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储能电源设计与应用
¥49.00定价
作者: 胡仁宗,刘辉,孟凡博
出版时间:2025-04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464842
- 1版
- 545614
- 16开
- 2025-04
- 224
- 151
- TK01
- 本科
作者简介
目录
1电化学储能概论001
1.1储能技术概论001
1.1.1储能的概念及分类001
1.1.2主要储能技术002
1.2电化学储能的发展历程及现状008
1.2.1电化学储能电池的发展历程008
1.2.2电化学储能的技术发展现状011
1.3电化学储能的发展意义及未来013
参考文献014
2电化学储能电池的主要类型与评价要素016
2.1电化学储能电池的组成及基本原理016
2.1.1水系电池016
2.1.2有机电解液碱金属离子电池021
2.1.3液流电池023
2.1.4其他电化学储能电池026
2.2电化学性能评价要素030
2.2.1标准电极电势与电势差030
2.2.2电池电压031
2.2.3电池的容量与能量032
2.2.4充放电效率033
2.2.5自放电率034
2.2.6电池内阻035
2.3电化学测试技术035
2.3.1电池电压及荷电状态测试035
2.3.2充放电循环测试036
2.3.3循环伏安测试038
2.3.4电化学阻抗测试039
参考文献040
3电化学储能电池的关键材料041
3.1铅酸电池的关键材料041
3.1.1二氧化铅正极材料041
3.1.2铅金属负极材料042
3.1.3铅炭负极材料043
3.2镍氢电池的关键材料043
3.2.1储氢合金负极材料044
3.2.2氢氧化镍正极材料046
3.3液流电池的关键材料047
3.3.1全钒液流电池047
3.3.2铁铬液流电池049
3.3.3锌溴液流电池049
3.4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050
3.4.1钴酸锂正极材料052
3.4.2磷酸铁锂正极材料054
3.4.3富镍三元氧化物正极材料058
3.4.4石墨类负极材料061
3.4.5硅碳负极材料065
3.4.6固态电解质068
3.4.7隔膜材料072
3.5钠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073
3.5.1层状氧化物类正极材料075
3.5.2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077
3.5.3聚阴离子类正极材料078
3.5.4硬炭负极材料079
参考文献081
4电化学储能电池的设计准则082
4.1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082
4.1.1容量与荷电状态082
4.1.2电压083
4.1.3能量与能量效率083
4.1.4功率084
4.1.5寿命084
4.1.6内阻084
4.1.7其他电池性能指标085
4.1.8储能电池体系的电池性能指标对比086
4.2电池性能评测技术086
4.2.1锂离子电池性能评测086
4.2.2全钒液流电池性能评测095
4.3电池储能系统098
4.3.1电池储能系统的基本特点099
4.3.2电池储能系统的关键设备099
参考文献111
5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应用场景与设计112
5.1电源侧储能112
5.1.1新能源配储并网场景与应用实例112
5.1.2火电-储能联合调频场景与应用实例115
5.2电网侧储能117
5.2.1电网侧储能的基本原理和优势117
5.2.2电网侧储能电池的选型原则118
5.2.3电网侧储能应用实例——储能电站118
5.3用户侧储能119
5.3.1用户侧储能的应用场景与工作方式119
5.3.2工商业储能系统应用场景121
5.3.3家用储能产品应用场景122
5.3.4用户侧储能应用实例——新能源汽车123
5.4分布式微电网储能128
5.4.1分布式微电网的概念和基本结构129
5.4.2储能装置对改善电能质量的作用130
5.4.3储能装置在微电网经济优化运行中的作用131
参考文献132
6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安全性与回收再生133
6.1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安全与防护133
6.1.1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安全问题133
6.1.2我国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相关安全规范134
6.1.3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与防护135
6.2电化学储能电池生产过程的环保问题141
6.2.1铅酸蓄电池生产工厂的环保问题141
6.2.2锂离子电池生产工厂的环保问题142
6.2.3生产工厂的建设排污及场地使用标准143
