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出版社
- 9787030451132
- 1版
- 23276
- 46259002-7
- 平装
- 16开
- 2015-07
- 710
- 492
- 工学
- 土木工程
- TU370.4
- 土木类
- 本科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国家颁发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50010—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50009—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50011—2010)等规范编写而成。全书的内容包括:概论(包括结构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文件的编制要求、结构承受的荷载和结构极限状态的设计表达式);混凝土梁板结构(包括单向板、双向板、无梁楼盖、密肋楼盖和井字楼盖、装配式楼盖以及不规则板等);楼梯和悬挑构件(包括板式楼梯、梁式楼梯、悬挑楼梯螺旋楼梯和装配式楼梯,雨篷和阳台等悬挑构件);混凝土排架结构;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包括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单层厂房抗震设计、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和框架结构设计例题)。每章有适量的例题、本章提要、小结、思考题,2-5章有习题,以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设计方法。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材,同时也可作为土建类科研、设计、施工和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1章 概论 1
1.1 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 2
1.1.1 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 2
1.1.2 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 2
1.1.3 结构分析的基本原则 4
1.1.4 结构分析方法 4
1.1.5 间接作用分析 7
1.1.6 结构设计软件 8
1.2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文件的编制要求 9
1.2.1 方案设计阶段 9
1.2.2 初步设计阶段 10
1.2.3 施工图设计阶段 10
1.3 结构承受的荷载 15
1.3.1 荷载的分类 15
1.3.2 永久荷载的计算 15
1.3.3 屋面和楼面活荷载 16
1.3.4 雪荷载 17
1.3.5 风荷载 18
1.3.6 温度作用 20
1.3.7 偶然荷载 21
1.4 结构极限状态的设计表达式 21
1.4.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21
1.4.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22
1.4.3 抗震组合 23
1.5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特点和学习要求 24
1.5.1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24
1.5.2 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 25
小结 26
思考题 26
第2章 混凝土梁板结构 28
2.1 概述 28
2.1.1 楼盖结构的类型 29
2.1.2 梁、板截面尺寸 30
2.1.3 肋梁楼盖的荷载传递 30
2.2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 33
2.2.1 结构平面布置 33
2.2.2 计算简图的确定 35
2.2.3 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的分析方法 38
2.2.4 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塑性理论的分析方法 42
2.2.5 连续梁(板)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内力计算方法——弯矩调幅法 47
2.2.6 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截面设计与构造要求 52
2.2.7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 59
2.3 现浇双向板肋梁楼盖 69
2.3.1 双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计算法 69
2.3.2 双向板肋梁楼盖按塑性理论计算法——塑性铰线法 71
2.3.3 双向板支承梁的设计 78
2.3.4 双向板楼盖的截面设计与构造 80
2.3.5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 81
2.4 无梁楼盖 87
2.4.1 无梁楼盖的受力性能 88
2.4.2 无梁楼盖按弹性理论计算方法 89
2.4.3 柱帽设计 93
2.4.4 截面设计与配筋构造 95
2.4.5 无梁楼盖实例 96
2.5 密肋楼盖和井字梁楼盖 102
2.5.1 密肋楼盖 102
2.5.2 井字梁楼盖 105
2.5.3 井字梁楼盖设计实例 107
2.6 装配式混凝土楼盖 109
2.6.1 装配式楼盖的平面布置方案 109
2.6.2 预制混凝土铺板 110
2.6.3 楼盖梁形式 112
2.6.4 装配式构件的计算要点 112
2.6.5 装配式楼盖的连接构造 113
2.7 不规则板的计算 115
2.7.1 三角形板 115
2.7.2 梯形板 121
2.7.3 圆形板 122
2.7.4 扇形板 126
2.7.5 板上开洞的配筋构造 128
小结 130
思考题 132
习题 133
第3章 楼梯和悬挑构件 135
3.1 楼梯 135
