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ium Designer实用教程——原理图、PCB设计和信号完整性分析 / 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
定价:¥38.00
作者: 谷树忠,耿晓中,王秀艳
出版时间:2015-10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试读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9787121273506
- 1-1
- 25722
- 46217768-4
- 平塑
- 16开
- 2015-10
- 442
- 276
- 工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TN410.2
- 电子信息工程(工学/理学)
- 本科 研究生(硕士、EMBA、MBA、MPA、博士)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典型的应用实例为主线,介绍了Altium公司最新推出的一套Altium Designer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使用方法。 本书详细地介绍Altium Designer软件中原理图设计、印制电路板设计和信号完整性分析3大部分。其中,原理图设计含有:原理图设计、层次原理图设计、原理图元件符号设计与修改等;印制电路板设计含有:双面PCB设计、单面PCB设计、多层PCB设计、元件封装设计等;信号完整性分析含有:信号完整性分析模型的建立、信号完整性分析的步骤、典型电路信号完整性分析实例。本书结构合理、入门简单、层次清楚、内容详实,并附有习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类、电气类、计算机类、自动化类及机电一体化类专业的EDA教材,也可作为广大电子产品设计工程技术人员和电子制作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 Altium Designer系统
1.1 Altium Designer的发展
1.2 Altium Designer的功能
1.3 Altium Designer的特点
1.4 Altium Designer的界面
1.4.1 Altium Designer的英文界面
1.4.2 Altium Designer的中文界面
1.5 Altium Designer的面板
1.5.1 面板的激活
1.5.2 面板的工作状态
1.5.3 面板的选择及状态的转换
1.5.4 面板的混合放置
1.6 Altium Designer的项目
1.6.1 项目的打开与编辑
1.6.2 新项目的建立
1.6.3 项目与文件
1.6.4 文件及工作窗口关闭
1.7 Altium Designer系统参数设置
1.7.1 常规参数设置
1.7.2 视图参数设置
1.7.3 透明效果参数设置
1.7.4 导航参数设置
1.7.5 默认路径设置
1.7.6 项目面板视图参数设置
习题1
第2章 原理图编辑器及参数
2.1 启动原理图编辑器方式
2.1.1 从【Files】面板启动原理图编辑器
2.1.2 从主菜单中启动原理图编辑器
2.2 原理图编辑器界面介绍
2.3 原理图编辑器常用菜单及功能
2.3.1 文件菜单
2.3.2 编辑菜单
2.3.3 显示菜单
2.3.4 项目菜单
2.4 原理图编辑器界面配置
2.5 图纸参数设置
2.5.1 图纸规格设置
2.5.2 图纸选项设置
2.5.3 图纸栅格设置
2.5.4 自动捕获电气节点设置
2.5.5 快速切换栅格命令
2.5.6 图纸设计信息填写
2.5.7 绘图单位设置
2.6 原理图编辑参数设置
2.6.1 常规参数设置
2.6.2 图形编辑参数设置
2.6.3 编译器参数设置
2.6.4 自动变焦参数设置
2.6.5 常用图件默认参数设置
习题2
第3章 原理图设计实例
3.1 原理图设计流程
3.2 原理图的设计
3.2.1 创建一个项目
3.2.2 创建原理图文件
3.2.3 加载元件库
3.2.4 放置元件
3.2.5 放置导线
3.2.6 放置电源端子
3.3 原理图的编辑与调整
3.3.1 自动标识元件
