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实验基础
¥58.00定价
作者: 陈丽琼,王吕阳,苏静韵
出版时间:2025-07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477132
- 1版
- 549776
- 69258750-4
- 16开
- 2025-07
- 392
- 245
- O6-3
- 化学类、化工类
- 本科 研究生及以上
作者简介
目录
第1章 实验室安全 001
1.1 化学实验室安全 001
1.1.1 实验室事故原因分析 001
1.1.2 化学实验室安全要求 003
1.1.3 化学品的使用安全 005
1.1.4 化学品的废弃处理 010
1.1.5 实验室用电安全 011
1.2 化学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 012
1.2.1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012
1.2.2 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015
1.2.3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 016
1.2.4 剧毒药品中毒应急预案 016
1.2.5 烫伤、冻伤应急预案 017
第2章 分析数据处理与结果表示 018
2.1 误差与准确度 018
2.1.1 系统误差 018
2.1.2 随机误差 018
2.1.3 过失错误偏差 019
2.1.4 误差与准确度的关系 019
2.2 准确度与精密度 020
2.2.1 精密度与相对标准偏差 020
2.2.2 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 021
2.3 有效数字与运算规则 021
2.3.1 有效数字的位数确定规则 022
2.3.2 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 024
2.3.3 有效数字运算规则 025
2.4 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与结果判定 028
2.4.1 极差法 029
2.4.2 方差齐性检验(F 检验) 030
2.4.3 平均值一致性检验(t 检验) 033
2.4.4 格拉布斯(Grubbs)检验 035
2.4.5 柯克伦(Cochran)检验 037
2.4.6 正态分布检验(偏态系数和峰态系数法) 038
2.4.7 数据分析的步骤 039
2.5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及结果表示 040
2.5.1 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与分类 040
2.5.2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流程与结果表示 041
2.5.3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示例 042
第3章 实验室4M1E 要素管理 052
3.1 “人”要素管理 052
3.2 “机”要素管理 053
3.2.1 实验设备分类与管理总体要求 053
3.2.2 建档管理 054
3.2.3 标识管理 054
3.2.4 设备的校准 055
3.2.5 设备的期间核查 056
3.2.6 设备相关供应商评价 062
3.3 “料”要素管理 063
3.3.1 实验室用水管理 063
3.3.2 标准物质管理 063
3.3.3 其他管理要求 070
3.3.4 材料供应商的管理与评价 071
3.4 “法”要素管理 071
3.4.1 方法确认和方法验证 071
3.4.2 内部质量控制 075
3.5 “环”要素管理 076
第4章 实验室6S 管理 077
4.1 6S 管理内容与要点 077
4.1.1 6S 的起源与发展 077
4.1.2 6S 要素管理的内容与作用 078
4.1.3 6S 要素之间的关系 082
4.2 实验室6S 推行样板案例 083
4.3 实验室6S 管理的持续改进 089
第5章 常用玻璃仪器的功能与使用 091
5.1 常见玻璃仪器的功能与使用注意事项 091
5.1.1 烧杯 092
5.1.2 锥形瓶 092
5.1.3 烧瓶 092
5.1.4 量筒 093
5.1.5 容量瓶 094
5.1.6 单标线移液管 095
5.1.7 刻度移液管 095
5.1.8 滴定管 096
5.1.9 称量瓶 097
5.1.10 试剂瓶 098
5.1.11 滴瓶 098
5.1.12 冷凝管 099
5.1.13 试管 100
5.1.14 比色皿 100
5.1.15 洗气瓶 101
5.1.16 气体干燥瓶 101
5.1.17 漏斗 102
5.1.18 抽滤瓶 102
5.1.19 磨口玻璃仪器 103
