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25-03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以下为《材料表面技术与表面设计》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469861
  • 1版
  • 545446
  • 16开
  • 2025-03
  • 419
  • 262
  • TG17
  • 本科
作者简介
卫国英,中国计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材料表面工程、材料循环利用标准研究、新材料评价及相关检测技术研究。主持国家项目4项(包括1项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大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国家项目4项;主持浙江省科技项目3项;参与浙江省科技项目6项。参与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担任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钢铁行业中心理事、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CSTM委员、中国标准化协会委员、浙江省材料研究学会理事等。主持起草制订国家标准2项,先后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
查看全部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表面技术 001
1.1.1表面技术及其分类 001
1.1.2表面技术的作用及应用 003
1.1.3表面技术的发展 012
1.2产品设计 015
1.2.1产品设计要素 015
1.2.2产品设计类别 016
1.3基于表面技术的产品设计 016

第2章 产品表面功能需求
2.1外观 018
2.2力学性能 020
2.2.1附着力 020
2.2.2表面应力 024
2.2.3硬度 025
2.2.4脆性和韧性 027
2.2.5耐磨性能 028
2.2.6疲劳性能 037
2.3物理性能 039
2.3.1热学性能 040
2.3.2光学性能 041
2.3.3电学性能 043
2.3.4磁学性能 045
2.4化学性能 047
2.4.1耐腐蚀与抗氧化性能 047
2.4.2生物相容与抗菌性能 049
2.4.3润湿与催化性能 051
2.5多功能一体化 053
2.5.1自修复多功能涂层 053
2.5.2基于纳米ATO、TiO2涤纶多功能涂层 055
2.5.3锂硫电池多功能涂层隔膜 055

第3章 表面覆盖技术
3.1电镀、电刷镀与化学镀 059
3.1.1电镀技术 059
3.1.2电刷镀 076
3.1.3化学镀技术 081
3.2表面化学处理 094
3.2.1化学转化膜 094
3.2.2轻合金阳极氧化与微弧氧化 096
3.3表面涂覆 098
3.3.1涂料与涂装 098
3.3.2粘接与粘涂 101
3.3.3溶胶凝胶涂层 102
3.3.4热喷涂 102
3.4气相沉积 107
3.4.1物理气相沉积 107
3.4.2化学气相沉积 111

第4章 表面改性技术
4.1金属表面形变强化 114
4.1.1金属表面形变强化的主要方法 114
4.1.2喷丸强化技术 115
4.2表面热处理 117
4.2.1表面淬火 117
4.2.2表面化学热处理 122
4.3激光表面处理 125
4.4电子束表面改性 129
4.5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131
4.6离子注入表面改性 133

第5章 表面加工与复合表面技术
5.1表面加工技术 137
5.1.1超声波加工 137
5.1.2磨料加工 138
5.1.3化学与电化学加工 141
5.1.4电火花加工 145
5.1.5电子束、离子束与激光束加工 146
5.1.6光刻加工 149
5.1.7LIGA加工 156
5.2复合表面技术 158
5.2.1电化学技术的复合 158
5.2.2真空镀膜技术的复合 161
5.2.3高能束表面技术的复合 168
5.2.4表面镀(涂)覆与微 纳米技术的复合 170
5.2.5表面热处理技术的复合 175

第6章 产品设计中表面技术的选择
6.1产品表面设计的一般流程 178
6.2产品表面技术选择的一般原则 180
6.2.1产品表面技术的应用原则 180
6.2.2产品表面层材料的选用原则 182
6.3金属产品表面技术的选择 183
6.3.1铁基合金产品表面技术的选择 183
6.3.2铜及铜合金产品表面技术的选择 184
6.3.3轻合金产品表面技术的选择 184
6.4镀覆层技术的选择 185
6.4.1镀覆层使用条件分类 185
6.4.2镀覆层分类 186
6.4.3镀覆层选择原则 187
6.5有机涂层技术的选择 187
6.5.1防腐蚀涂装系统设计程序 187
6.5.2海洋与沿海设施涂装系统 188
6.5.3油气运输管道的防腐系统 188
6.5.4锅炉烟囱及建筑涂装系统 189
6.6无机涂层技术的选择 190
6.6.1根据使用要求设计和选择无机涂层 190
6.6.2喷涂工艺的选择原则 192
6.6.3喷涂材料的选择原则 193
6.6.4喷涂抗磨材料的选择 193
6.6.5可供选用的喷涂材料 194
6.6.6可选施涂基材 195
6.6.7可选涂层工艺 196
6.7复合表面技术的选择 197
6.7.1金属表面复合渗层或包覆层 197
6.7.2微粒弥散金属陶瓷复合镀层 198
6.7.3形成多功能复合涂装体系 198
6.7.4多种工艺形成多层复合膜层 199
6.7.5等离子喷涂与激光涂覆工艺的复合 200

第7章 表面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示例
7.1航空航天设备 201
7.2海洋船舶及装备 204
7.3电力设备 207
7.4现代交通领域 208
7.5电子设备 210
7.6光学设备 214
7.7生物医用 215

第8章 表面性能检测及标准化概况
8.1表面性能检测的类别、特点和功能 222
8.1.1表面性能检测主要仪器 222
8.1.2依据结构层次的表面性能检测类别 223
8.2表面形貌及成分检测仪器和检测技术简介 225
8.2.1电子显微镜 225
8.2.2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226
8.2.3原子力显微镜(AFM) 227
8.2.4X射线衍射(XRD) 228
8.2.5电子衍射 228
8.2.6X射线光谱仪和电子探针 229
8.2.7质谱仪和离子探针 230
8.2.8激光探针 230
8.2.9红外吸收光谱和拉曼光谱 231
8.3表面力学性能检测仪器和检测技术简介 233
8.3.1硬度测试 233
8.3.2摩擦磨损 236
8.3.3膜层结合力 240
8.3.4膜层疲劳性能 244
8.3.5纳米压痕表面力学性能检测 246
8.4表面理化性能检测仪器和检测技术简介 249
8.4.1表面厚度检测 249
8.4.2表面耐热性能检测 251
8.4.3表面绝缘性能检测 251
8.4.4表面孔隙度检测 252
8.4.5表面耐腐蚀性能检测 253
8.5表面性能检测技术标准化概况 255
8.5.1标准与标准化 255
8.5.2表面性能检测技术标准化 255
8.5.3我国表面性能检测技术标准化现状 256

参考文献 257

附录表面技术相关国家技术标准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