3.1.1 板式楼梯 135
3.1.2 梁式楼梯 144
3.1.3 悬挑楼梯 154
3.1.4 螺旋楼梯 158
3.1.5 装配式楼梯 159
3.2 悬挑构件 161
3.2.1 雨篷 161
3.2.2 阳台 168
3.2.3 其他悬挑构件 174
小结 177
思考题 177
习题 178
第4章 单层工业厂房 179
4.1 单层厂房的分类 179
4.1.1 单层工业厂房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 179
4.1.2 按承重结构的形式分类 179
4.2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排架厂房的组成和布置 181
4.2.1 结构组成 181
4.2.2 结构布置 183
4.2.3 厂房高度的确定 187
4.2.4 支撑的布置 188
4.2.5 围护结构布置 193
4.3 单层厂房结构主要构件选型 195
4.3.1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介绍 195
4.3.2 屋面主要构件选型 196
4.3.3 屋架(屋面梁)的选型 198
4.3.4 吊车梁的选型 199
4.4 排架结构的内力分析 200
4.4.1 计算简图的确定 200
4.4.2 荷载的计算 202
4.4.3 排架内力分析 211
4.4.4 排架结构的内力组合 216
4.4.5 厂房的空间作用 218
4.4.6 排架的水平位移验算 221
4.5 柱的设计 223
4.5.1 柱的结构形式与截面尺寸 223
4.5.2 柱的配筋计算 224
4.5.3 牛腿设计 226
4.5.4 矩形截面和Ⅰ形截面柱的构造要求 231
4.5.5 抗风柱的设计 232
4.5.6 柱的吊装验算 233
4.6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234
4.6.1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234
4.6.2 基础高度的确定 237
4.6.3 底板配筋计算 238
4.6.4 构造要求 240
4.7 连接构造及预埋件设计 243
4.7.1 屋架系统连接构造 243
4.7.2 吊车梁系统连接 247
4.7.3 柱间支撑与柱的连接 248
4.7.4 预埋件设计 248
4.7.5 吊环设计 252
4.8 单层钢筋混凝土工业厂房设计示例 253
4.8.1 工程概况 253
4.8.2 主要结构构件选型 256
4.8.3 排架的荷载计算 261
4.8.4 排架的内力分析 266
4.8.5 内力组合 270
4.8.6 排架柱设计 273
4.8.7 抗风柱设计 282
4.8.8 基础设计 284
小结 291
思考题 291
习题 292
第5章 多层框架结构 295
5.1 框架结构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295
5.1.1 框架结构的组成 295
5.1.2 框架结构的分类 296
5.1.3 框架结构的布置 296
5.2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301
5.2.1 框架梁、柱截面尺寸 301
5.2.2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303
5.2.3 框架结构上的荷载 307
5.3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的分层法计算 307
5.3.1 基本假定 307
5.3.2 计算步骤 308
5.4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和侧移的计算 311
5.4.1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受力及变形特点 311
5.4.2 反弯点法 312
5.4.3 D值法 317
5.4.4 框架结构侧移的近似计算 322
5.4.5 框梁结构侧移考虑二阶效应的近似计算 323
5.5 荷载效应组合及构件设计 324
5.5.1 荷载效应组合 324
5.5.2 构件设计 328
5.6 非抗震设计框架结构的配筋构造要求 329
5.6.1 框架梁 329
5.6.2 非框架梁的纵筋配筋构造要求 332
5.6.3 框架柱 333
5.7 装配整体式框架连接节点与叠合构件 337
5.7.1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 337
5.7.2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的预制构件 338
5.7.3 预制构件之间的后浇混凝土连接 341
5.7.4 装配整体式框架承载力计算 347
5.8 框架结构基础 349
5.8.1 基础类型及其选择 349
5.8.2 双柱联合基础设计 351
5.8.3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 353
5.8.4 柱下十字交叉条形基础设计 355
小结 359
思考题 361
习题 362
第6章 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363
6.1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363
6.2 单层厂房抗震设计 369
6.2.1 单层工业厂房震害 369
6.2.2 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布置 371
6.2.3 单层工业厂房抗震计算 372
6.2.4 单层工业厂房抗震措施 382
6.3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 386
6.3.1 框架结构的震害 386
6.3.2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计算 388
6.3.3 框架梁的抗震设计 391
6.3.4 框架柱的抗震设计 396
6.3.5 框架节点核芯区的抗震设计 402
6.4 框架结构设计例题 405
6.4.1 工程概况和设计资料 405
6.4.2 框架梁柱截面尺寸的确定和结构布置 407
6.4.3 结构竖向荷载及内力计算 409
6.4.4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 417
6.4.5 地震作用计算 420