6.3电化学储能电池的回收与再生143
6.3.1储能电池的回收143
6.3.2储能电池的梯次利用149
6.3.3储能电池材料的再生与修复149
参考文献151
1.1储能技术概论001
1.1.1储能的概念及分类001
1.1.2主要储能技术002
1.2电化学储能的发展历程及现状008
1.2.1电化学储能电池的发展历程008
1.2.2电化学储能的技术发展现状011
1.3电化学储能的发展意义及未来013
参考文献014
2电化学储能电池的主要类型与评价要素016
2.1电化学储能电池的组成及基本原理016
2.1.1水系电池016
2.1.2有机电解液碱金属离子电池021
2.1.3液流电池023
2.1.4其他电化学储能电池026
2.2电化学性能评价要素030
2.2.1标准电极电势与电势差030
2.2.2电池电压031
2.2.3电池的容量与能量032
2.2.4充放电效率033
2.2.5自放电率034
2.2.6电池内阻035
2.3电化学测试技术035
2.3.1电池电压及荷电状态测试035
2.3.2充放电循环测试036
2.3.3循环伏安测试038
2.3.4电化学阻抗测试039
参考文献040
3电化学储能电池的关键材料041
3.1铅酸电池的关键材料041
3.1.1二氧化铅正极材料041
3.1.2铅金属负极材料042
3.1.3铅炭负极材料043
3.2镍氢电池的关键材料043
3.2.1储氢合金负极材料044
3.2.2氢氧化镍正极材料046
3.3液流电池的关键材料047
3.3.1全钒液流电池047
3.3.2铁铬液流电池049
3.3.3锌溴液流电池049
3.4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050
3.4.1钴酸锂正极材料052
3.4.2磷酸铁锂正极材料054
3.4.3富镍三元氧化物正极材料058
3.4.4石墨类负极材料061
3.4.5硅碳负极材料065
3.4.6固态电解质068
3.4.7隔膜材料072
3.5钠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073
3.5.1层状氧化物类正极材料075
3.5.2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077
3.5.3聚阴离子类正极材料078
3.5.4硬炭负极材料079
参考文献081
4电化学储能电池的设计准则082
4.1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082
4.1.1容量与荷电状态082
4.1.2电压083
4.1.3能量与能量效率083
4.1.4功率084
4.1.5寿命084
4.1.6内阻084
4.1.7其他电池性能指标085
4.1.8储能电池体系的电池性能指标对比086
4.2电池性能评测技术086
4.2.1锂离子电池性能评测086
4.2.2全钒液流电池性能评测095
4.3电池储能系统098
4.3.1电池储能系统的基本特点099
4.3.2电池储能系统的关键设备099
参考文献111
5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应用场景与设计112
5.1电源侧储能112
5.1.1新能源配储并网场景与应用实例112
5.1.2火电-储能联合调频场景与应用实例115
5.2电网侧储能117
5.2.1电网侧储能的基本原理和优势117
5.2.2电网侧储能电池的选型原则118
5.2.3电网侧储能应用实例——储能电站118
5.3用户侧储能119
5.3.1用户侧储能的应用场景与工作方式119
5.3.2工商业储能系统应用场景121
5.3.3家用储能产品应用场景122
5.3.4用户侧储能应用实例——新能源汽车123
5.4分布式微电网储能128
5.4.1分布式微电网的概念和基本结构129
5.4.2储能装置对改善电能质量的作用130
5.4.3储能装置在微电网经济优化运行中的作用131
参考文献132
6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安全性与回收再生133
6.1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安全与防护133
6.1.1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安全问题133
6.1.2我国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相关安全规范134
6.1.3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与防护135
6.2电化学储能电池生产过程的环保问题141
6.2.1铅酸蓄电池生产工厂的环保问题141
6.2.2锂离子电池生产工厂的环保问题142
6.2.3生产工厂的建设排污及场地使用标准143
6.3电化学储能电池的回收与再生143
6.3.1储能电池的回收143
6.3.2储能电池的梯次利用149
6.3.3储能电池材料的再生与修复149
参考文献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