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22-01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获奖信息:“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以下为《住区热环境》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9787513080194
  • 1版
  • 455958
  • 49242382-7
  • 平装
  • 异16开
  • 2022-01
  • 214
  • 212
  • 建筑工程
  • 本科 研究生(硕士、EMBA、MBA、MPA、博士)
作者简介
孟庆林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
家,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亚热带
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中国建筑
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理事
长。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国际
建筑模拟协会会士(Fellow)。长期从事我国亚热
带建筑热环境与节能技术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项目等20余项大型项
目研究。
孟庆林教授创建了亚热带建筑防热节能学
科方向,建立了建筑遮阳和蒸发冷却技术体系、
热湿气候风洞试验方法、城市热岛低空遥感系统
等。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主
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7部以及标准
设计图集15部。 赵立华
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
院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广东省建筑节能
协会会长,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副监事长,中国建筑
学会建筑物理分会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
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高级会员,中国可再生能源
学会热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建筑节能、建筑热环境及城市热环境
的研究工作,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筑能耗模拟
及测试分析、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建筑通风技
术、城市微气候等方面做了较深入的研究。主持政
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近零能耗高层建筑自
适应围护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中国广东与奥地利合
作项目“基于城市级的热像和空气品质识别的智慧
城市感知研究”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湿热地
区乔木对城市居住区热环境影响机理及优化配置研
究”等,主持或参加完成了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
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
等奖5项。曾获得“全国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先进个人”
“黑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广东省先进女职工”
等荣誉及法国全球环境基金会和法国环境与能源署
的嘉奖。主编或参编《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
《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等多部地方标准及行业
标准。
查看全部
目录
1 绪论

2 住区热环境基础知识

2.1 住区热环境影响因素

2.1.1 平均天空角系数

2.1.2 迎风面积比

2.1.3 通风阻塞比

2.1.4 通风架空率

2.1.5 遮阳覆盖率

2.1.6 建筑阴影率

2.2 住区热环境设计方法及计算模型

2.2.1 相关标准对居住区热环境设计的要求

2.2.2 CTTC 模型

2.2.3 CTTC 模型的应用

2.3 住区热环境设计参数

2.3.1 住区热环境设计气候分区

2.3.2 典型气象日

2.4 住区热环境评价指标

2.4.1 居住区设计平均风速

2.4.2 居住区逐时平均空气温度

2.4.3 平均热岛强度

2.4.4 湿球黑球温度

3 住区热环境规定性设计

3.1 通风

3.1.1 住区通风设计要求

3.1.2 改善住区风环境的主要措施

3.2 遮阳


3.2.1 住区遮阳设计要求

3.2.2 住区环境遮阳措施

3.3 渗透与蒸发

3.3.1 渗透面积比率设计要求

3.3.2 渗透地面的构造做法

3.3.3 水景降温

3.4 住区绿化

3.4.1 屋面绿化面积设计要求

3.4.2 绿容率

3.4.3 绿化关键技术

4 住区热环境性能性评价

4.1 性能性评价指标

4.2 湿球黑球温度指标限值的确定

4.3 平均热岛强度指标限值的确定

5 住区热环境分析软件

5.1 DUTE 软件介绍

5.1.1 软件主要功能

5.1.2 计算模型建立

5.1.3 住区热环境相关指标计算

5.1.4 结果表达形式

5.2 TERA 软件介绍

5.2.1 总图建模

5.2.2 体量建模

5.2.3 热环境计算

5.3 PKPM⁃TED 软件介绍

5.3.1 软件功能及特色

5.3.2 输入与设计分析

5.4 住区热环境分析报告要求

6 热环境设计案例

6.1 设计案例——夏热冬暖地区某居住区

6.1.1 项目概况


6.1.2 热环境设计
6.2 设计案例——夏热冬冷地区某居住区
6.2.1 项目概况
6.2.2 热环境设计
6.3 设计案例——某科技创新园
6.3.1 整体评价
6.3.2 子区块评价
6.3.3 热环境优化设计
参考文献
附录A 夏季典型气象日气象参数
附录B 居住区遮阳体的太阳辐射透射比SRT、对流得热比例C
附录C 居住区渗透面夏季逐时蒸发量
附录D 典型城市平均热岛强度统计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