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9787560665221
- 1-1
- 455940
- 63231642-8
- 平装
- 16开
- 2022-08
- 280
- 192
-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 本科
内容简介
本书是面向非电类专业的电工基础课教材。本书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组织内容, 依据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本科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编写, 以适应不同专业学科的教学要求。本书概念清晰、重点突出、讲解透彻、通俗易懂, 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 提供大量例题和习题, 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全书共7章, 包括电路的基本理论、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电路的暂态分析、二阶电路、异步电动机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非电类本科、高职高专、成人教育的教学用书, 也可作为电工类领域相关学科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非电类本科、高职高专、成人教育的教学用书, 也可作为电工类领域相关学科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电路的基本理论 1
1.1 电路的组成与功能 1
1.2 电路模型与分类 2
1.3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参考方向 2
1.3.1 电流 2
1.3.2 电压与电动势 3
1.3.3 电位的计算 5
1.3.4 功率与能量 5
1.4 基尔霍夫定律 6
1.4.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7
1.4.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8
1.5 电阻元件 10
1.5.1 线性电阻与非线性电阻 10
1.5.2 电阻的等效变换 12
1.5.3 电阻的Y和△连接 16
1.6 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 18
1.6.1 电容元件 18
1.6.2 电感元件 21
1.7 电压源与电流源 23
1.7.1 电压源 23
1.7.2 电流源 24
1.7.3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互换 25
1.7.4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串联、并联 27
1.7.5 电路的工作状态 28
1.8 受控源 29
习题 30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37
2.1 支路电流法 37
2.2 网孔电流法 39
2.3 节点电压法 42
2.4 叠加原理 45
2.5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7
2.5.1 戴维南定理 47
2.5.2 诺顿定理 51
习题 52
第3章 正弦交流电路 57
3.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57
3.1.1 正弦量的三要素 58
3.1.2 相位差 59
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60
3.2.1 相量表示法 61
3.2.2 相量计算法 63
3.3 单一参数元件的正弦响应 65
3.3.1 电阻元件的正弦响应 65
3.3.2 电感元件的正弦响应 67
3.3.3 电容元件的正弦响应 70
3.4 RLC串联交流电路 73
3.4.1 总电压与总电流的关系 73
3.4.2 RLC串联电路的性质 74
3.4.3 电压三角形和阻抗三角形 75
3.4.4 功率和功率三角形 75
3.5 RLC并联交流电路 79
3.5.1 总电流与总电压的关系 79
3.5.2 RLC并联电路的性质 80
3.6 复阻抗的串联与并联 81
3.6.1 无源单口二端网络的复阻抗 82
3.6.2 复阻抗的串联 82
3.6.3 复阻抗的并联 83
3.6.4 无源二端网络功率的计算方法 84
3.7 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85
3.8 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 86
3.8.1 RC串联电路的频率特性 87
3.8.2 RLC串联谐振 90
3.8.3 RLC并联谐振 93
3.9 功率因数的提高 95
3.9.1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95
3.9.2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和原理 96
3.9.3 并联电容值的计算 96
习题 97
第4章 三相电路 103
4.1 三相电源 103
4.1.1 三相对称电动势的产生 103
4.1.2 三相电源绕组的连接 105
4.2 负载星形连接的三相电路 107
4.2.1 对称负载星形连接的三相电路
108
4.2.2 不对称负载星形连接的三相电路
110
4.3 负载三角形连接的三相电路 112
4.3.1 对称负载三角形连接的三相电路
113
4.3.2 不对称负载三角形连接的三相电路
114
4.3.3 三相负载接于三相电源的原则
115
4.4 三相电路的功率和测量 116
4.4.1 三相电路的功率 116
4.4.2 三相对称电路中瞬时功率的特点
117
4.4.3 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 118
4.5 安全用电技术 120
4.5.1 安全用电常识 121
4.5.2 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 122
4.5.3 用电安全技术简介 124
4.5.4 电气火灾及防火措施 126
4.5.5 发生触电及电气火灾的急救措施
127
习题 128
第5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130
5.1 换路定则与电压和电流初始值的确定
131
5.2 RC电路的响应 134
5.2.1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34
5.2.2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38
5.2.3 RC电路的全响应 142
5.3 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145
5.4 RL电路的响应 147
5.4.1 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47
5.4.2 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49
5.4.3 RL电路的全响应 152
习题 154
第6章 二阶电路 158
6.1 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58
6.1.1 RLC串联电路的微分方程 158
6.1.2 过阻尼情况 159
6.1.3 临界情况 161
6.1.4 欠阻尼情况 162
6.2 RLC串联电路的全响应 164
6.3 RLC并联电路的响应 165
习题 166
第7章 异步电动机 167
7.1 三相异步电动机 167
7.1.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 167
7.1.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169
7.1.3 定子旋转磁场的产生 170
7.1.4 转差率 172
7.1.5 转子各量与转差率的关系 172
7.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与机械特性
174
7.2.1 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 174
