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运动机构动力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成果教材,石油和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教材
定价:¥38.00
作者: 曹贻鹏,刘晨,郑大远
出版时间:2025-10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485359
- 1版
- 562103
- 平装
- 16开
- 2025-10
- 207
- 140
- TK401
- 本科
作者简介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概述1
1.2内燃机运动机构分类及特点1
1.2.1曲柄连杆机构2
1.2.2配气机构4
1.2.3齿轮传动机构6
1.2.4燃油系统7
1.3内燃机动力学计算方法9
1.3.1质点力系方法9
1.3.2多刚体动力学方法10
1.3.3多柔体动力学方法10
第2章正置式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12
2.1正置式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学分析12
2.1.1活塞运动学分析13
2.1.2连杆运动学分析21
2.2曲柄连杆机构惯性力的求解26
2.2.1换算质量26
2.2.2曲柄连杆机构的惯性力29
2.3正置式曲柄连杆机构动力学分析29
2.3.1气体作用力和惯性力的合成29
2.3.2各构件的受力情况分析30
2.3.3内燃机的输出转矩35
2.3.4曲柄连杆机构上作用力性质综述36
2.4低速内燃机曲柄连杆机构动力学分析37
2.4.1低速内燃机的曲柄连杆机构及其简化37
2.4.2低速内燃机曲柄连杆机构受力情况38
2.5内燃机动力学计算示例40
2.5.1各项常数计算40
2.5.2运动学计算41
2.5.3动力学计算43
2.5.4动力学计算的程序代码45
2.6本章习题47
第3章主副连杆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48
3.1主副连杆机构运动学分析48
3.1.1副活塞运动学分析48
3.1.2副连杆运动学分析51
3.1.3副活塞的运动特点52
3.1.4副连杆销的运动规律55
3.1.5主副气缸中心线的夹角55
3.2主副连杆机构动力学分析56
3.2.1换算质量56
3.2.2主副连杆机构的作用力情况及计算57
3.3主副连杆机构基本尺寸确定59
3.3.1确定基本尺寸的约束条件59
3.3.2副连杆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60
3.4内燃机动力学计算示例62
3.4.1各项常数计算63
3.4.2副活塞运动学计算64
3.4.3主活塞运动学计算65
3.4.4主副连杆机构作用力与转矩66
3.4.5动力学计算准确性的校核69
3.5本章习题69
第4章内燃机轴颈与轴承负荷70
4.1曲柄排列和发火顺序70
4.1.1气缸序号和曲柄端面图70
4.1.2直列式内燃机曲柄排列和发火顺序71
4.1.3V型内燃机的发火顺序74
4.2轴颈和轴承负荷的求解与分析76
4.2.1曲柄销负荷76
4.2.2连杆轴承负荷78
4.2.3主轴颈负荷80
4.2.4主轴承负荷83
4.2.5平衡重对主轴承负荷的影响83
4.3内燃机回转不均匀性及飞轮转动惯量计算84
4.3.1内燃机的转矩不均匀性和回转不均匀度84
4.3.2飞轮转动惯量计算87
4.4轴颈与轴承负荷计算示例90
4.4.1曲柄销和连杆轴承负荷计算90
4.4.2主轴颈与主轴承负荷计算91
4.5本章习题92
第5章内燃机的平衡94
5.1平衡的基本概念94
5.2单缸内燃机的平衡分析95
5.2.1离心惯性力95
5.2.2往复惯性力96
5.3直列式内燃机平衡分析的解析法99
5.4直列式内燃机平衡分析的图解法103
5.4.1离心惯性力与一次往复惯性力的平衡分析104
5.4.2二次往复惯性力的平衡分析105
5.4.3离心惯性力矩与一次往复惯性力矩的平衡分析107
5.4.4二次往复惯性力矩的平衡分析109
5.5内燃机的内部平衡111
5.6内燃机的平衡系数115
5.7直列式多缸内燃机的平衡方法123
5.8本章习题126
第6章内燃机其他运动机构动力学127
6.1配气机构127
6.1.1配气机构简介127
6.1.2单自由度系统模型的建立128
