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9787560201993
- 3版
- 21566
- 50210351-8
- 2019-11
- 哲学
- 哲学
- B83-0
- 公共课
- 本科
内容简介
由戚廷贵编著的《美学原理》在总体框架体系上有三个相互关联的支撑点,这就是: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和审美活动。从审美对象到审美主体,不是一个简单的从物的信号到主体作出反应的单向运动,而是一个双向往复回流的反馈过程。
目录
绪编:美学概述
第一章 美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美学的形成
第二节 美学的确立
第三节 美学的发展
第二章 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第一节 美学研究的对象
第二节 美学研究的范围
第三节 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三章 美学研究的任务和方法
第一节 美学研究的任务
第二节 美学研究的方法
上编:审美对象
第四章 对美的现代解读
第一节 美学史上对美的探讨
第二节 对美的现代阐释
第三节 美的基本属性
第五章 美的现象世界
第一节 自然美
第二节 社会美
第三节 艺术美
第四节 科学美
第五节 技术美
第六章 形式美
第一节 美的形式和形式美
第二节 形式美的感性质料
第三节 形式美的组合规律
第七章 美的表现形态
第一节 优 美
第二节 崇 高
第三节 悲剧
第四节 喜剧
中编:审美主体
第八章 对审美感受的现代阐释
第一节 美学史上对审美感受的探讨
第二节 对美感的现代诠释
第三节 审美感受的基本属性
第九章 审美心理活动的因素
第一节 感觉、知觉、联觉
第二节 表象、联想、想象
第三节 情感
第十章 审美心理建构
第一节 审美心理建构的生理和社会机制
第二节 审美心理建构中主客体的对应关系
第三节 审美心理建构的生成
第十一章 审美感受的基本形态
第一节 崇高感
第二节 优美感
第三节 悲剧感
第四节 喜剧感
下编:审美活动
第十二章 艺术美的创造
第一节 艺术美创造的特点
第二节 艺术美创造的流程
第十三章 各类艺术的审美属性
第一节 实用艺术
第二节 表情艺术
第三节 造型艺术
第四节 综合艺术
第五节 语言艺术
第十四章 审美接受
第一节 审美接受理论的提出
第二节 审美接受的规律
第三节 审美接受的主体条件
第四节 审美接受的反馈
第十五章 审美教育
第一节 审美教育的性质
第二节 审美教育的职能
第三节 审美教育的特点
第四节 审美教育的实施
参考书目
后记
再版后记
第一章 美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美学的形成
第二节 美学的确立
第三节 美学的发展
第二章 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第一节 美学研究的对象
第二节 美学研究的范围
第三节 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三章 美学研究的任务和方法
第一节 美学研究的任务
第二节 美学研究的方法
上编:审美对象
第四章 对美的现代解读
第一节 美学史上对美的探讨
第二节 对美的现代阐释
第三节 美的基本属性
第五章 美的现象世界
第一节 自然美
第二节 社会美
第三节 艺术美
第四节 科学美
第五节 技术美
第六章 形式美
第一节 美的形式和形式美
第二节 形式美的感性质料
第三节 形式美的组合规律
第七章 美的表现形态
第一节 优 美
第二节 崇 高
第三节 悲剧
第四节 喜剧
中编:审美主体
第八章 对审美感受的现代阐释
第一节 美学史上对审美感受的探讨
第二节 对美感的现代诠释
第三节 审美感受的基本属性
第九章 审美心理活动的因素
第一节 感觉、知觉、联觉
第二节 表象、联想、想象
第三节 情感
第十章 审美心理建构
第一节 审美心理建构的生理和社会机制
第二节 审美心理建构中主客体的对应关系
第三节 审美心理建构的生成
第十一章 审美感受的基本形态
第一节 崇高感
第二节 优美感
第三节 悲剧感
第四节 喜剧感
下编:审美活动
第十二章 艺术美的创造
第一节 艺术美创造的特点
第二节 艺术美创造的流程
第十三章 各类艺术的审美属性
第一节 实用艺术
第二节 表情艺术
第三节 造型艺术
第四节 综合艺术
第五节 语言艺术
第十四章 审美接受
第一节 审美接受理论的提出
第二节 审美接受的规律
第三节 审美接受的主体条件
第四节 审美接受的反馈
第十五章 审美教育
第一节 审美教育的性质
第二节 审美教育的职能
第三节 审美教育的特点
第四节 审美教育的实施
参考书目
后记
再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