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
¥59.80定价
作者: 李鸿珠,王丽虹,田华
出版时间:2024-06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9787302652281
- 1-1
- 541711
- 16开
- 2024-06
- 医学类
- 本科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阐述了生理学实验、病理学实验、病理生理学实验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将思政内容和病例分析融入到本教材中,将实验融入到人体每个系统中。通过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人体机能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医学生综合运用功能学科群知识的,培养医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创新思维,为深入学临床医学和其他医学课程打下良好、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目录
第一篇医学机能学实验概述1第一章动物机能学实验概述3
第一节绪论3
第二节动物实验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6
第三节动物实验常用实验器材及基本应用方法17
第四节动物实验常用动物及基本作技术22
第五节动物实验常用动物标本制备32
第二章人体机能学实验概述39
第一节人体机能学实验的发展39
第二节人体机能学实验的基本要求40
第三节人体机能学实验常用仪器设备及使用方法42
第四节人体机能学实验的伦理要求57
第五节人体机能学实验结果的观察、记录、分析与报告的书写59
第三章机能学虚拟实验概述61
第一节虚拟实验的意义61
第二节虚拟实验教学平台资源的种类及适用范围61
第三节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62第二篇医学机能学实验各论65第四章经和肌肉67
第一节动物机能学实验67
实验1反射弧的观察67
实验2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69
实验3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不应期测定70
实验4经干、骨骼肌肌膜动作电位及骨骼肌收缩的同步观察72
实验5家兔大脑皮层运动功能定位与去大脑僵直74
实验6小鼠脊髓半横断与小脑损伤77
实验7大鼠离体脑片海马场电位的记录80
实验8药物的抗惊厥作用82
实验9烟碱的毒性作用85
实验10药物的镇痛作用87
实验11药物半数有效量(ED50)和半数死量(LD50)的测定89
实验12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92
实验13有机磷酸酯类药物的中毒及解救95
实验14新斯的明对肌松药作用的影响97
实验15豚鼠耳蜗生物电检测100
实验16豚鼠耳蜗微音器电位引导101
第二节人体机能学实验103
实验17刺激强度与人体肌肉反应的关系103
实验18刺激频率与人体肌肉反应的关系106
实验19肌电图的描记及握力对肌电图的影响109
实验20经传导速度的测定113
实验21人体脑电的记录与描记118
实验22视力、视野及色盲的测定121
实验23人体眼震颤的观察123
实验24人的听力测定和声音的传导途径125
实验25视觉反射调节和瞳孔对光反射127
第五章血液系统129
第一节动物机能学实验129
实验26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129
实验27DIC模型复制及其凝血功能异常的分析131
实验28红细胞沉降率测定134
实验29红细胞渗透脆性测定136
实验30药物血浆浓度的测定及半衰期的计算139
第二节人体机能学实验141
实验31血细胞计数与分类141
实验32出血时间测定143
实验33凝血时间测定145
实验34ABO血型测定146
实验35血红蛋白含量测定148
实验36Rh血型测定149
实验37交配血试验151
第六章循环系统153
第一节动物机能学实验153
实验38蛙心起搏点观察153
实验39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156
实验40蛙心灌流157
实验41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与心电图的同步测量160
实验42心血管活动的经体液调节162
实验43各种离子及药物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166
实验44急性高钾血症对心脏的作用及其解救169
实验45药物对家兔血压的影响及其受体机制分析171
实验46家兔减压经放电与血压调节174
实验47家兔主动脉血管环张力变化的检测176
实验48家兔失血性休克及178