6.4.6 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内力 425
6.4.7 内力组合 427
6.4.8 框架梁柱的截面设计及配筋 433
6.4.9 框架梁柱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裂缝和变形)、框架侧移验算 440
6.4.10 基础计算及配筋 442
小结 443
思考题 444
附录1 常用材料和构件的自重 445
附录2 荷载计算常用参数 449
附录3 等截面等跨连续梁在常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系数表 456
附录4 双向板按弹性分析的计算系数表 465
附录5 圆形板的弯矩系数和挠度系数 470
附录6 5~50
5t一般用途电动桥式起重机基本参数和尺寸系列(ZQ1-62) 472
附录7 单阶变截面柱的柱顶位移系数C0和反力系数C1~C11 473
附录8 规则框架承受均布及倒三角形分布水平荷载作用时反弯点的高度比 475
主要参考文献 480
第1章 概论 1
1.1 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 2
1.1.1 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 2
1.1.2 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 2
1.1.3 结构分析的基本原则 4
1.1.4 结构分析方法 4
1.1.5 间接作用分析 7
1.1.6 结构设计软件 8
1.2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文件的编制要求 9
1.2.1 方案设计阶段 9
1.2.2 初步设计阶段 10
1.2.3 施工图设计阶段 10
1.3 结构承受的荷载 15
1.3.1 荷载的分类 15
1.3.2 永久荷载的计算 15
1.3.3 屋面和楼面活荷载 16
1.3.4 雪荷载 17
1.3.5 风荷载 18
1.3.6 温度作用 20
1.3.7 偶然荷载 21
1.4 结构极限状态的设计表达式 21
1.4.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21
1.4.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22
1.4.3 抗震组合 23
1.5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特点和学习要求 24
1.5.1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24
1.5.2 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 25
小结 26
思考题 26
第2章 混凝土梁板结构 28
2.1 概述 28
2.1.1 楼盖结构的类型 29
2.1.2 梁、板截面尺寸 30
2.1.3 肋梁楼盖的荷载传递 30
2.2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 33
2.2.1 结构平面布置 33
2.2.2 计算简图的确定 35
2.2.3 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的分析方法 38
2.2.4 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塑性理论的分析方法 42
2.2.5 连续梁(板)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内力计算方法——弯矩调幅法 47
2.2.6 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截面设计与构造要求 52
2.2.7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 59
2.3 现浇双向板肋梁楼盖 69
2.3.1 双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计算法 69
2.3.2 双向板肋梁楼盖按塑性理论计算法——塑性铰线法 71
2.3.3 双向板支承梁的设计 78
2.3.4 双向板楼盖的截面设计与构造 80
2.3.5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 81
2.4 无梁楼盖 87
2.4.1 无梁楼盖的受力性能 88
2.4.2 无梁楼盖按弹性理论计算方法 89
2.4.3 柱帽设计 93
2.4.4 截面设计与配筋构造 95
2.4.5 无梁楼盖实例 96
2.5 密肋楼盖和井字梁楼盖 102
2.5.1 密肋楼盖 102
2.5.2 井字梁楼盖 105
2.5.3 井字梁楼盖设计实例 107
2.6 装配式混凝土楼盖 109
2.6.1 装配式楼盖的平面布置方案 109
2.6.2 预制混凝土铺板 110
2.6.3 楼盖梁形式 112
2.6.4 装配式构件的计算要点 112
2.6.5 装配式楼盖的连接构造 113
2.7 不规则板的计算 115
2.7.1 三角形板 115
2.7.2 梯形板 121
2.7.3 圆形板 122
2.7.4 扇形板 126
2.7.5 板上开洞的配筋构造 128
小结 130
思考题 132
习题 133
第3章 楼梯和悬挑构件 135
3.1 楼梯 135
3.1.1 板式楼梯 135
3.1.2 梁式楼梯 144
3.1.3 悬挑楼梯 154
3.1.4 螺旋楼梯 158
3.1.5 装配式楼梯 159
3.2 悬挑构件 161
3.2.1 雨篷 161
3.2.2 阳台 168
3.2.3 其他悬挑构件 174
小结 177
思考题 177
习题 178
第4章 单层工业厂房 179
4.1 单层厂房的分类 179
4.1.1 单层工业厂房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 179
4.1.2 按承重结构的形式分类 179
4.2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排架厂房的组成和布置 181
4.2.1 结构组成 181
4.2.2 结构布置 183
4.2.3 厂房高度的确定 187
4.2.4 支撑的布置 188
4.2.5 围护结构布置 193
4.3 单层厂房结构主要构件选型 195
4.3.1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介绍 195
4.3.2 屋面主要构件选型 196