7.2.2 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174
7.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 176
7.3.1 直接启动 176
7.3.2 降压启动 177
7.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反转与制动
180
7.4.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180
7.4.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反转 181
7.4.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 181
7.5 异步电动机的铭牌 182
习题 184
参考文献 186
1.1 电路的组成与功能 1
1.2 电路模型与分类 2
1.3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参考方向 2
1.3.1 电流 2
1.3.2 电压与电动势 3
1.3.3 电位的计算 5
1.3.4 功率与能量 5
1.4 基尔霍夫定律 6
1.4.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7
1.4.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8
1.5 电阻元件 10
1.5.1 线性电阻与非线性电阻 10
1.5.2 电阻的等效变换 12
1.5.3 电阻的Y和△连接 16
1.6 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 18
1.6.1 电容元件 18
1.6.2 电感元件 21
1.7 电压源与电流源 23
1.7.1 电压源 23
1.7.2 电流源 24
1.7.3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互换 25
1.7.4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串联、并联 27
1.7.5 电路的工作状态 28
1.8 受控源 29
习题 30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37
2.1 支路电流法 37
2.2 网孔电流法 39
2.3 节点电压法 42
2.4 叠加原理 45
2.5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7
2.5.1 戴维南定理 47
2.5.2 诺顿定理 51
习题 52
第3章 正弦交流电路 57
3.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57
3.1.1 正弦量的三要素 58
3.1.2 相位差 59
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60
3.2.1 相量表示法 61
3.2.2 相量计算法 63
3.3 单一参数元件的正弦响应 65
3.3.1 电阻元件的正弦响应 65
3.3.2 电感元件的正弦响应 67
3.3.3 电容元件的正弦响应 70
3.4 RLC串联交流电路 73
3.4.1 总电压与总电流的关系 73
3.4.2 RLC串联电路的性质 74
3.4.3 电压三角形和阻抗三角形 75
3.4.4 功率和功率三角形 75
3.5 RLC并联交流电路 79
3.5.1 总电流与总电压的关系 79
3.5.2 RLC并联电路的性质 80
3.6 复阻抗的串联与并联 81
3.6.1 无源单口二端网络的复阻抗 82
3.6.2 复阻抗的串联 82
3.6.3 复阻抗的并联 83
3.6.4 无源二端网络功率的计算方法 84
3.7 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85
3.8 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 86
3.8.1 RC串联电路的频率特性 87
3.8.2 RLC串联谐振 90
3.8.3 RLC并联谐振 93
3.9 功率因数的提高 95
3.9.1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95
3.9.2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和原理 96
3.9.3 并联电容值的计算 96
习题 97
第4章 三相电路 103
4.1 三相电源 103
4.1.1 三相对称电动势的产生 103
4.1.2 三相电源绕组的连接 105
4.2 负载星形连接的三相电路 107
4.2.1 对称负载星形连接的三相电路
108
4.2.2 不对称负载星形连接的三相电路
110
4.3 负载三角形连接的三相电路 112
4.3.1 对称负载三角形连接的三相电路
113
4.3.2 不对称负载三角形连接的三相电路
114
4.3.3 三相负载接于三相电源的原则
115
4.4 三相电路的功率和测量 116
4.4.1 三相电路的功率 116
4.4.2 三相对称电路中瞬时功率的特点
117
4.4.3 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 118
4.5 安全用电技术 120
4.5.1 安全用电常识 121
4.5.2 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 122
4.5.3 用电安全技术简介 124
4.5.4 电气火灾及防火措施 126
4.5.5 发生触电及电气火灾的急救措施
127
习题 128
第5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130
5.1 换路定则与电压和电流初始值的确定
131
5.2 RC电路的响应 134
5.2.1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34
5.2.2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38
5.2.3 RC电路的全响应 142
5.3 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145
5.4 RL电路的响应 147
5.4.1 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47
5.4.2 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49
5.4.3 RL电路的全响应 152
习题 154
第6章 二阶电路 158
6.1 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58
6.1.1 RLC串联电路的微分方程 158
6.1.2 过阻尼情况 159
6.1.3 临界情况 161
6.1.4 欠阻尼情况 162
6.2 RLC串联电路的全响应 164
6.3 RLC并联电路的响应 165
习题 166
第7章 异步电动机 167
7.1 三相异步电动机 167
7.1.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 167
7.1.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169
7.1.3 定子旋转磁场的产生 170
7.1.4 转差率 172
7.1.5 转子各量与转差率的关系 172
7.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与机械特性
174
7.2.1 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 174
7.2.2 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174
7.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 176
7.3.1 直接启动 176
7.3.2 降压启动 177
7.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反转与制动
180
7.4.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180
7.4.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反转 181
7.4.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 181
7.5 异步电动机的铭牌 182
习题 184
参考文献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