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5年3月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以下为《名城的守护》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9787201092126
  • 31993
  • 2015年3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K292.1
内容简介
贾长华以“为何近代中国看天津、天津的标志性建筑在哪里、现代化——留住传统文化、珍惜厚重的历史遗存”等为主题,介绍和论证了天津在中国代近史上的地位,对如何守护和传承这座历史名城的文化进行深刻的思考,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这本《名城的守护》从老报人的角度对天津历史文化进行论述,有一定的学习借鉴价值。
目录
自序
为何“近代中国看天津”
 要有“界定”,更要有“全国性”
 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地
  大沽口保卫战,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进程“
  “火烧望海楼”,震惊全国的反洋教斗争
  天津义和团运动,站在全国反帝斗争最前线
  天津的“洋务”,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枢纽
  小站练兵,近代中国军队的发祥地
 引领近代文明的“中国之最”
  中国最成功的洋务企业——开平矿务局
  中国最早的运营铁路一北洋铁路
  中国最早的官督商办交通企业——轮船招商局
  中国最早建立电报和电话的城市
  中国最早的邮政发端地
  中国最早的西医医院诞生地
  中国最早的大学——北洋大学堂
  中国最早的警察机构——天津巡警局
  中国最长报龄的报纸——《大公报》
  中国最早建立公共交通系统的城市
  中国最早响应“五四运动”的城市
 杰出人物留下光辉的足迹
  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天津“上书”
  北洋法政学校走出党的创始人李大钊
  南开中学走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周恩来
  “中国西学第一人”严复翻译《天演论》
  中国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与“护国战争”
  文化大师李叔同在中国第一个传播西洋艺术
 末代皇帝、民国总统和政要旧宅
  溥仪旧宅
  袁世凯旧宅
  黎元洪旧宅
  冯国璋旧宅
  徐世昌旧宅
  曹锟旧宅
  段祺瑞旧宅
  张勋旧宅
 进一步提升“近代中国看天津”的影响力
天津的标志性建筑在哪里
 标志性建筑的魅力
 中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
 让天津出现标志性建筑的有益探求
 横跨海河建起气势恢宏的“津门”
现代化——留住传统文化
 有现代气息,又有传统特色
 名人故居——名城的“闪光点”
 “纸上的历史遗存”也珍贵
 留下历史上的“形象”
 让历史上的“形象”延续下去
关注问题解决问题
 尊重历史续接历史
 征集珍贵的史料
关于景观的意境
 关于景观的永久性
 清除历史风貌区的“建筑垃圾”
珍惜厚重的历史遗存
 天津的母亲河——海河
 天津的“宝地”——三岔河口
 “老城厢”永不“消失”
 百年中山路
 “劝业八大天”
看重在全国的“很重分量
 近代中国第一镇
 “知道有中国的,便知道有个南开”
 中国第一中学
 “光耀中华”的中学
 津菜,全国有名菜系之一
占其地 逢其时 得其盛
 天津历史沿革
  天津成陆和早期聚落
  终于出现“三会海口”称谓
  从直沽寨、海津镇到天津卫
  清代——“俨然一大都会也”
  辟为通商口岸之后
  近代斗争风云
  送走黑暗迎来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