实验49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181
实验50实验性急性右心衰竭模型的建立183
实验51急性左心衰竭模型的制备及药物作用的影响185
实验52药物对心肌缺血的作用187
实验53大鼠离体心脏灌流189
第二节人体机能学实验192
实验54人体动脉血压测量及影响因素192
实验55人体心电图描记195
实验56人体心音听诊及心音图描记198
实验57人体心功能测定201
第七章呼吸系统205
第一节动物机能学实验205
实验58小鼠缺氧与不同因素对小鼠缺氧耐受性的影响205
实验59胸内负压与气胸208
实验60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与急性呼吸功能不全210
实验61膈经放电213
实验62实验性肺水肿及处理215
实验6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16
实验64肺缺血再灌注损伤218
实验65家兔离体肺顺应性测定220
实验66酸碱平衡紊乱模型的制备及处理222
第二节人体机能学实验224
实验67人体呼吸运动的描记及影响因素224
实验68人体肺通气功能的检测226
第八章消化系统230
第一节动物机能学实验230
实验69氨在肝性脑病发生中的作用230
实验70小肠平滑肌的生理性和药物影响233
实验71肠系膜微循环及胃肠运动的观察236
实验72胃溃疡模型的建立与治238
实验73梗阻性黄疸240
实验74硫酸镁的导泻作用243
第二节人体机能学实验244
实验75人体唾液分泌及其影响因素244
实验76消化道推进和混合食物的过程247
实验77唾液淀粉酶对食物中淀粉的水解作用249
实验78基础代谢的测定250
第九章泌尿系统254
第一节动物机能学实验254
实验79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和药物的利尿作用254
实验80肾泌尿功能调节与急性缺血性肾损伤257
实验81急性肾衰竭模型的制备及260
实验82水肿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处理263
第二节人体机能学实验265
实验83人体水平衡实验265
实验84尿成分检测及其影响因素267
第十章内分泌系统270
第一节动物机能学实验270
实验85血糖的影响因素270
实验86降糖药物筛选与鉴定272
实验87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及过量解救274
实验88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276
第二节人体机能学实验278
实验89进食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278第三篇创新设计性实验281第十一章创新设计性实验概述283第十二章查阅文献资料与科研选题284第一节查阅文献284
第二节科研选题285
第十三章实验设计与开题报告287
第一节实验设计287
第二节开题报告289
第十四章预实验与正式实验291
第一节预实验291
第二节正式实验291
第十五章实验结果分析处理、论文撰写与答辩292
第一节实验结果分析处理292
第二节论文撰写与答辩294
参考文献295
第一节绪论3
第二节动物实验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6
第三节动物实验常用实验器材及基本应用方法17
第四节动物实验常用动物及基本作技术22
第五节动物实验常用动物标本制备32
第二章人体机能学实验概述39
第一节人体机能学实验的发展39
第二节人体机能学实验的基本要求40
第三节人体机能学实验常用仪器设备及使用方法42
第四节人体机能学实验的伦理要求57
第五节人体机能学实验结果的观察、记录、分析与报告的书写59
第三章机能学虚拟实验概述61
第一节虚拟实验的意义61
第二节虚拟实验教学平台资源的种类及适用范围61
第三节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62第二篇医学机能学实验各论65第四章经和肌肉67
第一节动物机能学实验67
实验1反射弧的观察67
实验2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69
实验3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不应期测定70
实验4经干、骨骼肌肌膜动作电位及骨骼肌收缩的同步观察72
实验5家兔大脑皮层运动功能定位与去大脑僵直74
实验6小鼠脊髓半横断与小脑损伤77
实验7大鼠离体脑片海马场电位的记录80
实验8药物的抗惊厥作用82
实验9烟碱的毒性作用85
实验10药物的镇痛作用87
实验11药物半数有效量(ED50)和半数死量(LD50)的测定89
实验12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92
实验13有机磷酸酯类药物的中毒及解救95
实验14新斯的明对肌松药作用的影响97
实验15豚鼠耳蜗生物电检测100
实验16豚鼠耳蜗微音器电位引导101
第二节人体机能学实验103