3.3.2 其他注释命令
3.3.3 元件参数的直接标识和编辑
3.3.4 标识的移动
3.4 原理图的检查
3.4.1 编译参数设置
3.4.2 项目编译与定位错误元件
3.5 原理图的报表
3.5.1 报告菜单
3.5.2 材料清单
3.5.3 简易材料清单报表
3.6 原理图的打印输出
3.6.1 打印页面设置
3.6.2 打印预览和输出
习题3
第4章 原理图元件库的使用
4.1 元件库的调用
4.1.1 有效元件库的查看
4.1.2 元件库的搜索与加载
4.1.3 元件库的卸载
4.2 元件库的编辑管理
4.2.1 原理图元件库编辑器
4.2.2 工具菜单
4.2.3 标准符号菜单
4.2.4 元件库编辑管理器
4.3 新元件原理图符号绘制
4.4 新建元件库
4.5 生成项目元件库
4.6 生成元件报表
4.7 修订原理图符号
习题4
第5章 原理图设计常用工具
5.1 原理图编辑器工具栏简介
5.2 工具栏的使用方法88
5.3 窗口显示设置
5.3.1 混合平铺窗口
5.3.2 水平平铺窗口
5.3.3 垂直平铺窗口
5.3.4 恢复默认的窗口层叠显示状态
5.3.5 在新窗口中打开文件
5.3.6 重排设计窗口
5.3.7 隐藏文件
5.4 工作面板
5.4.1 工作面板标签
5.4.2 剪贴板面板功能
5.4.3 收藏面板功能
5.4.4 导航器面板功能
5.4.5 过滤器面板功能
5.4.6 列表面板功能
5.4.7 图纸面板功能
5.4.8 检查器面板功能
5.5 导线高亮工具——高亮笔
习题5
第6章 编辑常用方法
6.1 编辑菜单
6.2 选取图件
6.2.1 选取菜单命令
6.2.2 直接选取方法
6.2.3 取消选择
6.3 剪贴或复制图件
6.3.1 剪切
6.3.2 粘贴
6.3.3 智能粘贴
6.3.4 复制
6.4 删除图件
6.4.1 个体删除命令
6.4.2 组合删除命令
6.5 排列图件
6.6 剪切导线
6.7 平移图纸
6.8 光标跳转
6.9 特殊粘贴命令
6.9.1 备份命令
6.9.2 橡皮图章命令
6.10 修改参数
6.11 全局编辑
6.11.1 元件的全局编辑
6.11.2 字符的全局编辑
习题6
第7章 原理图常用图件及属性
7.1 放置【Place】菜单
7.2 元件放置及其属性设置
7.2.1 元件的放置
7.2.2 元件属性设置
7.2.3 属性分组框各参数及设置
7.2.4 图形分组框各参数及设置
7.2.5 参数列表分组框各参数及设置
7.2.6 模型列表分组框各参数及设置
7.3 导线放置及其属性设置
7.3.1 普通导线放置模式
7.3.2 点对点自动布线模式
7.3.3 导线属性设置
7.4 总线放置及其属性设置
7.4.1 总线放置
7.4.2 总线属性设置
7.5 总线入口放置及其属性设置
7.5.1 总线入口的放置
7.5.2 总线入口属性设置
7.6 放置网络标号及其属性设置
7.6.1 网络标号的放置
7.6.2 网络标号属性设置
7.7 节点放置及其属性设置
7.7.1 节点放置
7.7.2 节点属性设置
7.8 电源端子放置及其属性设置
7.8.1 电源端子简介
7.8.2 电源端子的放置
7.8.3 电源端子属性设置
7.9 放置No ERC指令及其属性设置
7.9.1 No ERC指令的放置
7.9.2 No ERC属性设置
7.10 放置注释文字及其属性设置
7.10.1 注释文字的放置
7.10.2 注释文字属性设置
习题7
第8章 原理图层次设计
8.1 原理图的层次设计方法
8.2 自上而下的原理图层次设计
8.2.1 建立母图
8.2.2 建立子图
8.2.3 由子图符号建立同名原理图
8.2.4 绘制子系统原理图
8.2.5 确立层次关系
8.3 自下而上的原理图层次设计
8.3.1 建立项目和原理图图纸
8.3.2 绘制原理图及端口设置
8.3.3 由原理图生成子图符号
8.3.4 确立层次关系
8.4 层次电路设计报表
8.4.1 元件交叉引用报表启动
8.4.2 Excel报表启动
8.4.3 层次报表
8.4.4 端口引用参考
习题8
第9章 PCB设计的基础知识
9.1 PCB的基本常识
9.1.1 印制电路板的结构
9.1.2 PCB元件封装
9.1.3 常用元件的封装
9.1.4 PCB的其他术语
9.2 PCB设计的基本原则
9.2.1 PCB设计的一般原则
9.2.2 PCB的抗干扰设计原则
9.2.3 PCB可测性设计
9.3 PCB编辑器的启动
9.4 PCB编辑器及参数设置
