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5-08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以下为《中国模式——防灾救灾与灾后重建》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9787514152722
  • 38543
  • 2015-08
  • X4
作者简介
谢永刚,1964年8月生,现为黑龙江大学生产力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教授。长期从事灾害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毕业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并获博士学位,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学术兼职:中国生产力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黑龙江省理论经济学会副会长。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中国模式:防灾救灾与灾后重建》梳理了中国历史上的防灾救灾的经验和教训,并以98大洪水、5.12汶川大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等重大灾害为背景,分析了防灾减灾以及灾后经济恢复和灾后重建的办法和效果,并与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的减灾救灾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出了防灾救灾的“中国模式”及其特点,这将对今后指导灾后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同时也为国际社会提供减灾救灾的“中国经验”。
目录
第一部分 理论分析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2 灾后重建和经济恢复的理论依据
  2.1 政治经济学理论
  2.2 发展经济学理论
  2.3 制度经济理论
  2.4 灾害经济学理论
  2.5 人道主义思想理论
  2.6 小结
 3 我国各历史阶段减灾救灾的特点分析
  3.1 古代的减灾救灾特点
  3.2 1920-1949年的减灾救灾特点
  3.3 1949~1978年的减灾救灾特点
  3.4 1978年至今的减灾救灾特点
  3.5 小结
 4 历史上防灾减灾及灾后重建的中国模式梳理与概括
  4.1 宏观模式
  4.2 微观模式
  4.3 中国模式的历史经验总结
  4.4 小结
 5 国外救灾模式及启示
  5.1 美国减灾救灾模式
  5.2 英国减灾救灾模式
  5.3 日本减灾救灾模式
  5.4 东南亚减灾救灾模式
  5.5 国外减灾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5.6 小结
 6 灾后重建的“中国模式”创新
  6.1 对口援建模式
  6.2 减灾产业发展与示范区相济模式
  6.3 国家主导加社会救济模式
  6.4 救灾与惠农扶贫项目捆绑模式
  6.5 物质重建与精神文化重建相结合模式
  6.6 “以工代赈”与就业支持政策融合模式
  6.7 独具地域特色创新救灾模式
  6.8 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结合模式
  6.9 大规模军民协同作战模式
  6.1 0小结
 7 “中国模式”的自我修复和完善
  7.1 防止“贵族式救灾”
  7.2 完善信息透明制度,克服腐败问题
  7.3 发展“家庭救灾模式”
  7.4 完善灾害保险制度
  7.5 实现救援制度化、常态化
  7.6 小结
第二部分 案例研究
  灾后重建的“中国模式”的案例研究——以“5·12”汶川大地震“对口援建模式”为例
 1 关于对口援建
  1.1 定义
  1.2 对口援建的基本原则及评价
  1.3 对口援建的具体要求及评价
  1.4 对口援建的基本方案及评价
 2 对口援建的方式及核心任务
  2.1 援建的方式
  2.2 援建的任务及评价
 3 以往“对口援建”的成功经验
  3.1 经济援助
  3.2 医疗援助
  3.3 教育援助
 4 汶川灾后重建中“对口援建”的具体做法及创新
  4.1 提高软实力
  4.2 强化硬实力
 5 对口援建的特点归纳与梳理
  5.1 结构特点:三主、一核、一辅的“五方”合作
  5.2 要素特点:实现三结合
  5.3 目标特点:“援建+合作”
  5.4 战略特点:实现五结合
  5.5 组织特点:举国体制
  5.6 运作特点:激励竞争
 6 几个重要经济理论对“对口援建”模式的指导意义
  6.1 宏观调控理论的作用
  6.2 比较优势与互补理论的具体运用
  6.3 大推进理论的指导意义
  6.4 以制度创新理论为指导方向
 7 我国对口援建政策的效果及评价
  7.1 对口援建政策的效果
  7.2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
  7.3 灾民安置
  7.4 抗震救灾时效情况评价
  7.5 对口援建模式的经济功能
  7.6 灾后救援的制度创新:“三个第一”
  7.7 成功实现“三个突破”
  7.8 救灾资金筹措的制度创新
  7.9 对口援建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7.10 小结
第三部分 专题讨论
 1 西方灾后重建经济理论及其借鉴意义
  1.1 奥山育英理论概述
  1.2 借鉴意义与启示
  1.3 结论
 2 我国重大灾害救援与重建的举国体制及其评价
  2.1 “举国体制”及其特征
  2.2 减灾救灾的举国体制与现行经济、政策的关系
  2.3 对“举国体制”的评价
 3 1990一2000年我国的灾后救济制度考察
  3.1 这一时期救灾制度概述
  3.2 救灾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完善救灾制度的几点建议
 4 自然灾害的经济属性探讨
  4.1 引言
  4.2 如何定义自然灾害经济属性
  4.3 认识自然灾害经济属性的三个层次
  4.4 结论
 5 解决灾区重建资金短缺问题:基于孟加拉国农村小额贷款成功经验的启示
  5.1 背景
  5.2 四川灾区实行长期小额贷款的可行性探讨
  5.3 四川灾区实行长期小额贷款的具体建议
 6 中央政府统一治水模式:水利减灾投入对农业增长影响及减灾措施的绩效研究——近20年农村治理水旱灾害对农业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6.1 引言
  6.2 水旱灾害的防治措施与其他农业增长因素的关系分析
  6.3 水旱灾害的减灾措施对农业增长的影响案例分析
  6.4 主要因素对农业产值影响的计量分析
  6.5 我国各阶段影响种植业产值增长因素的贡献度及绩效分析
  6.6 结论与建议
 7 汶川大地震对灾区企业及股票市场的影响分析
  7.1 引言
  7.2 汶川地震灾害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7.3 汶川大地震对我国股票市场长期影响实证分析
  7.4 结论
 8 自然灾害对灾区农村家庭经济长期影响及恢复研究——以黑龙江省沙兰镇“6·10”重大山洪灾害为例
  8.1 沙兰“6·10”山洪灾害及其危害
  8.2 长期影响研究的意义与相关成果概述
  8.3 灾区相关长期经济影响要素的统计与处理
  8.4 结论
 9 突发性重大灾害事件对灾区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影响及对策
  9.1 引言
  9.2 灾后物价上涨及其危害
  9.3 灾后物价波动的经济学原因分析
  9.4 对策与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