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22-1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液/液界面电分析化学》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9787301335574
  • 1版
  • 455330
  • 49240439-7
  • 16开
  • 2022-10
  • 192
  • 化学
  • 研究生(硕士、EMBA、MBA、MPA、博士)
作者简介
邵元华,1962年9月生于河南省信阳市。1983年、1986年分别在武汉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与硕士学位,1991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哲学博士(PhD)学位。随后在爱丁堡大学(1991—1993年)做研究助理,在美国匹茨堡大学化学系(1993—1995年)、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化学及生物系(1995—1998年)做博士后,并于1997年1—6月兼任该系助理教授。1998年6月应聘中科院“百人计划”到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2年9月调到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工作,现任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J Electroanal Chem编委,《应用化学》副主编。199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5年获评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6年获中国化学会梁树权分析化学基础研究奖,2012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主要从事液/液界面电分析化学、电化学传感和电催化研究。已在JACS, Angew Chem Int Ed, Chem Soc Rev, Adv Mater, Nano Energy, Chem Sci, Anal Chem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件,出版专著和译著各1部。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有关液/液界面电化学与电分析化学的专著,主要介绍了液/液界面电分析化学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研究技术与方法、研究进展与发展现状、应用领域,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可能解决的方法,还包括作者近40年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心得体会与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本书体现了液/液界面这种软界面与常规电化学所探讨的硬(固/液)界面在性质和应用上的不同。
本书适于用作从事电化学、电分析化学工作的研究生与专业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液/液界面上电荷转移反应及其分类
1.2 液/液界面电分析化学的发展历史
1.3 液/液界面电分析化学的研究意义
1.4 参考文献
第2章 液/液界面电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
2.1 液/液界面电荷转移反应的热力学基础
2.2 液/液界面的微观结构及电荷在界面附近的分布
2.3 液/液界面电荷转移反应的动力学基础
2.4 参考文献
第3章 液/液界面电分析化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3.1 基本的电化学技术
3.2 三电极系统应用于研究液/液界面电化学
3.3 液/液界面的微型化
3.4 液/液界面上的碰撞实验
3.5 各种扫描探针技术
3.6 其他化学测量技术与电化学联用
3.7 参考文献
第4章 液/液界面电分析化学的应用
4.1 电荷在液/液界面上转移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测量
4.2 离子电流整流
4.3 液/液界面与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
4.4 基于液/液界面的传感及分析应用
4.5 界面催化
4.6 界面修饰及其应用
4.7 参考文献
第5章 液/液界面电分析化学仍未解决的问题
5.1 取得的成就
5.2 仍存在的问题
5.3 可能的解决方法
5.4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