9.4.1 常规参数设置
9.4.2 显示参数设置
9.4.3 交互式布线参数设置
9.4.4 默认参数设置
9.4.5 工作层颜色参数设置
9.4.6 板层及板层设置
9.4.7 板选项参数设置
习题9
第10章 PCB设计基本操作
10.1 PCB编辑器界面
10.2 PCB编辑器工具栏
10.3 放置图件方法
10.3.1 绘制导线
10.3.2 放置焊盘
10.3.3 放置过孔
10.3.4 放置字符串
10.3.5 放置位置坐标
10.3.6 放置尺寸标注
10.3.7 放置元件
10.3.8 放置填充
10.4 图件的选取/取消选择
10.4.1 选择方式的种类与功能
10.4.2 图件的选取操作
10.4.3 选择指定的网络
10.4.4 切换图件的选取状态
10.4.5 图件的取消选择
10.5 删除图件
10.6 移动图件
10.6.1 移动图件的方式
10.6.2 图件移动操作方法
10.7 跳转查找图件
10.7.1 跳转查找方式
10.7.2 跳转查找的操作方法
10.8 元器件封装的制作
10.8.1 PCB库文件编辑器
10.8.2 利用向导制作元件封装
10.8.3 自定义制作PCB封装
习题10
第11章 PCB设计实例
11.1 PCB的设计流程
11.2 双面PCB设计
11.2.1 文件链接与命名
11.2.2 电路板布线区的设置
11.2.3 数据的导入
11.2.4 PCB设计环境参数的设置
11.2.5 元件的布局与调整
11.2.6 电路板的3D效果图
11.2.7 元件封装的调换
11.2.8 PCB与原理图文件的双向更新
11.2.9 设置布线规则
11.2.10 自动布线
11.2.11 手工调整布线
11.2.12 加补泪滴
11.2.13 放置敷铜
11.2.14 设计规则DRC检查
11.3 单面PCB设计
11.4 多层PCB设计
习题11
第12章 信号完整性分析
12.1 信号完整性分析的概念和术语
12. 2 Altium Designer的信号完整性分析
12.3 信号完整性分析的注意事项
12.4 信号完整性分析模型
12.4.1 信号完整性分析模型查看
12.4.2 信号完整性分析模型修改
12.4.3 信号完整性分析模型保存
12.4.4 信号完整性分析模型添加
12.5 信号完整性分析器
12.5.1 信号完整性分析器的启动
12.5.2 信号完整性分析器的内容
12.5.3 信号完整性分析器的功能
12.6 信号完整性分析实例
12.6.1 信号完整性分析步骤
12.6.2 信号完成性分析项目的建立
12.6.3 设定元件的SI模型并加入规则
12.6.4 设置信号完整性分析的规则
12.6.5 PCB层栈结构的设置
12.6.6 进行信号完整性分析
习题12
第13章 Altium Designer的PCB设计规则
13.1 电气相关的设计规则
13.1.1 安全间距设计规则
13.1.2 短路许可设计规则
13.1.3 网络布线检查设计规则
13.1.4 引脚连线检查设计规则
13.2 布线相关的设计规则
13.2.1 设置导线宽度
13.2.2 设置布线方式
13.2.3 设置布线次序
13.2.4 设置布线板层
13.2.5 设置导线转角方式
13.2.6 设置导孔规格
13.2.7 扇出控制布线设置
13.2.8 差分对布线设置
13.3 SMD布线相关的设计规则
13.4 焊盘收缩量相关的设计规则
13.4.1 焊盘的收缩量
13.4.2 SMD焊盘的收缩量
13.5 内层相关的设计规则
13.5.1 电源层的连接方式
13.5.2 电源层的安全间距
13.5.3 敷铜层的连接方式
13.6 测试点相关的设计规则5
13.6.1 制造测试点规格
13.6.2 制造测试点用法
13.7 电路板制造相关的设计规则
13.7.1 设置最小环宽
13.7.2 设置最小夹角
13.7.3 设置孔径
13.7.4 板层对许可
13.8 高频电路设计相关的规则
13.8.1 导线长度和间距
13.8.2 网络长度
13.8.3 匹配网络长度
13.8.4 支线长度
13.8.5 SMD焊盘过孔许可
13.8.6 导孔数限制
13.9 元件布置相关规则
13.9.1 元件盒
13.9.2 元件间距
13.9.3 元件的方向
13.9.4 元件的板层
13.9.5 网络的忽略
13.9.6 元件的高度
13.10 信号完整性分析相关的设计规则
习题1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