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7-10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以下为《香港电影艺术史》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9787503961922
  • 31806
  • 43185932-1
  • 16开
  • 2017-10
  • 艺术学
  • 戏剧与影视学
  • J909.2
  • 影视
作者简介
赵卫防,1993一1996年师从邢祖文、李小蒸先生,攻读电影学硕士研究生。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术丛刊《影视文化》执行主编;多年来从事港台电影特别是华语电影互动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出版《香港电影史(1897—2006)》《香港电影产业流变》《华语电影:历史、现状及互动》等个人专著,主编《华语电影新视野》等著述;发表学术文章近二百篇。曾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理论评论奖论文一等奖、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优秀著作奖及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科研成果论文奖等奖项。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香港电影艺术史/中国电影艺术史研究丛书》按照传统编年史方法,力求通过对香港电影各个历史时期的特征展现,来描绘出百年来香港电影的流变过程,以及对当下整个华语电影的借鉴意义。引用了文化学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类型理论、变异理论、作者论及工业分析理论等作为框架,试图更深刻地阐释香港电影的发展轨迹。《香港电影艺术史/中国电影艺术史研究丛书》多维度、多类别地搜集、呈现和书写,努力把香港电影生产处境和历史评价勾连起来,重视史料,获取、探得香港电影史布局与深度的完整性。
目录
序 香港电影的本土特色和历史价值

第一章 香江映画·拓荒演进——香港电影的初创时期(1897-1945)
第一节 启蒙:电影发行放映业的缘起
一、香港最早的电影活动
二、香港电影产业的起步
三、香港电影发行放映业的蓬勃发展
第二节 萌芽电影制作的起步
一、《庄子试妻》等:香港电影制片业的萌芽
二、《庄子试妻》的主创及美学贡献
三、香港电影文化和电影产业的新发展
第三节 草创:“香港民新”及其他制片公司的电影拍摄活动
一、香港民新制造影画片有限公司的成立
二、香港“民新”的拍摄活动
三、“民新”的衰亡和启示
四、其他制片活动
五、电影文化的新景观
六、香港电影业遭遇第一个停滞时期
第四节 香港电影业的重兴和发展
一、香港电影工业的重兴
二、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的成立及活动
三、“联华港厂”等在港电影企业的电影活动
四、从无声到有声
第五节 香港电影的第一次勃兴
一、电影工业的规模发展
二、第一次繁荣时期的电影主题和类型
三、特有的表现形式
第六节 香港电影的第二个停滞朝
一、香港影人的反控制斗争
二、沦陷期间的香港电影业

第二章 文化传承·左右角逐——香港电影的延续时期(1945-1955)
第一节 战后电影工业的恢复和发展
一、战后电影业的复兴与左右势力的对峙
二、产业模式及其新突破
第二节 延续与创新的国语片
一、1946-1949年的圉语片:传承中的创新
二、1950-1955年的国语片:传承中的分化
第三节 粤语片及其他方言语种的影片
一、1946-1949年的粤语片:现实表达与类型书写
二、1950-1955年的粤语片:传统主题与商业表达
三、其他方言语种影片

第三章 打造东方影都·磨砺经典影像——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1956-1966)
第一节 现代化和全球化:香港电影工业大厂体制的创新
一、大型工业化制片企业的崛起
二、产业模式中的现代化创新
三、产业模式中的全球化创新
四、大厂体制下独立制片体制的发展
第二节 时装文艺片
一、国语时装文艺片
二、粤语时装文艺片
第三节 以戏益电影为主的古装文艺片
一、粤剧片:吟唱经典
二、黄梅调电影:戏曲电影视听化的典范
三、其他种类戏曲片:戏曲程式与电影化的配比探索
四、非戏曲类古装文艺片
第四节 喜剧、武侠、歌舞等类型片
一、多种样式的喜剧片
二、武侠片的延续
三、突破记录样式的歌舞片

第四章 呼唤本土意识·重塑传统类型——香港电影的过渡转型时期(1967-1979)
第一节 电影工业格局的变化及发展
一、香港电影工业格局的变化
二、电影工业体制的演进:从大厂体制到“卫星制”
三、过渡转型时期的全球化模式
第二节 动作类型的新发展
一、新武侠片的崛起
二、奔涌的功夫片浪潮
三、刀剑武侠片的再度复兴
第三节 其他类型的本土化转型
一、文艺片的本土转型
二、喜剧类型的本土化转型
三、其他类型片及其转型

第五章 香江影都·再续神话——香港电影的繁荣时期(1979-1993)
第一节 香港电影工业的巨变
一、电影工业的重新整合
二、院线制营销体制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锋芒尽显的“新浪潮”电影
一、“新浪潮”电影的美学特色
二、“新浪潮”电影对香港电影的影响
三、香港“新浪潮”、台湾“新电影”和内地“第五代”
第三节 商业类型电影的整合与变异
一、以喜剧为主的复合类型片
二、以动作为主的复合类型片
三、其他复合类型片
第四节 文艺片新景观
一、社会写实与心理写实
二、言情片:真情的书写
三、诠释人文情怀的伦理片
四、以清官戏为主的历史片

第六章 体制趋个性·光影现沧桑——香港电影的风格化时期(1994-2006)
第一节 香港电影工业的低迷与调整
一、香港电影工业的低迷
二、个性特色显著的电影工业模式
三、全球化大片路线
第二节 商业类型及创作者的个性化特色
一、动作类型的个性特色
二、喜剧类型的个性特色
三、凸显的黑帮类型
四、其他商业类型及导演的个性特色
第三节 文艺片“作者”的个性特征
一、后现代意识的滥觞
二、愈强的人文关注意识
三、再现情感
四、艺术与商业的互文
五、麦兜系列:美术片奇观
六、其他文艺片导演

第七章 低迷中延续·融合中发展——香港电影的分众化时期(2007-)
第一节 CEPA后香港电影的产业态势
一、“北上”语境下香港制片业的分化
二、香港院线业的分众发展
第二节 香港本土电影:“港味”的延续与发展
一、商业类型片中的经典类型回归及新类型的拓展
二、商业类型片中的极致化
三、现实题材文艺片中的本土情怀
四、港式人文理念的刻意放大
第三节 两地台拍电影:从互融互汇到后融合
一、两地合拍电影投资环境的改善和美学力量的分化
二、从水土不服到互融互汇
三、后融合:CEPA后两地电影合拍在第二阶段的变化
附录一:香港电影工业年表(1913-2015)
附录二:香港电影影人在内地、台湾及海外地区获奖一览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