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定价:¥49.80
作者: 刘海龙,张立国
出版时间:2025-09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485199
- 1版
- 562108
- 16开
- 2025-09
- 284
- 179
- X520.6
- 本科
目录
第一章 水的性质1
第一节 水 1
一、水的功能和性质 1
二、水的流动和水循环 2
第二节 水与水质 3
一、水中的杂质 3
二、水质 4
三、水质的复杂性 6
第三节 污染的水 7
一、水污染及其危害 7
二、污水和废水 8
三、污水资源化利用 8
第二章 水质、功能与水质标准10
第一节 自然循环中的水质变化 10
第二节 水质对生态及经济的影响 11
一、水质对生态的影响 11
二、水质对经济的影响 12
第三节 水质对健康的影响:水中的生物 14
一、概述 14
二、微生物的影响 15
三、生物毒素的影响 18
第四节 水质对健康的影响:物理因素 19
一、浊度 19
二、温度 20
三、放射性 26
第五节 水质对健康的影响:化学因素 27
一、pH值 27
二、水中的化学物质 31
第六节 水质标准 51
一、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 51
二、水质标准制定原则 52
三、分类和特点 52
四、水质标准对经济及社会的影响 57
第三章 水污染及水处理原理59
第一节 水污染及水处理的实质 59
一、水污染的实质 60
二、水处理的实质 61
第二节 水污染控制 62
一、水污染防治概述 62
二、污染控制分类 62
三、污染控制方法 64
四、水处理的主要问题 69
五、水处理方法的选择 71
第三节 水处理与碳排放 72
一、水处理过程中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72
二、水处理过程中碳排放的影响因素 72
三、水处理过程中碳排放的减排策略 73
四、未来研究展望 73
第四节 水质改善与水处理工艺 74
一、污废水处理 74
二、给水处理 75
三、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76
第四章 污水处理原理及技术77
第一节 污废水处理 77
一、污废水处理的目的 77
二、污废水处理的一般方法 77
三、污水处理程度 78
第二节 生物处理概述 78
一、水中的微生物 79
二、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群落及其作用 79
三、生物膜中的微生物群落及其作用 80
四、污水处理的环境因素 81
五、活性污泥处理对水质的影响 82
第三节 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83
一、好氧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特征 83
二、活性污泥法中的微生物 83
三、活性污泥法中污染物的转化 84
四、活性污泥法基本运行条件和主要影响因素 84
五、活性污泥动力学 85
六、脱氮和除磷 87
七、好氧处理法和厌氧处理法 87
八、生物膜法和膜生物法 91
第四节 生物脱氮和除磷 93
一、概述 93
二、生物脱氮 93
三、生物除磷 101
第五节 物理化学处理法 103
一、混凝 104
二、吹脱和汽提 104
三、氧化和催化氧化 104
四、吸附和离子交换 105
五、非生物脱氮 105
第五章 给水处理原理及技术108
第一节 饮用水处理 108
一、饮用水 108
二、饮用水水源 109
三、饮用水处理原则 109
四、饮用水处理流程 111
第二节 混凝沉淀 111
一、水中颗粒物及其水环境行为 112
二、混凝机理及其作用 120
第三节 过滤 130
一、过滤概述 130
二、过滤形式 131
三、过滤的位置 132
四、过滤机理 132
五、影响过滤的因素 134
六、过滤工艺控制 135
第四节 消毒 139
一、水中的微生物 140
二、微生物的双重角色 140
三、微生物在饮用水处理工艺中的命运 141
四、消毒概述 143
五、常用消毒技术及机理 145
六、消毒副产物的控制 153
第五节 水质深度加工 157
一、膜分离 157
二、矿化、软化和脱盐 165
三、热处理 167
第六章 水处理技术评价与对比169
第一节 水处理技术评价 169
一、水处理技术评价的必要性 169
二、水处理评价的内容 169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170
四、水处理技术评估体系构建步骤 170
第二节 对比和筛选 170
一、处理效率 171
二、经济成本 172
三、稳定性 173
四、碳排放 173
