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创新型国家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边界与路径研究
¥45.00定价
作者: 张学文 陈劲
出版时间:2014-06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9787514135596
- 29432
- 2014-06
- G640
内容简介
张学文、陈劲编著的《面向创新型国家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边界与路径研究》在现有产学研协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构建和实证测量,从知识的视角提出一种新的产学研协同边界与路径理论模型。本研究的基本内容共有8章:第1章,绪论,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和研究设计;第2章,产学研协同创新相关理论述评,包括知识的经典理论和国家创新系统(NIS)、知识的新生产(NPK)、三重螺旋(TH)、企业知识理论(KBT)、创业型大学(EU)等经典产学研协同理论的述评;第3章,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架构,包括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的演化、协同创新的基本内涵与组织运行。第4章,一种新的产学研协同边界——知识开放与知识独占;第5章,基于知识的产学研协同路径理论建构;第6章,基于知识的产学研协同路径实证测量;第7章,中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政策设计;第8章,结论和展望。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2.1 理论上的必要性
1.2.2 实践上的紧迫性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内容
1.5.1 研究的逻辑思路
1.5.2 研究的具体内容
1.5.3 研究的核心内容
1.5.4 研究的框架与流程
1.6 研究方法
第2章 基于知识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相关理论
2.1 知识的经典理论
2.1.1 知识的定义
2.1.2 知识的经济属性: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2.1.3 知识的类型: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2.1.4 小结:知识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核心
2.2 大学和企业的知识组织论
2.2.1 企业知识理论
2.2.2 创业型大学:新型的知识组织
2.2.3 小结:重新界定产学研知识组织的边界
2.3 知识视角下产学研协同理论的演化
2.3.1 国家创新系统(NIS)
2.3.2 知识的新生产理论(NPK)
2.3.3 三重螺旋理论(TH)
2.3.4 小结:转向微观机制
2.4 产学研知识协同的最新文献
2.4.1 产学研跨组织合作观点
2.4.2 产学研知识互补的观点
2.4.3 学科视角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2.4.4 产学研知识互动的模式
2.4.5 小结:超越传统理论
2.5 新的研究问题
第3章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
3.1 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的演化
3.1.1 协同制造与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的前范式
3.1.2 产学研协同创新:科技创新的新范式
3.2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
3.3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
3.4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本质:知识增值为核心
3.5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组织与运行
第4章 知识开放与独占:一种新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边界
4.1 产学研协同创新边界的新划分:知识边界的确立
4.2 知识开放:作为“科学共和国的大学
4.2.1 大学的特性和边界
4.2.2 大学知识开放形态的演化
4.2.3 大学知识开放的治理机制
4.3 知识独占:作为“技术王国的企业
4.3.1 企业的特性
4.3.2 企业的知识边界
4.3.3 企业知识独占的治理机制
4.4 知识协同:经济系统中的产学研合作
4.4.1 源于异质性的协同
4.4.2 知识的互补与交互
4.5 小结:结论与新的问题
第5章 产学研知识协同路径模型的理论构建
5.1 研究命题
5.2 开放科学路径模型(OS)
5.2.1 开放科学的产生与实践
5.2.2 开放科学路径的基本原理
5.2.3 开放科学路径的运行机理
5.3 创业科学路径模型(ES)
5.3.1 创业科学模型的诞生与实践
5.3.2 创业科学路径模型的基本原理
5.3.3 创业科学模型的运行机理
5.4 小结:结论与新的问题
第6章 产学研知识协同路径的实证研究
6.1 样本和数据来源
6.1.1 企业样本和数据
6.1.2 大学样本和数据
6.2 测量指标的选择
6.2.1 企业的测量指标
6.2.2 大学的测量指标
6.3 研究方法和模型:因子分析
6.4 企业测量的结果
6.4.1 基本的数据结构
6.4.2 基本的测量结果
6.5 大学的测量结果
6.5.1 基本的数据结构
6.5.2 基本测量结果
6.6 产业与大学测量结果的比较
6.7 小结:由美国经验转向中国
第7章 中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政策设计
7.1 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演变历程