4.3.3 屋架(屋面梁)的选型 198
4.3.4 吊车梁的选型 199
4.4 排架结构的内力分析 200
4.4.1 计算简图的确定 200
4.4.2 荷载的计算 202
4.4.3 排架内力分析 211
4.4.4 排架结构的内力组合 216
4.4.5 厂房的空间作用 218
4.4.6 排架的水平位移验算 221
4.5 柱的设计 223
4.5.1 柱的结构形式与截面尺寸 223
4.5.2 柱的配筋计算 224
4.5.3 牛腿设计 226
4.5.4 矩形截面和Ⅰ形截面柱的构造要求 231
4.5.5 抗风柱的设计 232
4.5.6 柱的吊装验算 233
4.6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234
4.6.1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234
4.6.2 基础高度的确定 237
4.6.3 底板配筋计算 238
4.6.4 构造要求 240
4.7 连接构造及预埋件设计 243
4.7.1 屋架系统连接构造 243
4.7.2 吊车梁系统连接 247
4.7.3 柱间支撑与柱的连接 248
4.7.4 预埋件设计 248
4.7.5 吊环设计 252
4.8 单层钢筋混凝土工业厂房设计示例 253
4.8.1 工程概况 253
4.8.2 主要结构构件选型 256
4.8.3 排架的荷载计算 261
4.8.4 排架的内力分析 266
4.8.5 内力组合 270
4.8.6 排架柱设计 273
4.8.7 抗风柱设计 282
4.8.8 基础设计 284
小结 291
思考题 291
习题 292
第5章 多层框架结构 295
5.1 框架结构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295
5.1.1 框架结构的组成 295
5.1.2 框架结构的分类 296
5.1.3 框架结构的布置 296
5.2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301
5.2.1 框架梁、柱截面尺寸 301
5.2.2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303
5.2.3 框架结构上的荷载 307
5.3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的分层法计算 307
5.3.1 基本假定 307
5.3.2 计算步骤 308
5.4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和侧移的计算 311
5.4.1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受力及变形特点 311
5.4.2 反弯点法 312
5.4.3 D值法 317
5.4.4 框架结构侧移的近似计算 322
5.4.5 框梁结构侧移考虑二阶效应的近似计算 323
5.5 荷载效应组合及构件设计 324
5.5.1 荷载效应组合 324
5.5.2 构件设计 328
5.6 非抗震设计框架结构的配筋构造要求 329
5.6.1 框架梁 329
5.6.2 非框架梁的纵筋配筋构造要求 332
5.6.3 框架柱 333
5.7 装配整体式框架连接节点与叠合构件 337
5.7.1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 337
5.7.2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的预制构件 338
5.7.3 预制构件之间的后浇混凝土连接 341
5.7.4 装配整体式框架承载力计算 347
5.8 框架结构基础 349
5.8.1 基础类型及其选择 349
5.8.2 双柱联合基础设计 351
5.8.3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 353
5.8.4 柱下十字交叉条形基础设计 355
小结 359
思考题 361
习题 362
第6章 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363
6.1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363
6.2 单层厂房抗震设计 369
6.2.1 单层工业厂房震害 369
6.2.2 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布置 371
6.2.3 单层工业厂房抗震计算 372
6.2.4 单层工业厂房抗震措施 382
6.3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 386
6.3.1 框架结构的震害 386
6.3.2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计算 388
6.3.3 框架梁的抗震设计 391
6.3.4 框架柱的抗震设计 396
6.3.5 框架节点核芯区的抗震设计 402
6.4 框架结构设计例题 405
6.4.1 工程概况和设计资料 405
6.4.2 框架梁柱截面尺寸的确定和结构布置 407
6.4.3 结构竖向荷载及内力计算 409
6.4.4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 417
6.4.5 地震作用计算 420
6.4.6 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内力 425
6.4.7 内力组合 427
6.4.8 框架梁柱的截面设计及配筋 433
6.4.9 框架梁柱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裂缝和变形)、框架侧移验算 440
6.4.10 基础计算及配筋 442
小结 443
思考题 444
附录1 常用材料和构件的自重 445
附录2 荷载计算常用参数 449
附录3 等截面等跨连续梁在常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系数表 456
附录4 双向板按弹性分析的计算系数表 465
附录5 圆形板的弯矩系数和挠度系数 470
附录6 5~50
5t一般用途电动桥式起重机基本参数和尺寸系列(ZQ1-62) 472
附录7 单阶变截面柱的柱顶位移系数C0和反力系数C1~C11 473
附录8 规则框架承受均布及倒三角形分布水平荷载作用时反弯点的高度比 475
主要参考文献 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