6.1.3单自由度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130
6.1.4计算结果与分析131
6.2齿轮传动系统133
6.2.1齿轮系统简介133
6.2.2齿轮副扭转振动分析模型134
6.2.3齿轮*转子系统扭转振动分析模型135
6.2.4计算结果与分析137
参考文献139
1.1概述1
1.2内燃机运动机构分类及特点1
1.2.1曲柄连杆机构2
1.2.2配气机构4
1.2.3齿轮传动机构6
1.2.4燃油系统7
1.3内燃机动力学计算方法9
1.3.1质点力系方法9
1.3.2多刚体动力学方法10
1.3.3多柔体动力学方法10
第2章正置式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12
2.1正置式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学分析12
2.1.1活塞运动学分析13
2.1.2连杆运动学分析21
2.2曲柄连杆机构惯性力的求解26
2.2.1换算质量26
2.2.2曲柄连杆机构的惯性力29
2.3正置式曲柄连杆机构动力学分析29
2.3.1气体作用力和惯性力的合成29
2.3.2各构件的受力情况分析30
2.3.3内燃机的输出转矩35
2.3.4曲柄连杆机构上作用力性质综述36
2.4低速内燃机曲柄连杆机构动力学分析37
2.4.1低速内燃机的曲柄连杆机构及其简化37
2.4.2低速内燃机曲柄连杆机构受力情况38
2.5内燃机动力学计算示例40
2.5.1各项常数计算40
2.5.2运动学计算41
2.5.3动力学计算43
2.5.4动力学计算的程序代码45
2.6本章习题47
第3章主副连杆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48
3.1主副连杆机构运动学分析48
3.1.1副活塞运动学分析48
3.1.2副连杆运动学分析51
3.1.3副活塞的运动特点52
3.1.4副连杆销的运动规律55
3.1.5主副气缸中心线的夹角55
3.2主副连杆机构动力学分析56
3.2.1换算质量56
3.2.2主副连杆机构的作用力情况及计算57
3.3主副连杆机构基本尺寸确定59
3.3.1确定基本尺寸的约束条件59
3.3.2副连杆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60
3.4内燃机动力学计算示例62
3.4.1各项常数计算63
3.4.2副活塞运动学计算64
3.4.3主活塞运动学计算65
3.4.4主副连杆机构作用力与转矩66
3.4.5动力学计算准确性的校核69
3.5本章习题69
第4章内燃机轴颈与轴承负荷70
4.1曲柄排列和发火顺序70
4.1.1气缸序号和曲柄端面图70
4.1.2直列式内燃机曲柄排列和发火顺序71
4.1.3V型内燃机的发火顺序74
4.2轴颈和轴承负荷的求解与分析76
4.2.1曲柄销负荷76
4.2.2连杆轴承负荷78
4.2.3主轴颈负荷80
4.2.4主轴承负荷83
4.2.5平衡重对主轴承负荷的影响83
4.3内燃机回转不均匀性及飞轮转动惯量计算84
4.3.1内燃机的转矩不均匀性和回转不均匀度84
4.3.2飞轮转动惯量计算87
4.4轴颈与轴承负荷计算示例90
4.4.1曲柄销和连杆轴承负荷计算90
4.4.2主轴颈与主轴承负荷计算91
4.5本章习题92
第5章内燃机的平衡94
5.1平衡的基本概念94
5.2单缸内燃机的平衡分析95
5.2.1离心惯性力95
5.2.2往复惯性力96
5.3直列式内燃机平衡分析的解析法99
5.4直列式内燃机平衡分析的图解法103
5.4.1离心惯性力与一次往复惯性力的平衡分析104
5.4.2二次往复惯性力的平衡分析105
5.4.3离心惯性力矩与一次往复惯性力矩的平衡分析107
5.4.4二次往复惯性力矩的平衡分析109
5.5内燃机的内部平衡111
5.6内燃机的平衡系数115
5.7直列式多缸内燃机的平衡方法123
5.8本章习题126
第6章内燃机其他运动机构动力学127
6.1配气机构127
6.1.1配气机构简介127
6.1.2单自由度系统模型的建立128
6.1.3单自由度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130
6.1.4计算结果与分析131
6.2齿轮传动系统133
6.2.1齿轮系统简介133
6.2.2齿轮副扭转振动分析模型134
6.2.3齿轮*转子系统扭转振动分析模型135
6.2.4计算结果与分析137
参考文献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