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24-12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以下为《产品设计手绘表现技法专业教程》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9787115651105
  • 1-1
  • 548554
  • 16开
  • 2024-12
  • 艺术设计类
  • 本科 高职
作者简介
滕依林,产品设计师、产品设计教师。
本科和硕士均毕业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2017年以交换生身份前往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进行学习,目前任职于无锡太湖学院。
项目经历:海尔壁挂空调外观设计项目(个人)、上海震旦联合办公整体解决方案设计项目(团队)、“眠趣宝贝”系列床品设计开发项目(个人)、得力文具笔柜设计项目(个人)等。
获奖经历:2016德国红点设计概念奖(reddot design:honourable mention)、“型”动派海尔挂机空调创新外观设计作品征集中标奖、第十六届全国设计“大师奖”优秀奖。
出版图书:《产品设计手绘从入门到精通 线条/平面/形体/光影/材质/排版/造型》。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产品设计手绘的教程。全书从产品设计的实际流程出发,结合设计思维,对产品设计手绘的表现技法进行了全面的讲解。
本书共9章,第1章讲解产品设计手绘的基础知识,第2~8章分别讲解透视与视角的表现、线条的表现、面的表现、体与倒角的表现、马克笔的上色技法、光影的表现、材质与色彩的表现等,第9章是产品设计手绘的综合案例实训。本书从不同角度切入,一步一步为读者分析、归纳和总结产品设计手绘表现技法。为了让读者更高效地学习,本书还配有教学视频,读者可结合视频学习本书内容。另外,附赠《产品设计手绘扩展进阶手册》电子书,内容包含排版布局、平面造型、立体造型的技巧讲解及相应产品的绘制流程,帮助读者扩展知识面。同时,附赠PPT课件,供教师教学使用。
本书适合产品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教师和产品设计师阅读。
目录
第 1章 基本概念 1
1.1 数字影像的概念范畴 3
1.2 音频录制的最低要求 4
1.3 衡量声音的4个维度 7
1.4 数字声 11
1.5 不同数字视频格式的特点 14
第 2章 DV技术简介 16
2.1 数字基础 16
2.2 音频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视频知识 17
2.2.1 帧率 17
2.2.2 隔行扫描 19
2.2.3 “胶片”感 20
2.2.4 分辨率和宽高比 22
2.2.5 慢速或高速摄影 25
2.3 操作注意事项 26
2.3.1 质量模式和编解码 26
2.3.2 兼容性 27
2.3.3 离线/在线剪辑 28
2.3.4 时间码 28
2.3.5 用户比特 31
2.3.6 PAL制 31
2.3.7 锁定与非锁定音频采样 32
2.4 即时回放 33
2.5 视频信号互连 33
2.6 小结 34
第3章 制定录音计划 36
3.1 第 一步:安排一名专职录音人员 36
3.2 勘景 37
3.3 选择声画录制工艺流程 39
3.3.1 单系统录制 39
3.3.2 双系统录制 41
3.3.3 同步测试 44
3.4 话筒、线路和扬声器电平 45
3.5 参考电平和峰值储备 46
3.6 设置录音链路 47
3.7 线路电平 48
3.8 混用平衡式与非平衡式互连 50
第4章 同期录音Ⅰ:基本要素 53
4.1 取景 53
4.2 对场景的取景和话筒技术 55
4.3 随机话筒能做些什么 57
4.4 如何使用双声道录音 59
4.5 同期录音的其他对象 61
4.6 话筒附件 62
4.6.1 话筒车/话筒杆 62
4.6.2 减振架 64
4.6.3 防风罩 65
4.6.4 防喷罩 67
4.7 话筒使用举例 67
4.7.1 安装纽扣话筒 67
4.7.2 无线话筒的使用 67
4.7.3 抛弃型话筒 71
4.8 同期声拾音举例 71
