梯、雨篷计算与构造
13.7.1 楼梯
13.7.2 雨篷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附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