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电力出版社有限公司
- 9787519868062
- 1版
- 454741
- 61235879-6
- 16开
- 2022-09
- 380
- 能源动力类
- 本科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高等学校能源动力领域人才培养要求编写,全书分三篇共十四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煤炭、天然气和生物质作为电力燃料的基础理化特性、发电工艺特性、检测表征技术、转化利用技术以及数字化验收技术。从燃料的起源、生产、运输、接卸、储存、验收、使用、排放全生命周期,详细阐述了燃料质量与发电过程安全、高效、环保的内在联系;结合最新研究动态,采用技术专题形式对电力燃料利用先进技术、二氧化碳捕捉利用封存技术、生产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了集中讨论。本书的特点在于涉及面广、学科交叉性强,可为读者提供一站式阅读。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篇煤炭燃料
第一章煤炭基础1
第一节煤炭的形成1
第二节煤炭开采7
第三节煤炭洗选9
第二章煤炭结构14
第一节岩相结构14
第二节矿物结构20
第三节煤炭有机质分子结构25
第三章煤炭特性表征33
第一节电力用煤分析通则33
第二节煤炭样品采集39
第三节煤炭样品制备57
第四节煤炭物理特性65
第五节煤炭工业分析69
第六节煤炭元素分析76
第七节煤炭发热量测定81
第八节电力用煤发电工艺特性86
第九节电力用煤国内和国际标准要点92
第十节煤质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101
第四章煤炭分类108
第一节国际煤炭分类108
第二节美国煤炭分类111
第三节澳大利亚煤炭分类115
第四节俄罗斯煤炭分类117
第五节蒙古煤炭分类121
第六节中国煤炭分类122
第五章煤炭与电力生产125
第一节煤炭发电过程125
第二节燃煤锅炉及燃烧127
第三节电力用煤特性与火电厂运行133
第四节受热面结渣沾污135
第五节煤炭的磨损140
第六节锅炉受热面腐蚀142
第七节先进燃煤发电技术144
第六章电力用煤技术专题148
第一节燃料特性表征数理统计学148
第二节电力用煤智能化验收156
第三节电力用煤科学存储165
第四节电力用煤热值差技术管理170
第五节电力用煤掺配掺烧174
第六节先进燃料表征技术180
第七节CO2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192
参考文献207
第二篇天然气燃料
第七章燃气基础209
第一节燃气的形成及分类209
第二节燃气的开采216
第三节燃气的加工217
第四节燃气的运输225
第八章天然气特性及表征232
第一节天然气基础特性232
第二节量质验收操作指南240
第九章燃气发电过程248
第一节燃气的接卸与储存248
第二节燃气质量与发电250
第三节燃气联合循环发电技术254
第四节烟气污染物控制268
第十章燃气技术专题277
第一节燃气安全管理277
第二节燃气计量和鉴别技术284
参考文献291
第三篇生物质燃料
第十一章生物质燃料基础294
第一节概述294
第二节生物质燃料理化特性300
第十二章生物质燃料的收集和特性表征306
第一节生物质燃料收集加工306
第二节生物质燃料特性表征310
第十三章生物质燃料发电过程316
第一节生物质燃料发电工艺特征316
第二节生物质燃料储存和运输317
第三节生物质燃料给送320
第四节生物质燃料发电工艺324
第五节生物质燃烧灰渣处理利用343
第六节生物质燃料质量与安全经济环保电力生产348
第十四章生物燃料技术专题357
第一节有机固体废弃物发电技术357
第二节基于生物质的多联产工艺364
第三节碳中和背景下的生物质能利用前景展望369
参考文献378
前言
第一篇煤炭燃料
第一章煤炭基础1
第一节煤炭的形成1
第二节煤炭开采7
第三节煤炭洗选9
第二章煤炭结构14
第一节岩相结构14
第二节矿物结构20
第三节煤炭有机质分子结构25
第三章煤炭特性表征33
第一节电力用煤分析通则33
第二节煤炭样品采集39
第三节煤炭样品制备57
第四节煤炭物理特性65
第五节煤炭工业分析69
第六节煤炭元素分析76
第七节煤炭发热量测定81
第八节电力用煤发电工艺特性86
第九节电力用煤国内和国际标准要点92
第十节煤质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101
第四章煤炭分类108
第一节国际煤炭分类108
第二节美国煤炭分类111
第三节澳大利亚煤炭分类115
第四节俄罗斯煤炭分类117
第五节蒙古煤炭分类121
第六节中国煤炭分类122
第五章煤炭与电力生产125
第一节煤炭发电过程125
第二节燃煤锅炉及燃烧127
第三节电力用煤特性与火电厂运行133
第四节受热面结渣沾污135
第五节煤炭的磨损140
第六节锅炉受热面腐蚀142
第七节先进燃煤发电技术144
第六章电力用煤技术专题148
第一节燃料特性表征数理统计学148
第二节电力用煤智能化验收156
第三节电力用煤科学存储165
第四节电力用煤热值差技术管理170
第五节电力用煤掺配掺烧174
第六节先进燃料表征技术180
第七节CO2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192
参考文献207
第二篇天然气燃料
第七章燃气基础209
第一节燃气的形成及分类209
第二节燃气的开采216
第三节燃气的加工217
第四节燃气的运输225
第八章天然气特性及表征232
第一节天然气基础特性232
第二节量质验收操作指南240
第九章燃气发电过程248
第一节燃气的接卸与储存248
第二节燃气质量与发电250
第三节燃气联合循环发电技术254
第四节烟气污染物控制268
第十章燃气技术专题277
第一节燃气安全管理277
第二节燃气计量和鉴别技术284
参考文献291
第三篇生物质燃料
第十一章生物质燃料基础294
第一节概述294
第二节生物质燃料理化特性300
第十二章生物质燃料的收集和特性表征306
第一节生物质燃料收集加工306
第二节生物质燃料特性表征310
第十三章生物质燃料发电过程316
第一节生物质燃料发电工艺特征316
第二节生物质燃料储存和运输317
第三节生物质燃料给送320
第四节生物质燃料发电工艺324
第五节生物质燃烧灰渣处理利用343
第六节生物质燃料质量与安全经济环保电力生产348
第十四章生物燃料技术专题357
第一节有机固体废弃物发电技术357
第二节基于生物质的多联产工艺364
第三节碳中和背景下的生物质能利用前景展望369
参考文献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