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4年6月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获奖信息: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以下为《审计学》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9787113186395
  • 20326
  • 2014年6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F239.0
内容简介
  刘佳主编的《审计学(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主要讲述了审计目标与组织形式、审计证据与工作底稿、审计计划与审计风险、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等基本理论,以及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审计、货币资金的审计、审计报告等审计实务。
  本教材适合普通高等学校会计专业、审计专业、金融专业和财务管理等专业教学使用,亦可作为高职高专相关专业教材,工商企业的会计和审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以及相关中介组织的专业人员学习参考书和工作指导。
目录
第1章 审计概论
 1.1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1.1 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1.2 西方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2 审计的概念与特征
  1.2.1 审计的概念
  1.2.2 审计的特征
 1.3 审计的种类
  1.3.1 按审计内容和目的分类
  1.3.2 按审计主体分类
  1.3.3 按审计时间分类
  1.3.4 按审计内容的范围分类
  1.3.5 按审计地点分类
 1.4 审计的职能
  1.4.1 审计的职能
  1.4.2 审计的作用
 1.5 审计的方法
  1.5.1 审计方法的概念
  1.5.2 审计方法体系
  1.5.3 审计的具体方法
 1.6 审计的程序
  1.6.1 国家审计程序
  1.6.2 社会审计程序
  1.6.3 内部审计程序
 本章知识反馈
第2章 审计目标与组织形式
 2.1 审计的目标与对象
  2.1.1 审计目标
  2.1.2 审计的对象
 2.2 政府审计组织
  2.2.1 政府审计机关
  2.2.2 政府审计人员
 2.3 社会审计组织
  2.3.1 社会审计组织定义及权限
  2.3.2 社会审计组织的工作内容
 2.4 企业内部审计组织
  2.4.1 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2.4.2 内部审计的组织机构设置
  2.4.3 审计委员会
 本章知识反馈
第3章 审计人员执业准则与职业道德准则
 3.1 审计人员执业准则
  3.1.1 审计准则概述
  3.1.2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3.1.3 国家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3.1.4 社会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3.1.5 防范审计人员法律责任风险的对策
 3.2 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
  3.2.1 职业道德准则概述
  3.2.2 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3.2.3独立性
  3.2.4 专业胜任能力
  3.2.5 保密
  3.2.6 收费与佣金
  3.2.7 与执行鉴证业务不相容的工作
  3.2.8 接任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
  3.2.9 广告、业务招揽和宣传
 本章知识反馈
第4章 审计证据与工作底稿
 4.1 审计证据
  4.1.1 审计证据的概念及特性
  4.1.2 审计证据的分类
  4.1.3 审计证据的整理与评价
  4.1.4 审计证据的获取
  4.1.5 审计证据的判断
  4.1.6 审计证据的鉴定
  4.1.7 审计证据整理与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4.2 审计工作底稿
  4.2.1 审计工作底稿的概述
  4.2.2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分类与目的
  4.2.3 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和要素
  4.2.4 审计工作底稿的总体要求
  4.2.5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4.2.6 审计工作底稿的意义与作用
  4.2.7 审计工作底稿的保管
 本章知识反馈
第5章 审计计划与审计风险
 5.1 审计计划
  5.1.1 审计计划的含义
  5.1.2 制订审计计划的准备工作
  5.1.3 审计计划的内容
 5.2 审计的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5.2.1 审计重要性
  5.2.2 审计风险
 本章知识反馈
第6章 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
 6.1 风险评估
  6.1.1 风险评估程序
  6.1.2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6.1.3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6.2 风险应对
  6.2.1 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6.2.2 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6.2.3 控制测试
  6.2.4 实质性程序
 本章知识反馈
第7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7.1 销售与收款循环概述
  7.1.1 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
  7.1.2 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7.2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及控制测试
  7.2.1 内部控制
  7.2.2 控制测试
 7.3 营业收人审计
  7.3.1 营业收入的审计目标
  7.3.2 营业收入的实质性程序
 7.4 应收账款审计
  7.4.1 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
  7.4.2 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7.5 坏账准备审计
  7.5.1 坏账准备的审计目标
  7.5.2 坏账准备的实质性程序
 本章知识反馈
第8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
 8.1 采购与付款循环概述
  8.1.1 采购与付款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
  8.1.2 采购与付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8.2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8.2.1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
  8.2.2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
 8.3 应付账款审计
  8.3.1 应付账款的审计目标
  8.3.2 实质性程序
 8.4 固定资产审计
  8.4.1 固定资产的审计目标
  8.4.2 固定资产审计的实质性程序
  8.4.3 累积折旧审计的目标
  8.4.4 累计折旧审计的实质性程序
 本章知识反馈
第9章 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
 9.1 生产与存货循环概述
  9.1.1 涉及的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
  9.1.2 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9.2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9.2.1 生产与存货的内部控制
  9.2.2 生产与存货的控制测试
 9.3 存货审计
  9.3.1 存货审计概述
  9.3.2 存货的审计目标
  9.3.3 生产与存货交易的实质性程序
  9.3.4 存货监盘
 9.4 主营业务成本的审计
  9.4.1 主营营业成本的审计目标
  9.4.2 主营业务成本的实质性程序
 9.5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9.5.1 应付职工薪酬的审计目标
  9.5.2 应付职工薪酬的实质性程序
 本章知识反馈
第10 章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1O.1 筹资与投资循环概述
  lO.1.1 筹资与投资循环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10.1.2 筹资与投资循环所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10.2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内部控制及控制测试
  10.2.1 筹资活动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10.2.2 投资活动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10.3 借款的审计
  10.3.1 银行借款的审计
  10.3.2 应付债券的审计
 1O.4 所有者权益审计
  10.4.1 实收资本(股本)审计
  10.4.2 资本公积审计
  10.4.3 盈余公积审计
  10.4.4 未分配利润审计
  10.4.5 应付股利审计
 10.5 投资审计
  10.5.1 交易性金融资产审计
  10.5.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审计
  10.5.3 持有至到期投资审计
  10.5.4 长期股权投资审计
  10.5.5 投资收益审计
 10.6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10.6.1 其他应收款的审计
  10.6.2 其他应付款的审计
 本章知识反馈
第11章 货币资金审计
 11.1 货币资金审计概述
  11.1.1 货币资金的特点
  11.1.2 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11.1.3 货币资金的审计目标
 11.2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及控制测试
  11.2.1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概述
  11.2.2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测试
 11.3 库存现金审计
  11.3.1 审计目标
  11.3.2 库存现金的实质性程序
 11.4 银行存款审计
  11.4.1 审计目标
  11.4.2 银行存款的实质性程序
 11.5 其他货币资金
  11.5.1 审计目标
  11.5.2 其他货币资金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本章知识反馈
第12章 审计报告
 12.1 审计报告概述
  12.1.1 审计报告的含义
  12.1.2 审计报告的作用
 12.2 审计意见的形成和审计报告的类型
  12.2.1 审计意见的形成
  12.2.2 审计报告的类型
 12.3 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
  12.3.1 审计报告的要素
  12.3.2 标题
  12.3.3 收件人
  12.3.4 引言段
  12.3.5 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
  12.3.6 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
  12.3.7 审计意见段
  12.3.8 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
  12.3.9 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和盖章
  12.3.10 报告日期
 12.4 非标准审计报告
  12.4.1 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2.4.2 审计报告的强调事项段
  12.4.3 审计报告的其他事项段
本章知识反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