实验17刺激强度与人体肌肉反应的关系103
实验18刺激频率与人体肌肉反应的关系106
实验19肌电图的描记及握力对肌电图的影响109
实验20经传导速度的测定113
实验21人体脑电的记录与描记118
实验22视力、视野及色盲的测定121
实验23人体眼震颤的观察123
实验24人的听力测定和声音的传导途径125
实验25视觉反射调节和瞳孔对光反射127
第五章血液系统129
第一节动物机能学实验129
实验26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129
实验27DIC模型复制及其凝血功能异常的分析131
实验28红细胞沉降率测定134
实验29红细胞渗透脆性测定136
实验30药物血浆浓度的测定及半衰期的计算139
第二节人体机能学实验141
实验31血细胞计数与分类141
实验32出血时间测定143
实验33凝血时间测定145
实验34ABO血型测定146
实验35血红蛋白含量测定148
实验36Rh血型测定149
实验37交配血试验151
第六章循环系统153
第一节动物机能学实验153
实验38蛙心起搏点观察153
实验39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156
实验40蛙心灌流157
实验41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与心电图的同步测量160
实验42心血管活动的经体液调节162
实验43各种离子及药物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166
实验44急性高钾血症对心脏的作用及其解救169
实验45药物对家兔血压的影响及其受体机制分析171
实验46家兔减压经放电与血压调节174
实验47家兔主动脉血管环张力变化的检测176
实验48家兔失血性休克及178
实验49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181
实验50实验性急性右心衰竭模型的建立183
实验51急性左心衰竭模型的制备及药物作用的影响185
实验52药物对心肌缺血的作用187
实验53大鼠离体心脏灌流189
第二节人体机能学实验192
实验54人体动脉血压测量及影响因素192
实验55人体心电图描记195
实验56人体心音听诊及心音图描记198
实验57人体心功能测定201
第七章呼吸系统205
第一节动物机能学实验205
实验58小鼠缺氧与不同因素对小鼠缺氧耐受性的影响205
实验59胸内负压与气胸208
实验60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与急性呼吸功能不全210
实验61膈经放电213
实验62实验性肺水肿及处理215
实验6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16
实验64肺缺血再灌注损伤218
实验65家兔离体肺顺应性测定220
实验66酸碱平衡紊乱模型的制备及处理222
第二节人体机能学实验224
实验67人体呼吸运动的描记及影响因素224
实验68人体肺通气功能的检测226
第八章消化系统230
第一节动物机能学实验230
实验69氨在肝性脑病发生中的作用230
实验70小肠平滑肌的生理性和药物影响233
实验71肠系膜微循环及胃肠运动的观察236
实验72胃溃疡模型的建立与治238
实验73梗阻性黄疸240
实验74硫酸镁的导泻作用243
第二节人体机能学实验244
实验75人体唾液分泌及其影响因素244
实验76消化道推进和混合食物的过程247
实验77唾液淀粉酶对食物中淀粉的水解作用249
实验78基础代谢的测定250
第九章泌尿系统254
第一节动物机能学实验254
实验79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和药物的利尿作用254
实验80肾泌尿功能调节与急性缺血性肾损伤257
实验81急性肾衰竭模型的制备及260
实验82水肿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处理263
第二节人体机能学实验265
实验83人体水平衡实验265
实验84尿成分检测及其影响因素267
第十章内分泌系统270
第一节动物机能学实验270
实验85血糖的影响因素270
实验86降糖药物筛选与鉴定272
实验87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及过量解救274
实验88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276
第二节人体机能学实验278
实验89进食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278第三篇创新设计性实验281第十一章创新设计性实验概述283第十二章查阅文献资料与科研选题284第一节查阅文献284
第二节科研选题285
第十三章实验设计与开题报告287
第一节实验设计287
第二节开题报告289
第十四章预实验与正式实验291
第一节预实验291
第二节正式实验291
第十五章实验结果分析处理、论文撰写与答辩292
第一节实验结果分析处理292
第二节论文撰写与答辩294
参考文献295