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3-08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以下为《无机化学(张国升)》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172884
  • 1版
  • 26923
  • 2013-08
  • 291
  • 182
  • ①O61
  • 制药与药学
  • 高职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本教材按照高职高专教学的基本要求,充分反映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岗位。书中设计了精致的“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的链接,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又能增加教材的趣味性。
  本书内容包括溶液、胶体与表面化学、化学反应动力学、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原子结构、化学键与分子结构、配位化合物、元素化学、生物无机化学简介及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九个无机化学实验项目。各校可根据专业的需要选择使用。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无机化学课程配套教材,也可供从事化学、化工技术的工作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章溶液1
【学习目标】1
第一节物质的量1
一、物质的量及单位1
二、摩尔质量2
三、摩尔体积4
第二节分散系5
一、基本概念5
二、分散系分类6
第三节溶液6
一、浓度的表示方法7
二、浓度之间的转换关系8
第四节稀溶液的依数性9
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9
二、溶液的沸点升高10
三、溶液的凝固点降低10
四、溶液的渗透压10
【目标检测】13
第二章胶体与表面化学14
【学习目标】14
第一节溶胶14
一、溶胶的性质14
二、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16
第二节高分子化合物溶液16
一、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16
二、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形成和特征17
三、高分子溶液对溶胶的保护作用17
第三节凝胶18
一、凝胶的形成18
二、凝胶的主要性质18
第四节物质的表面现象19
一、表面张力与表面能19
二、表面吸附19
三、表面活性物质20
【目标检测】22
第三章化学反应动力学23
【学习目标】23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23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3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25
第二节化学平衡27
一、不可逆反应与可逆反应27
二、化学平衡与化学平衡常数28
三、多重平衡规则31
第三节化学平衡的移动31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31
二、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31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32
四、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32
五、平衡移动的原理——吕·查德里原理33
【目标检测】33
第四章酸碱平衡36
【学习目标】36
第一节酸碱质子理论36
一、酸碱的定义36
二、酸碱反应37
三、酸碱强度38
第二节溶液的酸碱平衡39
一、水的电离平衡39
二、溶液的酸度39
三、酸碱指示剂40
第三节电解质溶液41
一、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及其计算41
二、多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43
三、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44
第四节缓冲溶液44
一、缓冲溶液的概念44
二、缓冲作用原理45
三、缓冲溶液的pH值46
四、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47
五、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48
六、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49
【目标检测】50
第五章沉淀溶解平衡52
【学习目标】52
第一节溶度积和溶解度52
一、沉淀溶解平衡52
二、溶度积常数52
三、溶度积规则53
四、溶度积和溶解度的关系54
第二节沉淀的生成和溶解54
一、沉淀的生成54
二、分步沉淀57
三、沉淀的溶解58
四、沉淀的转化59
【目标检测】60
第六章氧化还原反应62
【学习目标】62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62
一、氧化数62
二、氧化还原反应式配平64
第二节电极电势65
一、原电池65
二、电极电势(或位)产生66
三、标准电极电势的测定67
第三节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69
一、能斯特方程式69
二、浓度和酸度的影响70
三、沉淀生成对电极电势的影响70
第四节电极电势的应用71
一、比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71
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71
三、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限度72
四、元素标准电极电势图及其应用73
【目标检测】75
第七章原子结构77
【学习目标】77
第一节原子的组成和同位素77
一、原子的组成77
二、同位素78
第二节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79
一、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79
二、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79
第三节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83
一、基态原子中电子的排布原理83
二、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84
三、基态原子中电子的排布85
四、简单基态阳离子的电子分布87
第四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87
一、元素周期律87
二、元素周期表91
【目标检测】97
第八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99
【学习目标】99
第一节共价键理论99
一、现代价键理论99
二、杂化轨道理论102
三、键参数103
第二节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104
一、分子的极性104
二、分子间作用力105
三、氢键105
【目标检测】106
第九章配位化合物108
【学习目标】108
第一节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108
一、配位化合物及其组成109
二、配位化合物的类型110
三、配位化合物的化学式和命名110
第二节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111
一、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111
二、内轨型配合物和外轨型配合物113
三、配位化合物的空间结构114
第三节配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116
一、配离子的解离平衡及标准解离平衡常数116
二、稳定常数的应用116
三、配位平衡的移动116
第四节配位化合物的应用119
一、配位化合物在生物学中的应用119
二、配位化合物在医药学中的应用119
三、配位化合物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120
【目标检测】120
第十章元素化学122
【学习目标】122
第一节s区元素及其化合物122
一、碱金属元素122
二、碱土金属元素123
第二节P区元素及其化合物124
一、卤素124
二、氧族元素125
三、 氮族元素126
四、碳族和硼族元素127
第三节过渡元素129
一、过渡元素的通性129
二、重要过渡元素及其化合物129
【目标检测】131
第十一章生物无机化学简介133
【学习目标】133
第一节生物无机化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33
第二节生物元素134
一、生物元素的分类134
二、最适营养浓度定律135
三、生物金属元素的存在形式135
四、生物元素的生理功能135
第三节生物矿化135
一、生物矿物与生物矿化135
二、生物矿物的分类136
三、基质137
第四节矿物药137
一、矿物药的分类138
二、矿物药作用的化学基础138
三、矿物药的特点138
四、矿物药研究方向139
第五节生物无机化学的应用140
一、生物无机化学与现代医学140
二、化学模拟生物过程140
【目标检测】142
第十二章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143
一、无机化学实验目的143
二、化学实验室的一般规则143
三、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143
四、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试剂的使用方法144
第十三章无机化学实验部分154
实验一溶液的配制154
实验二缓冲溶液的配制及性质155
实验三胶体溶液的制备及性质158
实验四药用氯化钠的制备160
实验五硫酸亚铁铵的制备162
实验六配位化合物的生成和性质164
实验七醋酸离解常数的测定——pH计的使用166
实验八难溶电解质(PbI2)溶度积常数的测定168
实验九碱式碳酸铜的制备170
附录172
附录Ⅰ常见酸碱溶液的相对密度、浓度172
附录Ⅱ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172
附录Ⅲ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173
附录Ⅳ一些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298K)175
附录Ⅴ一些常见配离子的标准稳定常数177
附录Ⅵ配合物的稳定常数178
参考文献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