5.1.20 表面皿 104
5.1.21 研钵 104
5.1.22 干燥器 104
5.1.23 层析柱 105
5.2 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 105
5.2.1 洗涤剂及其使用范围 105
5.2.2 洗液及其配制 106
5.2.3 洗涤玻璃仪器的方法与要求 106
5.2.4 玻璃仪器的干燥 106
第6章 常用仪器的功能与使用 108
6.1 电热鼓风干燥箱 108
6.2 真空干燥箱 109
6.3 加热台 111
6.4 磁力搅拌器 112
6.5 循环水真空泵 113
6.6 超声波清洗机 114
6.7 等离子清洗机 115
6.8 离心机 116
6.9 超纯水机 117
6.10 移液器 118
6.11 匀胶旋涂仪 120
6.12 电子天平 121
6.13 pH 计 122
6.14 电导率仪 124
6.15 接触角测量仪 126
6.1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27
6.17 荧光分光光度计 129
6.18 傅里叶红外光谱 130
6.19 椭偏仪 131
6.20 薄层色谱 133
6.21 光学显微镜 134
第7章 常用有机溶剂的性质与使用 137
7.1 有机溶剂的分类 137
7.1.1 按照官能团分类 137
7.1.2 按照毒性分类 138
7.1.3 按照极性分类 138
7.2 有机溶剂的选择 140
7.3 有机溶剂的用途 141
7.3.1 涂料和油墨工业 142
7.3.2 清洗剂和去污剂 143
7.3.3 医药和制药领域 143
7.3.4 印刷和染料工业 143
7.3.5 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 143
7.3.6 燃料添加剂 144
7.4 有机溶剂的危害 144
7.4.1 有机溶剂对人体的危害 144
7.4.2 有机溶剂因其物理、化学性质产生的危害 146
7.5 有机溶剂的使用防护 147
7.5.1 安全操作 148
7.5.2 制订针对易燃液体火灾的基本应对策略 149
7.5.3 储存、处理和管理 149
7.5.4 加强安全知识培训 150
7.5.5 健康监测 150
7.5.6 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 150
7.6 常用有机溶剂的性质 150
7.6.1 甲酰胺 150
7.6.2 乙腈(甲基氰) 150
7.6.3 甲醇 151
7.6.4 乙醇 151
7.6.5 丙醇 151
7.6.6 丙酮 151
7.6.7 二氧六环 151
7.6.8 四氢呋喃 152
7.6.9 甲乙酮 152
7.6.10 正丁醇 152
7.6.11 乙酸乙酯 152
7.6.12 乙醚 153
7.6.13 异丙醚 153
7.6.14 二氯甲烷 153
7.6.15 氯仿 153
7.6.16 溴乙烷 153
7.6.17 苯 154
7.6.18 四氯化碳 154
7.6.19 二硫化碳 154
7.6.20 环己烷 154
7.6.21 己烷 154
7.6.22 煤油 155
第8章 实验部分 156
8.1 基础验证性实验 156
实验一 溶液的配制及密度测定 156
实验二 氯化钠提纯 158
实验三 酸碱滴定 161
实验四 弱电解质电离常数的测定 164
实验五 由胆矾精制五水硫酸铜 167
8.2 趣味性实验 169
实验六 肥皂的制备 169
实验七 “水中花园”的制备 171
实验八 卵磷脂的提取 172
实验九 “瓶中雪” 173
实验十 氧化还原色彩魔术 174
8.3 综合性实验 176
实验十一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及反应级数的测定 176
实验十二 光催化降解染料甲基橙 180
实验十三 磺基水杨酸铁(Ⅲ)配离子的合成与稳定常数测定 184
实验十四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187
实验十五 从植物叶片提取天然色素 189
实验十六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制备 192
实验十七 鲁米诺的合成和化学发光 194
实验十八 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 纳米材料 196
实验十九 金溶胶的合成及性质测试 198
实验二十 水凝胶的制备和性能测试 201
实验二十一 水硬度的测定 203
实验二十二 DNS 法测定淀粉水解产物的含量 206
实验二十三 基于RCA 法的硅片清洗 209
实验二十四 表面改性与接触角测量 210
实验二十五 硅片表面亲疏水改性 212
实验二十六 导电高分子PEDOT:PSS 薄膜的制备与薄膜厚度的测量 214
实验二十七 维生素中铁的测定 218
实验二十八 碘量法测定过氧化氢的浓度 222
实验二十九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 224