7.2 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绩效
7.2.1 开放科学路径的绩效
7.2.2 创业科学路径的绩效
7.3 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突出问题
7.3.1 开放科学路径的突出问题
7.3.2 创业科学路径的突出问题
7.4 促进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策设计
7.4.1 政策设计的基本思路
7.4.2 政策设计的基本原则
7.4.3 具体的政策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未来的研究与展望
附录相关数据
附录1 产学研知识协同路径实证测量企业层面的数据
附录2 产学研知识协同路径实证测量大学层面的数据
参考文献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2.1 理论上的必要性
1.2.2 实践上的紧迫性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内容
1.5.1 研究的逻辑思路
1.5.2 研究的具体内容
1.5.3 研究的核心内容
1.5.4 研究的框架与流程
1.6 研究方法
第2章 基于知识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相关理论
2.1 知识的经典理论
2.1.1 知识的定义
2.1.2 知识的经济属性: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2.1.3 知识的类型: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2.1.4 小结:知识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核心
2.2 大学和企业的知识组织论
2.2.1 企业知识理论
2.2.2 创业型大学:新型的知识组织
2.2.3 小结:重新界定产学研知识组织的边界
2.3 知识视角下产学研协同理论的演化
2.3.1 国家创新系统(NIS)
2.3.2 知识的新生产理论(NPK)
2.3.3 三重螺旋理论(TH)
2.3.4 小结:转向微观机制
2.4 产学研知识协同的最新文献
2.4.1 产学研跨组织合作观点
2.4.2 产学研知识互补的观点
2.4.3 学科视角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2.4.4 产学研知识互动的模式
2.4.5 小结:超越传统理论
2.5 新的研究问题
第3章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
3.1 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的演化
3.1.1 协同制造与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的前范式
3.1.2 产学研协同创新:科技创新的新范式
3.2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
3.3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
3.4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本质:知识增值为核心
3.5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组织与运行
第4章 知识开放与独占:一种新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边界
4.1 产学研协同创新边界的新划分:知识边界的确立
4.2 知识开放:作为“科学共和国的大学
4.2.1 大学的特性和边界
4.2.2 大学知识开放形态的演化
4.2.3 大学知识开放的治理机制
4.3 知识独占:作为“技术王国的企业
4.3.1 企业的特性
4.3.2 企业的知识边界
4.3.3 企业知识独占的治理机制
4.4 知识协同:经济系统中的产学研合作
4.4.1 源于异质性的协同
4.4.2 知识的互补与交互
4.5 小结:结论与新的问题
第5章 产学研知识协同路径模型的理论构建
5.1 研究命题
5.2 开放科学路径模型(OS)
5.2.1 开放科学的产生与实践
5.2.2 开放科学路径的基本原理
5.2.3 开放科学路径的运行机理
5.3 创业科学路径模型(ES)
5.3.1 创业科学模型的诞生与实践
5.3.2 创业科学路径模型的基本原理
5.3.3 创业科学模型的运行机理
5.4 小结:结论与新的问题
第6章 产学研知识协同路径的实证研究
6.1 样本和数据来源
6.1.1 企业样本和数据
6.1.2 大学样本和数据
6.2 测量指标的选择
6.2.1 企业的测量指标
6.2.2 大学的测量指标
6.3 研究方法和模型:因子分析
6.4 企业测量的结果
6.4.1 基本的数据结构
6.4.2 基本的测量结果
6.5 大学的测量结果
6.5.1 基本的数据结构
6.5.2 基本测量结果
6.6 产业与大学测量结果的比较
6.7 小结:由美国经验转向中国
第7章 中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政策设计
7.1 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演变历程
7.2 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绩效
7.2.1 开放科学路径的绩效
7.2.2 创业科学路径的绩效
7.3 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突出问题
7.3.1 开放科学路径的突出问题
7.3.2 创业科学路径的突出问题
7.4 促进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策设计
7.4.1 政策设计的基本思路
7.4.2 政策设计的基本原则
7.4.3 具体的政策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未来的研究与展望
附录相关数据
附录1 产学研知识协同路径实证测量企业层面的数据
附录2 产学研知识协同路径实证测量大学层面的数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