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汽车概论 /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技术系列丛书,河南省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
¥35.00定价
作者: 彭晗
出版时间:2025-06-2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9787111778400
- 1-1
- 548589
- 平装
- 2025-06-20
- 222
- 本科 研究生及以上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
本书主要介绍了智能电动汽车的“三电”系统和智能网联等核心技术的最新进展,探讨了智能电动汽车的商业模式和发展策略。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智能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智能电动汽车的“三电”系统、智能电动汽车智能网联技术、智能电动汽车的试验测试、智能电动汽车发展目标等。
本书可以作为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和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的教材及教师参考用书,也可作为汽车企业人才培训和理工科院校人工智能、自动化、电子电气、机器人等专业的学习参考读物。
本书配有PPT课件,免费赠送给采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可登录www.cmpedu.com注册下载。
本书主要介绍了智能电动汽车的“三电”系统和智能网联等核心技术的最新进展,探讨了智能电动汽车的商业模式和发展策略。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智能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智能电动汽车的“三电”系统、智能电动汽车智能网联技术、智能电动汽车的试验测试、智能电动汽车发展目标等。
本书可以作为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和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的教材及教师参考用书,也可作为汽车企业人才培训和理工科院校人工智能、自动化、电子电气、机器人等专业的学习参考读物。
本书配有PPT课件,免费赠送给采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可登录www.cmpedu.com注册下载。
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1
11智能电动汽车概述2
111智能电动汽车定义2
112智能电动汽车分类2
113智能电动汽车基本特征4
114智能电动汽车的优势5
12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背景和研究现状6
121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背景6
122国内外研究现状8
13我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重要意义12
14智能电动汽车的未来展望14
141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追求14
142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14
思考与练习15
第2章智能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16
21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17
211纯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17
212纯电动汽车的驱动形式19
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20
221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20
2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驱动形式22
22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特点23
2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24
23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24
232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驱动形式25
思考与练习27
第3章智能电动汽车的“三电”系统28
31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29
311动力电池及电池组29
312充电系统与动力电池性能33
313电池管理系统37
314能量回收系统42
315其他43
32电机及其控制系统44
321驱动电机44
322电机控制系统功能47
323电机控制系统的组成49
324电机控制系统工作原理50
33整车控制系统52
331整车控制系统的架构与组成52
332整车控制器功能55
333整车控制系统基本原理57
334典型车型整车控制系统58
思考与练习59
第4章智能电动汽车智能网联技术60
41智能网联技术分级与构成61
411智能网联技术分级61
412智能网联技术构成62
42智能电动汽车环境感知技术63
421超声波传感器64
422激光雷达65
423毫米波雷达67
424视觉传感器68
425V2X技术68
43智能电动汽车智能决策技术69
431智能决策技术概述69
432智能决策技术架构与组成70
44智能电动汽车安全保护技术71
441安全保护技术概述71
442安全保护相关技术71
45智能电动汽车先进辅助驾驶技术73
451车道保持辅助系统73
452自动紧急制动系统74
453自动泊车辅助系统75
454制动辅助系统77
455倒车辅助系统78
456行车辅助系统80
思考与练习82
第5章智能电动汽车的试验测试83
51硬件电路设计84
511Multisim软件84
512Altium Designer软件84
513主MCU的芯片选型86
514从MCU的芯片选型88
515最小系统设计89
516电源模块设计91
517输入信号接口电路设计93
518功率驱动电路96
519通信模块97
52软件程序设计98
521上位机简介98
522上位机UARTBSL设计99
523整车控制器程序设计103
524PID控制算法在智能电动汽车中的应用106
53试验测试112
531测试概述112
532持续测试工具115
533持续测试平台技术121
54汽车转向系统测试示例122
541汽车转向系统试验122
542线控转向系统性能测试128
543转向系统性能测试道路试验132
544转向系统性能测试台架试验133
思考与练习134
第6章智能电动汽车发展目标135
61人机交互的智能电动汽车136
62高效分析路况的智能电动汽车139
63全工况无人驾驶智能电动汽车140
思考与练习143
参考文献144
第1章绪论1
11智能电动汽车概述2
111智能电动汽车定义2
112智能电动汽车分类2
113智能电动汽车基本特征4
114智能电动汽车的优势5
12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背景和研究现状6
121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背景6
122国内外研究现状8
13我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重要意义12
14智能电动汽车的未来展望14
141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追求14
142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14
思考与练习15
第2章智能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16
21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17
211纯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17
212纯电动汽车的驱动形式19
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20
221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20
2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驱动形式22
22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特点23
2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24
23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24
232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驱动形式25
思考与练习27
第3章智能电动汽车的“三电”系统28
31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29
311动力电池及电池组29
312充电系统与动力电池性能33
313电池管理系统37
314能量回收系统42
315其他43
32电机及其控制系统44
321驱动电机44
322电机控制系统功能47
323电机控制系统的组成49
324电机控制系统工作原理50
33整车控制系统52
331整车控制系统的架构与组成52
332整车控制器功能55
333整车控制系统基本原理57
334典型车型整车控制系统58
思考与练习59
第4章智能电动汽车智能网联技术60
41智能网联技术分级与构成61
411智能网联技术分级61
412智能网联技术构成62
42智能电动汽车环境感知技术63
421超声波传感器64
422激光雷达65
423毫米波雷达67
424视觉传感器68
425V2X技术68
43智能电动汽车智能决策技术69
431智能决策技术概述69
432智能决策技术架构与组成70
44智能电动汽车安全保护技术71
441安全保护技术概述71
442安全保护相关技术71
45智能电动汽车先进辅助驾驶技术73
451车道保持辅助系统73
452自动紧急制动系统74
453自动泊车辅助系统75
454制动辅助系统77
455倒车辅助系统78
456行车辅助系统80
思考与练习82
第5章智能电动汽车的试验测试83
51硬件电路设计84
511Multisim软件84
512Altium Designer软件84
513主MCU的芯片选型86
514从MCU的芯片选型88
515最小系统设计89
516电源模块设计91
517输入信号接口电路设计93
518功率驱动电路96
519通信模块97
52软件程序设计98
521上位机简介98
522上位机UARTBSL设计99
523整车控制器程序设计103
524PID控制算法在智能电动汽车中的应用106
53试验测试112
531测试概述112
532持续测试工具115
533持续测试平台技术121
54汽车转向系统测试示例122
541汽车转向系统试验122
542线控转向系统性能测试128
543转向系统性能测试道路试验132
544转向系统性能测试台架试验133
思考与练习134
第6章智能电动汽车发展目标135
61人机交互的智能电动汽车136
62高效分析路况的智能电动汽车139
63全工况无人驾驶智能电动汽车140
思考与练习143
参考文献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