实验三十 未知有机物的分离和鉴定 226
附录A 数据处理方法涉及的相关判定常数 228
附录B 标准物质验收记录表参考示例 240
参考文献 241
1.1 化学实验室安全 001
1.1.1 实验室事故原因分析 001
1.1.2 化学实验室安全要求 003
1.1.3 化学品的使用安全 005
1.1.4 化学品的废弃处理 010
1.1.5 实验室用电安全 011
1.2 化学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 012
1.2.1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012
1.2.2 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015
1.2.3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 016
1.2.4 剧毒药品中毒应急预案 016
1.2.5 烫伤、冻伤应急预案 017
第2章 分析数据处理与结果表示 018
2.1 误差与准确度 018
2.1.1 系统误差 018
2.1.2 随机误差 018
2.1.3 过失错误偏差 019
2.1.4 误差与准确度的关系 019
2.2 准确度与精密度 020
2.2.1 精密度与相对标准偏差 020
2.2.2 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 021
2.3 有效数字与运算规则 021
2.3.1 有效数字的位数确定规则 022
2.3.2 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 024
2.3.3 有效数字运算规则 025
2.4 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与结果判定 028
2.4.1 极差法 029
2.4.2 方差齐性检验(F 检验) 030
2.4.3 平均值一致性检验(t 检验) 033
2.4.4 格拉布斯(Grubbs)检验 035
2.4.5 柯克伦(Cochran)检验 037
2.4.6 正态分布检验(偏态系数和峰态系数法) 038
2.4.7 数据分析的步骤 039
2.5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及结果表示 040
2.5.1 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与分类 040
2.5.2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流程与结果表示 041
2.5.3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示例 042
第3章 实验室4M1E 要素管理 052
3.1 “人”要素管理 052
3.2 “机”要素管理 053
3.2.1 实验设备分类与管理总体要求 053
3.2.2 建档管理 054
3.2.3 标识管理 054
3.2.4 设备的校准 055
3.2.5 设备的期间核查 056
3.2.6 设备相关供应商评价 062
3.3 “料”要素管理 063
3.3.1 实验室用水管理 063
3.3.2 标准物质管理 063
3.3.3 其他管理要求 070
3.3.4 材料供应商的管理与评价 071
3.4 “法”要素管理 071
3.4.1 方法确认和方法验证 071
3.4.2 内部质量控制 075
3.5 “环”要素管理 076
第4章 实验室6S 管理 077
4.1 6S 管理内容与要点 077
4.1.1 6S 的起源与发展 077
4.1.2 6S 要素管理的内容与作用 078
4.1.3 6S 要素之间的关系 082
4.2 实验室6S 推行样板案例 083
4.3 实验室6S 管理的持续改进 089
第5章 常用玻璃仪器的功能与使用 091
5.1 常见玻璃仪器的功能与使用注意事项 091
5.1.1 烧杯 092
5.1.2 锥形瓶 092
5.1.3 烧瓶 092
5.1.4 量筒 093
5.1.5 容量瓶 094
5.1.6 单标线移液管 095
5.1.7 刻度移液管 095
5.1.8 滴定管 096
5.1.9 称量瓶 097
5.1.10 试剂瓶 098
5.1.11 滴瓶 098
5.1.12 冷凝管 099
5.1.13 试管 100
5.1.14 比色皿 100
5.1.15 洗气瓶 101
5.1.16 气体干燥瓶 101
5.1.17 漏斗 102
5.1.18 抽滤瓶 102
5.1.19 磨口玻璃仪器 103
5.1.20 表面皿 104
5.1.21 研钵 104
5.1.22 干燥器 104
5.1.23 层析柱 105
5.2 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 105
5.2.1 洗涤剂及其使用范围 105
