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硫电池聚合物基正极关键材料设计
定价:¥89.00
作者: 胡方圆,张天鹏
出版时间:2025-06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472076
- 1版
- 547845
- 16开
- 2025-06
- 264
- 183
- TM912
- 本科
作者简介
目录
第1章 绪论 001
1.1 引言 001
1.2 锂离子电池 002
1.3 锂硫电池 003
1.3.1 发展历史 003
1.3.2 工作原理 .005
1.3.3 存在问题 007
参考文献 011
第2章 硫正极研究现状 015
2.1 正极活性材料 015
2.1.1 单质硫 015
2.1.2 小分子硫(S2~4) 017
2.1.3 多硫化物(Li2Sn) 018
2.1.4 硫化聚丙烯腈(SPAN) 019
2.1.5 有机硫聚合物 .022
2.2 典型硫载体材料 028
2.2.1 碳材料 028
2.2.2 无机金属化合物 038
2.2.3 导电聚合物 045
2.2.4 有机硫聚合物 047
参考文献 050
第3章 锂硫电池黏结剂研究现状 060
3.1 黏附力和机械性能增强型黏结剂 061
3.2 电子、离子电导率提高型黏结剂 062
3.3 多硫化物吸附和催化转化功能型黏结剂 064
3.4 其它功能性黏结剂 068
参考文献 069
第4章 锂硫电池表征方法 072
4.1 电池组装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072
4.1.1 电池组装及拆解 .072
4.1.2 电池充放电性能测试 073
4.1.3 循环伏安(CV)测试 073
4.1.4 电化学交流阻抗(EIS)测试 074
4.1.5 恒流间歇滴定法(GITT) 076
4.2 正极关键材料的作用评估 077
4.2.1 硫元素的分布测试 077
4.2.2 主体材料与多硫化物的相互作用测试 077
4.2.3 主体材料对多硫化物的催化转化作用测试 078
4.2.4 主体材料对Li2S 沉积行为的影响测试 079
第5章 共价三嗪聚合物正极研究 080
5.1 共价三嗪聚合物正极材料设计思想概述 080
5.2 共价三嗪聚合物正极材料合成与电极制备 081
5.3 共价三嗪聚合物网络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083
5.4 硫/共价三嗪聚合物网络复合材料的表征 088
5.5 硫/共价三嗪聚合物电化学性能分析 089
5.6 硫/共价三嗪聚合物电化学性能增效机制研究 094
5.7 小结 097
参考文献 097
第6章 有机硫聚合物正极材料研究 099
6.1 乙烯基/环氧双官能团共价固硫有机硫聚合物正极材料研究 100
6.1.1 双官能团共价固硫有机硫聚合物设计思想概述 100
6.1.2 双官能团共价固硫有机硫聚合物材料合成与电极制备 101
6.1.3 双官能团共价固硫有机硫聚合物结构分析 101
6.1.4 双官能团共价固硫有机硫聚合物电化学性能分析 106
6.1.5 双官能团共价固硫有机硫聚合物电化学性能增效机制研究 110
6.1.6 小结 115
6.2 活性位点集成化有机硫聚合物正极材料研究 116
6.2.1 活性位点集成化有机硫聚合物设计思想概述 116
6.2.2 活性位点集成化有机硫聚合物材料合成、电极制备及结合能计算 117
6.2.3 活性位点集成化有机硫聚合物骨架结构分析 118
6.2.4 活性位点集成化有机硫聚合物材料结构分析 121
6.2.5 活性位点集成化有机硫聚合物电化学性能分析 123
6.2.6 活性位点集成化有机硫聚合物电化学性能增效机制研究 127
6.2.7 小结 133
参考文献 134
第7章 新型多功能黏结剂研究 136
7.1 聚乙烯亚胺/多环氧杂环化合物共价交联黏结剂 137
7.1.1 共价交联PEI-TIC 黏结剂设计思想概述 137
7.1.2 共价交联PEI-TIC 黏结剂合成与电极制备 138
7.1.3 共价交联PEI-TIC 黏结剂理化性质分析 139
7.1.4 共价交联PEI-TIC 黏结剂的附着力与机械性能分析 141
7.1.5 共价交联PEI-TIC 黏结剂的吸附及催化转化性能分析 144
7.1.6 共价交联PEI-TIC 黏结剂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148
7.1.7 小结 155
7.2 主客体识别动态交联两性离子聚合物黏结剂 156
7.2.1 动态交联两性离子聚合物黏结剂设计思想概述 156
7.2.2 动态交联 β-CDp-Cg-2AD 黏结剂合成与电极制备及结合能计算 157
7.2.3 动态交联 β-CDp-Cg-2AD 黏结剂的理化分析 157
7.2.4 动态交联 β-CDp-Cg-2AD 黏结剂的机械性能及阻燃特性分析 164
7.2.5 动态交联 β-CDp-Cg-2AD 黏结剂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169