第三节 水处理技术展望 174
一、“精准医疗”的水处理技术 174
二、“精准医疗”水处理技术与当代科技的结合 176
三、“精准医疗”水处理技术前景 177
参考文献179
第一节 水 1
一、水的功能和性质 1
二、水的流动和水循环 2
第二节 水与水质 3
一、水中的杂质 3
二、水质 4
三、水质的复杂性 6
第三节 污染的水 7
一、水污染及其危害 7
二、污水和废水 8
三、污水资源化利用 8
第二章 水质、功能与水质标准10
第一节 自然循环中的水质变化 10
第二节 水质对生态及经济的影响 11
一、水质对生态的影响 11
二、水质对经济的影响 12
第三节 水质对健康的影响:水中的生物 14
一、概述 14
二、微生物的影响 15
三、生物毒素的影响 18
第四节 水质对健康的影响:物理因素 19
一、浊度 19
二、温度 20
三、放射性 26
第五节 水质对健康的影响:化学因素 27
一、pH值 27
二、水中的化学物质 31
第六节 水质标准 51
一、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 51
二、水质标准制定原则 52
三、分类和特点 52
四、水质标准对经济及社会的影响 57
第三章 水污染及水处理原理59
第一节 水污染及水处理的实质 59
一、水污染的实质 60
二、水处理的实质 61
第二节 水污染控制 62
一、水污染防治概述 62
二、污染控制分类 62
三、污染控制方法 64
四、水处理的主要问题 69
五、水处理方法的选择 71
第三节 水处理与碳排放 72
一、水处理过程中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72
二、水处理过程中碳排放的影响因素 72
三、水处理过程中碳排放的减排策略 73
四、未来研究展望 73
第四节 水质改善与水处理工艺 74
一、污废水处理 74
二、给水处理 75
三、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76
第四章 污水处理原理及技术77
第一节 污废水处理 77
一、污废水处理的目的 77
二、污废水处理的一般方法 77
三、污水处理程度 78
第二节 生物处理概述 78
一、水中的微生物 79
二、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群落及其作用 79
三、生物膜中的微生物群落及其作用 80
四、污水处理的环境因素 81
五、活性污泥处理对水质的影响 82
第三节 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83
一、好氧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特征 83
二、活性污泥法中的微生物 83
三、活性污泥法中污染物的转化 84
四、活性污泥法基本运行条件和主要影响因素 84
五、活性污泥动力学 85
六、脱氮和除磷 87
七、好氧处理法和厌氧处理法 87
八、生物膜法和膜生物法 91
第四节 生物脱氮和除磷 93
一、概述 93
二、生物脱氮 93
三、生物除磷 101
第五节 物理化学处理法 103
一、混凝 104
二、吹脱和汽提 104
三、氧化和催化氧化 104
四、吸附和离子交换 105
五、非生物脱氮 105
第五章 给水处理原理及技术108
第一节 饮用水处理 108
一、饮用水 108
二、饮用水水源 109
三、饮用水处理原则 109
四、饮用水处理流程 111
第二节 混凝沉淀 111
一、水中颗粒物及其水环境行为 112
二、混凝机理及其作用 120
第三节 过滤 130
一、过滤概述 130
二、过滤形式 131
三、过滤的位置 132
四、过滤机理 132
五、影响过滤的因素 134
六、过滤工艺控制 135
第四节 消毒 139
一、水中的微生物 140
二、微生物的双重角色 140
三、微生物在饮用水处理工艺中的命运 141
四、消毒概述 143
五、常用消毒技术及机理 145
六、消毒副产物的控制 153
第五节 水质深度加工 157
一、膜分离 157
二、矿化、软化和脱盐 165
三、热处理 167
第六章 水处理技术评价与对比169
第一节 水处理技术评价 169
一、水处理技术评价的必要性 169
二、水处理评价的内容 169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170
四、水处理技术评估体系构建步骤 170
第二节 对比和筛选 170
一、处理效率 171
二、经济成本 172
三、稳定性 173
四、碳排放 173
第三节 水处理技术展望 174
一、“精准医疗”的水处理技术 174
二、“精准医疗”水处理技术与当代科技的结合 176
三、“精准医疗”水处理技术前景 177
参考文献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