5.2.2 洗液及其配制 106
5.2.3 洗涤玻璃仪器的方法与要求 106
5.2.4 玻璃仪器的干燥 106
第6章 常用仪器的功能与使用 108
6.1 电热鼓风干燥箱 108
6.2 真空干燥箱 109
6.3 加热台 111
6.4 磁力搅拌器 112
6.5 循环水真空泵 113
6.6 超声波清洗机 114
6.7 等离子清洗机 115
6.8 离心机 116
6.9 超纯水机 117
6.10 移液器 118
6.11 匀胶旋涂仪 120
6.12 电子天平 121
6.13 pH 计 122
6.14 电导率仪 124
6.15 接触角测量仪 126
6.1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27
6.17 荧光分光光度计 129
6.18 傅里叶红外光谱 130
6.19 椭偏仪 131
6.20 薄层色谱 133
6.21 光学显微镜 134
第7章 常用有机溶剂的性质与使用 137
7.1 有机溶剂的分类 137
7.1.1 按照官能团分类 137
7.1.2 按照毒性分类 138
7.1.3 按照极性分类 138
7.2 有机溶剂的选择 140
7.3 有机溶剂的用途 141
7.3.1 涂料和油墨工业 142
7.3.2 清洗剂和去污剂 143
7.3.3 医药和制药领域 143
7.3.4 印刷和染料工业 143
7.3.5 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 143
7.3.6 燃料添加剂 144
7.4 有机溶剂的危害 144
7.4.1 有机溶剂对人体的危害 144
7.4.2 有机溶剂因其物理、化学性质产生的危害 146
7.5 有机溶剂的使用防护 147
7.5.1 安全操作 148
7.5.2 制订针对易燃液体火灾的基本应对策略 149
7.5.3 储存、处理和管理 149
7.5.4 加强安全知识培训 150
7.5.5 健康监测 150
7.5.6 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 150
7.6 常用有机溶剂的性质 150
7.6.1 甲酰胺 150
7.6.2 乙腈(甲基氰) 150
7.6.3 甲醇 151
7.6.4 乙醇 151
7.6.5 丙醇 151
7.6.6 丙酮 151
7.6.7 二氧六环 151
7.6.8 四氢呋喃 152
7.6.9 甲乙酮 152
7.6.10 正丁醇 152
7.6.11 乙酸乙酯 152
7.6.12 乙醚 153
7.6.13 异丙醚 153
7.6.14 二氯甲烷 153
7.6.15 氯仿 153
7.6.16 溴乙烷 153
7.6.17 苯 154
7.6.18 四氯化碳 154
7.6.19 二硫化碳 154
7.6.20 环己烷 154
7.6.21 己烷 154
7.6.22 煤油 155
第8章 实验部分 156
8.1 基础验证性实验 156
实验一 溶液的配制及密度测定 156
实验二 氯化钠提纯 158
实验三 酸碱滴定 161
实验四 弱电解质电离常数的测定 164
实验五 由胆矾精制五水硫酸铜 167
8.2 趣味性实验 169
实验六 肥皂的制备 169
实验七 “水中花园”的制备 171
实验八 卵磷脂的提取 172
实验九 “瓶中雪” 173
实验十 氧化还原色彩魔术 174
8.3 综合性实验 176
实验十一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及反应级数的测定 176
实验十二 光催化降解染料甲基橙 180
实验十三 磺基水杨酸铁(Ⅲ)配离子的合成与稳定常数测定 184
实验十四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187
实验十五 从植物叶片提取天然色素 189
实验十六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制备 192
实验十七 鲁米诺的合成和化学发光 194
实验十八 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 纳米材料 196
实验十九 金溶胶的合成及性质测试 198
实验二十 水凝胶的制备和性能测试 201
实验二十一 水硬度的测定 203
实验二十二 DNS 法测定淀粉水解产物的含量 206
实验二十三 基于RCA 法的硅片清洗 209
实验二十四 表面改性与接触角测量 210
实验二十五 硅片表面亲疏水改性 212
实验二十六 导电高分子PEDOT:PSS 薄膜的制备与薄膜厚度的测量 214
实验二十七 维生素中铁的测定 218
实验二十八 碘量法测定过氧化氢的浓度 222
实验二十九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 224
实验三十 未知有机物的分离和鉴定 226
附录A 数据处理方法涉及的相关判定常数 228
附录B 标准物质验收记录表参考示例 240
参考文献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