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史的研究方法:以近世东部亚洲海域为中心 / 葛兆光讲义系列
定价:¥98.00
作者: 葛兆光
出版时间:2022-10
最新印次日期:2023-8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商务印书馆
- 9787100209458
- 1-2
- 553833
- 16开
- 2022-10
- 历史学
- 研究生及以上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为“葛兆光讲义系列”之一,是作者2011年后为博士生开设“亚洲史的研究方法”课程的讲稿,经过十年以上的讲述,并反复修订增补后成书。
全书分为四单元十三讲,从亚洲史研究的可能性,东西方有关亚洲史的学术史,重点讲到近世东部亚洲海域史的研究,并且详细介绍近世环东部亚洲海域历史的相关文献。本书的重点,是通过案例讨论亚洲史研究的途径,也讨论如何既把中国史放在亚洲史的大背景中,又从中国角度观察周边,进一步通过中国、东部亚洲海域、整个亚洲,理解历史的交错、联系和融汇。每个单元都以“问题”开始,讨论亚洲史研究的必要性,以“讨论”结尾,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起点,最后给出建议阅读的论著目录。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门针对研究生的历史课,而且是有关区域史研究的方法论。
全书分为四单元十三讲,从亚洲史研究的可能性,东西方有关亚洲史的学术史,重点讲到近世东部亚洲海域史的研究,并且详细介绍近世环东部亚洲海域历史的相关文献。本书的重点,是通过案例讨论亚洲史研究的途径,也讨论如何既把中国史放在亚洲史的大背景中,又从中国角度观察周边,进一步通过中国、东部亚洲海域、整个亚洲,理解历史的交错、联系和融汇。每个单元都以“问题”开始,讨论亚洲史研究的必要性,以“讨论”结尾,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起点,最后给出建议阅读的论著目录。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门针对研究生的历史课,而且是有关区域史研究的方法论。
目录
开场白:“亚洲史研究的方法”课程要旨
第一单元:亚洲史/东亚史研究的可能性
【问题:亚洲作为一个历史世界,可能吗?】
第一讲 从“元寇/蒙古袭来”事件说起
第二讲 亚洲史研究的可能性
第三讲 亚洲/东部亚洲史的研究方法
【讨论:文献、历史和语言】
【建议阅读论著】
第二单元:亚洲史的学术史:欧洲东方学、日本东洋学与中国的亚洲史研究
【问题:为什么要讨论学术史?亚洲研究与日本东洋学的兴起】
第一讲 从欧洲东方学、日本东洋学到亚洲史研究
第二讲 个案:近代东西学术中之南中国海及东南亚研究
【讨论:通向亚洲史或东亚史的途径】
【建议阅读论著】
第三单元:环东海南海作为一个历史世界:十五世纪以后的东部亚洲海域史
【问题:为什么十五世纪之后,要谈论“东部亚洲海域”?】
第一讲 蒙古时代以后:东部亚洲海域史的一个关键时代(1368—1420)
第二讲 十五至十九世纪的环东海南海海域
【讨论:有关“东部亚洲海域”,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建议阅读论著】
第四单元:域外有关近世东部亚洲的历史文献举例
【问题:就算你研究中国史,是否中国史料就已足够?】
第一讲 揽镜自鉴:为什么要关注这些域外史料?
第二讲 有关东部亚洲与中国的日本文献举例
第三讲 有关东亚与中国的朝鲜史料举例
第四讲 有关朝鲜日本之间交往的通信使汉文文献
第五讲 有关琉球的汉文文献
第六讲 有关越南与中国的汉文文献举例
【讨论:从各种汉文文献中看东亚的历史】
课程总结
第一单元:亚洲史/东亚史研究的可能性
【问题:亚洲作为一个历史世界,可能吗?】
第一讲 从“元寇/蒙古袭来”事件说起
第二讲 亚洲史研究的可能性
第三讲 亚洲/东部亚洲史的研究方法
【讨论:文献、历史和语言】
【建议阅读论著】
第二单元:亚洲史的学术史:欧洲东方学、日本东洋学与中国的亚洲史研究
【问题:为什么要讨论学术史?亚洲研究与日本东洋学的兴起】
第一讲 从欧洲东方学、日本东洋学到亚洲史研究
第二讲 个案:近代东西学术中之南中国海及东南亚研究
【讨论:通向亚洲史或东亚史的途径】
【建议阅读论著】
第三单元:环东海南海作为一个历史世界:十五世纪以后的东部亚洲海域史
【问题:为什么十五世纪之后,要谈论“东部亚洲海域”?】
第一讲 蒙古时代以后:东部亚洲海域史的一个关键时代(1368—1420)
第二讲 十五至十九世纪的环东海南海海域
【讨论:有关“东部亚洲海域”,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建议阅读论著】
第四单元:域外有关近世东部亚洲的历史文献举例
【问题:就算你研究中国史,是否中国史料就已足够?】
第一讲 揽镜自鉴:为什么要关注这些域外史料?
第二讲 有关东部亚洲与中国的日本文献举例
第三讲 有关东亚与中国的朝鲜史料举例
第四讲 有关朝鲜日本之间交往的通信使汉文文献
第五讲 有关琉球的汉文文献
第六讲 有关越南与中国的汉文文献举例
【讨论:从各种汉文文献中看东亚的历史】
课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