4.9 话筒员的工作 73
4.10 常见问题 74
4.11 声音场记单 74
4.12 同期录音备件 75
第5章 同期录音Ⅱ:话筒 77
5.1 供电 78
5.2 动圈话筒 79
5.3 极坐标图形 80
拥有不同极坐标图形的话筒之间的差异 83
5.4 无线话筒的无线部件 85
第6章 同期录音Ⅲ:对话筒输出信号的处理 90
6.1 录音电平与早期摄影的对比 92
6.2 喊叫 96
6.3 低语 100
6.4 喊叫和低语 101
6.5 通路里的多个电平控制环节 103
6.6 过载失真的另一种类型以及如何避免 105
6.7 组合哪些特征能获得最大防风能力 105
第7章 音频媒介管理 110
7.1 什么是备份 110
7.2 媒介类型 112
7.3 流传输和文件传输 113
7.3.1 流传输 113
7.3.2 对数据流传输的建议 121
7.3.3 文件传输 122
7.4 音频文件格式 124
7.5 对双系统的管理 125
7.6 声画同步 126
7.6.1 时间码自动同步 127
7.6.2 PluralEyes和DualEyes的自动同步 127
7.6.3 使用场记板人工同步 128
7.6.4 如果没有打板(紧急情况下怎么办) 129
7.7 声画结合时常见的数字音频文件传输问题 129
7.7.1 文件操作问题 129
7.7.2 剪辑问题 130
7.7.3 数字音频问题 131
7.7.4 常见音频制作问题 131
7.7.5 不正确的导出设置问题 131
7.7.6 不正确或完全缺失的媒介标签问题 131
7.7.7 导出文件中一帧或一帧以上的同步误差问题(可能来源于软件的计算误差) 132
第8章 声音设计 133
8.1 声音设计简介 133
8.2 电影声音风格 137
8.2.1 现实主义风格 138
8.2.2 延伸的现实主义 141
8.2.3 看到的和听到的:画内和画外 142
8.2.4 超真实 142
8.2.5 超现实主义风格 143
8.2.6 蒙太奇 144
8.2.7 在真实程度之间变化 145
8.2.8 声音设计作为艺术 147
8.2.9 对点 148
第9章 剪辑 150
9.1 非线性剪辑 150
9.2 随机存取剪辑 151
9.3 无损剪辑 151
9.4 波形可视化剪辑 152
9.5 剪辑点和淡入/淡出文件 152
9.6 文件管理 153
9.7 如何剪辑 154
9.8 同期声精剪 156
9.9 “偷来”现场气氛声 158
9.10 在哪里使用现场气氛声 158
9.11 纪录片要考虑的问题 159
9.12 修正声音之间的跳点 159
9.13 音响效果 160
9.14 环境声/背景声 164
9.15 拟音 165
9.16 音乐剪辑 165
9.17 转场 165
9.18 插件/处理器 170
9.19 声轨和通路 173
9.20 母线 173
9.21 声像电位器 174
9.22 独听/哑音 174
9.23 声轨编组 174
9.24 画面剪辑系统与声音剪辑系统的区别 175
9.25 声画同步精度 175
第 10章 混录 177
10.1 基本注意事项 177
10.2 混录流程 179
10.3 音频处理 179
10.3.1 主要与电平相关的处理 181
10.3.2 主要与频率相关的处理 185
10.3.3 与电平和频率都相关的处理 188
10.3.4 时域处理设备 189
10.4 声像调节 191
10.5 通路分配和局限性 192
10.5.1 母线、通路 192
10.5.2 延时补偿 192
10.5.3 发音数的局限 193
10.6 怎样混录 193
第 11章 母带制作与监听 197
11.1 基本注意事项 197
11.2 剪辑母带和发行母带的声音格式选择 198
11.3 环绕声道的使用 203
11.4 母带电平控制 203
11.5 20dBFS和 12dBFS参考电平的由来 204
11.6 电平校准 205
11.7 当无法使用测试信号来校准时 207
11.8 最好的通用方法 207
11.9 为DVD、蓝光盘、数字广播和数字卫星电视制作母版 209
11.9.1 A.Pack里的音频设置 210
11.9.2 A.Pack里的比特流设置 211
11.10 监听 214
11.11 影院混录母版和视频混录母版的对比 217
中英文词汇对照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