7.2.6 小结 176
参考文献 177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179
8.1 总结 179
8.2 展望 181
1.1 引言 001
1.2 锂离子电池 002
1.3 锂硫电池 003
1.3.1 发展历史 003
1.3.2 工作原理 .005
1.3.3 存在问题 007
参考文献 011
第2章 硫正极研究现状 015
2.1 正极活性材料 015
2.1.1 单质硫 015
2.1.2 小分子硫(S2~4) 017
2.1.3 多硫化物(Li2Sn) 018
2.1.4 硫化聚丙烯腈(SPAN) 019
2.1.5 有机硫聚合物 .022
2.2 典型硫载体材料 028
2.2.1 碳材料 028
2.2.2 无机金属化合物 038
2.2.3 导电聚合物 045
2.2.4 有机硫聚合物 047
参考文献 050
第3章 锂硫电池黏结剂研究现状 060
3.1 黏附力和机械性能增强型黏结剂 061
3.2 电子、离子电导率提高型黏结剂 062
3.3 多硫化物吸附和催化转化功能型黏结剂 064
3.4 其它功能性黏结剂 068
参考文献 069
第4章 锂硫电池表征方法 072
4.1 电池组装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072
4.1.1 电池组装及拆解 .072
4.1.2 电池充放电性能测试 073
4.1.3 循环伏安(CV)测试 073
4.1.4 电化学交流阻抗(EIS)测试 074
4.1.5 恒流间歇滴定法(GITT) 076
4.2 正极关键材料的作用评估 077
4.2.1 硫元素的分布测试 077
4.2.2 主体材料与多硫化物的相互作用测试 077
4.2.3 主体材料对多硫化物的催化转化作用测试 078
4.2.4 主体材料对Li2S 沉积行为的影响测试 079
第5章 共价三嗪聚合物正极研究 080
5.1 共价三嗪聚合物正极材料设计思想概述 080
5.2 共价三嗪聚合物正极材料合成与电极制备 081
5.3 共价三嗪聚合物网络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083
5.4 硫/共价三嗪聚合物网络复合材料的表征 088
5.5 硫/共价三嗪聚合物电化学性能分析 089
5.6 硫/共价三嗪聚合物电化学性能增效机制研究 094
5.7 小结 097
参考文献 097
第6章 有机硫聚合物正极材料研究 099
6.1 乙烯基/环氧双官能团共价固硫有机硫聚合物正极材料研究 100
6.1.1 双官能团共价固硫有机硫聚合物设计思想概述 100
6.1.2 双官能团共价固硫有机硫聚合物材料合成与电极制备 101
6.1.3 双官能团共价固硫有机硫聚合物结构分析 101
6.1.4 双官能团共价固硫有机硫聚合物电化学性能分析 106
6.1.5 双官能团共价固硫有机硫聚合物电化学性能增效机制研究 110
6.1.6 小结 115
6.2 活性位点集成化有机硫聚合物正极材料研究 116
6.2.1 活性位点集成化有机硫聚合物设计思想概述 116
6.2.2 活性位点集成化有机硫聚合物材料合成、电极制备及结合能计算 117
6.2.3 活性位点集成化有机硫聚合物骨架结构分析 118
6.2.4 活性位点集成化有机硫聚合物材料结构分析 121
6.2.5 活性位点集成化有机硫聚合物电化学性能分析 123
6.2.6 活性位点集成化有机硫聚合物电化学性能增效机制研究 127
6.2.7 小结 133
参考文献 134
第7章 新型多功能黏结剂研究 136
7.1 聚乙烯亚胺/多环氧杂环化合物共价交联黏结剂 137
7.1.1 共价交联PEI-TIC 黏结剂设计思想概述 137
7.1.2 共价交联PEI-TIC 黏结剂合成与电极制备 138
7.1.3 共价交联PEI-TIC 黏结剂理化性质分析 139
7.1.4 共价交联PEI-TIC 黏结剂的附着力与机械性能分析 141
7.1.5 共价交联PEI-TIC 黏结剂的吸附及催化转化性能分析 144
7.1.6 共价交联PEI-TIC 黏结剂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148
7.1.7 小结 155
7.2 主客体识别动态交联两性离子聚合物黏结剂 156
7.2.1 动态交联两性离子聚合物黏结剂设计思想概述 156
7.2.2 动态交联 β-CDp-Cg-2AD 黏结剂合成与电极制备及结合能计算 157
7.2.3 动态交联 β-CDp-Cg-2AD 黏结剂的理化分析 157
7.2.4 动态交联 β-CDp-Cg-2AD 黏结剂的机械性能及阻燃特性分析 164
7.2.5 动态交联 β-CDp-Cg-2AD 黏结剂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169
7.2.6 小结 176
参考文献 177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179
8.1 总结 179
8.2 展望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